草莓视频官网

回龍顧祖后合襟水的風水寶地相關內容

我家一本古書上的文言文,請大家幫忙翻譯一下

(1)常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師所秘而不宣。
我(劉若谷)常常細想,地理風水是非常奧妙的,福地為誰所屬,天地注定。如果祖上有陰功積德,本身又忠厚賢良的人,自然能夠遇著風水寶地,明師也會主動賜給他。這些道理,只是不肯明白地說出來罷了。
(2)失其詣者,節節皆差;得其訣者,處處是道。
沒有風水知識的人,卻去亂尋風水,多數都是差錯的;而有風水知識的人,得其訣竅,尋找風水寶地,即有門有路,處處符合道理。
(3)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詳究點穴之方,細看砂水之意。
尋找風水之地,第一要懂得尋找龍脈的法則,第二要明白怎樣才能結作的情況,第三要詳細研究點穴的方法,第四要仔細看準砂峰和流水的形意。
(4)偃蹇①剝換②者,乃變化之機;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準。
大凡龍脈先起老祖之山,一般都惡石巉巖,非常險峻。在行龍之時,躺低不前,變化細嫩,重新崇起少祖。少祖猶為粗糙帶煞,又須躺低不前,變嫩化為父母山。父母之山再須停留放低,越變越嫩才到胎息穴星。龍脈的走動,要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才為生動活潑,也才符合龍脈走動的準則。
(5)出身貴展肩而開面,落脈怕現骨而露筋。
出身經過剝換變化以后,星體象健康的人一樣,開肩開膊,寬容笑面。落脈最忌瘦削單薄,象病人一樣,骨瘦如柴,筋頭畢露。
李按:展肩開面的出脈,深層構造都是入山巖層,一般都較豐腴堅實,且較平緩,泥土沒有流失,地層發育良好,容易結作。現骨露筋的出脈,深層構造都是出山巖層,一般較為陡峭,容易風化;因泥土的流失,露出嶙峋的石頭,不能結作。
(6)渾穆端嚴,方成大器;歪斜直硬,悉是空圖。
龍脈要雄渾、肅穆、莊嚴,才能成為大結作,如果歪頭斜腳,體態不正,再加上直迫頑硬,是沒有結作的。
(7)胎息在于隈藏,星辰間而突起。
行龍將結穴的時候,都象女人懷胎的情狀,分明隆顯。但必須砂手左右上下抱繞,隈藏不露。但到頭的穴星都要突起高大,切忌矮小凹陷。
(8)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虛實剛柔,各處求其相濟。
一起一伏,一抓一放,都要平和勻稱,切忌一面失衡。至于落凹或起凸,一軟一硬,都要互相補充。
(9)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觀其奴。
有時龍脈分支鋪張,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很難辨別哪里是正結,這就要看它的主星在哪里。哪里有主星呵護蓋照,哪里就是正結。如果主星不分明清楚,就要看周圍的砂水如何,如果四山拱照,萬水歸堂,為我服務之處,便是大結作之所。
(10)前呼后擁,定為貴胄之兒;反背側身,只是他人之仆。
一般前呼后擁的山脈為龍,反背側身的山脈是砂。如果得星辰層層簇擁而來,峰巒疊疊朝迎而至的地方,皆有大結作,故喻為貴胄之兒。如果似人形側臥,自身抱繞別處山脈,即為他山之砂,故喻為他人之仆。
(11)纏送者,有踴躍不遑③之勢;環衛者,有歸降朝拱之情。
龍在行走的時候,兩邊纏綿護送的山脈,踴躍奔騰,沒有工夫停歇,主龍走多遠,護龍亦走多遠。四面的山水拱衛抱繞,象巨子對待皇帝一樣,俯伏施禮,情真意切。
(12)節節追尋,尋到一局方可止;枝枝細看,看其一變正堪求。
在尋龍的時候,要在山脈上一節一節地追尋,當尋到龍止之處,變出穴星,投向堂局的地方才可停下來。同時每一條分枝的龍脈都要仔細觀察清楚,只要發現其中一條分支變化不同的龍脈,就是值得點穴的地方。
(13)后面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貴;一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
在尋龍的時候,有的龍脈甚少起伏奔騰,步調不夠緊湊,散散漫漫,但是到頭突然生醒,變成穴星,體正身圓,或雍容大方,或清俊飄逸,都是非常可貴的。有的龍脈步調緊湊,連綿不斷,但到了一定的地方,龍脈跌斷,要注意這些跌斷的奇妙變化,因為很快就要結穴了。
(14)體態剛強,腳下貴鋪毯褥④;本身細嫩,后頭不嫌粗雄。
如果穴星上面高大峻急,下面就要平坦舒緩,好象毯子被褥鋪在那里一樣;如果到頭星體細小纖巧,好象幼苗、花朵一樣粉嫩,他的后面就最好是雄渾高大的龍脈。
李按:一般峻急的星體,多為泥土流失,挖下不深即到巖層。如果下部舒坦平緩,鋪毯展褥,多為地層發育良好,底下層次分明,凝聚地熱氣流,適宜造葬。本身細嫩的穴星,多數顯得纖巧無力,如果后頭來脈粗雄,即相得益彰。
(15)結作將成,身必先轉;真龍若住,勢必前趨。
一般將要結作的龍脈,它的身體自然轉動,整個趨勢投向堂局;一般停駐結作的龍脈,它的肢腳橈棹總是趨向前面,變為龍虎砂案,把本身抱繞。
(16)細心體認,以察其真情;放開眼眸,以觀其形勢。
總之尋龍點穴之法,必須細心體會和認識,才能覺察它的真實情性。必須放利眼睛,才能看準它的形狀勢態。
(17)山下成爐底,斷其有結無差;腰間帶水星,定是龍去不遠。
在尋龍點穴的時候,只要看見山下堂局,四周砂峰衛固,中間聚窩,好象燒火的爐子底部一樣,就一定會有結作。如果看不見爐底,只要看見龍脈腰部帶著水泡般的星體,龍脈就一定不用走得太遠,就要形成結作。
(18)前山雜亂,須知移步換形;拜伏當前,有如君王即位。
在尋龍點穴的時候,有時到了龍脈的停駐之處,但看見前面的砂水峰巒雜亂無章,不成堂局,就必須另外挪移位置,變換角度。有時角度一變,整個堂局山水都變得排列有序,朝迎的山峰如同大臣跪拜,施禮在前,穴星的結作就象君皇即位一樣高貴,看著大臣的朝拜。
(19)或因就局而趨于橫逆;有時避煞而閃于偏斜。
在尋龍點穴之時,有時為了投向周正的堂局,只得順乎橫局或逆局;有時星頭一邊帶煞,為避煞的緣故,穴位只好取裁于穴星偏斜的一邊。
李按:尋龍點穴之時,以順向的正龍正局為多見,但有的龍脈往往是翻身逆勢,回龍顧祖,這就要取用橫局或逆局。有的穴星頂上帶懸石煞,或仰瓦煞;或者一邊凹煞、天白煞之類,為了避開這些煞氣,就必須把穴位取在另外一邊,不計較穴星的偏斜了。
(20)全勢不回,雖巧媚端嚴而亦假;周圍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
凡是風飄水蕩,砂峰散亂的形局,即使是巧妙、秀媚、端正、莊嚴的穴星也不能結作,因為這是假的星體。如果四面星峰拱衛朝迎,砂水眷戀回顧,即使穴星奇形怪狀,不端莊秀美亦結作,因為這是真的形局。(21)若見四面迫囚,許得一泄通其閉;莫道滿盤盡美,須知一破馀皆非。
尋龍點穴,有時遇著四面砂峰高抱逼壓的形局,穴星象囚禁在牢房里面一般,如果有一門戶敞開,就不覺得閉塞,這樣還可以結作。有時遇著頗為完美的形局,要砂有砂,要水有水,要龍有龍,要穴有穴,但是另外有一樣致命的破傷(如破腦煞之類)就不能結作,無論怎樣的秀美也沒有用了。
(22)界水穿肩,無庸著眼;頂斜腳竄,不必留心。
尋龍點穴,如果遇著挺胸曬膊之星體,肩上穿凹,界水沖來,是不能結作的,我們不必去看它。如果遇著頭頂歪斜,腳下亂竄的星體即使結穴亦無用處,我們不必去想它。
李按:我的鄰居葬了一穴界水穿肩的祖墳,三兄弟只有一人娶妻,但年過六十而無子;又見某村葬了一穴頂斜腳竄的祖墓,歷代出人淫賤好色,常惹桃花災劫。
(23)兩界深崖漏,龍虎雖端非正結;合水成尖嘴,乳頭縱好是空荒。
穴體兩邊萬丈深淵,懸崖峭壁,直通到底,雖然有端正的龍砂虎砂抱繞,也沒有真正的結作。有的地方來龍已經盡止,兩水合襟,如同兩水洗筆,直流而去,即使有象乳頭一樣圓潤秀美的穴星,也是沒有用處的。
李按:山跟水走,水隨山流,一般合襟成尖嘴,水流傾斜直瀉的地方,都是沒有朝山和案山,故而不成堂局,不能結作。
(24)入首⑤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玄武⑥不顧,雖有氣脈總成空。
如果到頭后面沒有抓脛變細,變成束咽,而是臃臃腫腫,謂之入首模糊。這種地方,即使有穴星,也是沒有用的。如果穴場后面的主星扭肩歪面,神走情移,沒有眷顧抱攬穴場,雖然有點氣脈也是空的。
(25)界脈最喜坦坪,肩背必須圓厚。
分界山脈的河流溪澗,最喜平坦舒緩,切忌傾斜湍急;結穴的星體兩肩和背后要圓潤厚實,豐腴有肉。
李按:若得平坦的河流作為山脈的分界,必定多為砂環水抱,龍轉峰回之所;若得肩背圓厚的星體,必是植被豐美,泥土層次發育良好的吉地。
如果界脈之水傾斜直瀉,星體肩背瘦削,必定多是泥土流失,巖層風化松脆,形圖粗硬的頑劣之地。
(26)過脈是來龍性命,防護宜周;束咽為入穴根基,貫串當緊。
龍脈行到剝換變化之處,一般都變小變低,俗稱蜂腰,此是龍身最要緊之處,故以性命喻之。此處最忌天風掃煞,或兩邊水來沖射,故而必須有八字蟬翅之砂嚴密護衛,避免受煞。穴星最近一節抓頸變化之處,稱為束咽,束咽即人之喉頭軟骨處,亦喻為十分重要,所以貫串必須嚴緊密切,最忌疏松無力。
李按:過脈衛護周密,束咽貫串緊嚴的龍身、星體,多數融結佳城。如果過脈單寒受煞,束咽長頸松散,難以結作。縱結亦輕,多不足取。
(27)莫道好頭好面,須詳審其真情;休言無跡無蹤,務必細看落脈。
尋龍訪穴之時,有時遇著體正星圓的地方,不能輕易認為此成結作,必須詳細審察龍脈是否在此融結的情意。有時因為山水復雜,分支過于浪漫鋪張,結穴之處好象變得無蹤無跡,這就必須仔細看其主要落脈在何處,才能有所把握。
李按:有的人點穴,走到高山頂上,遇著稍似星面的地方,即胡亂造葬,殊不知行龍沒有止束,正在向著四處奔騰,何能融結!有的人在眾山夾雜之處,不分主次龍脈,凡是有凹有凸的地方,都胡亂開穴,殊不知這是龍脈的肢腳橈棹,不能結穴,實為可嘆!
(28)穴上看分金⑦之圓暈⑧,穴下看托起之兜唇,穴旁看腮角之蕩開,穴腳看微茫之合水。
在穴場向上看本身的星面,要象太陽、月亮周圍有時顯出的光圈,或象女子乳頭紅褐色圓圈的溫潤;在穴場的下面,要有象托盤一樣平靚的兜坪,在兜坪的邊緣還要有唇衣微微卷起;在穴場兩邊,要有寬闊的腮幫,象肥頭大耳的人的面部一樣端正大方;在墓穴的腳處要有微茫的界合,使整個穴星面積的集雨都在腳下會聚流出。
李按:如果符合以上四個方面要求的好穴,必是山水氣場的中心,挖到土層的下面,往往太極圓暈如畫,此乃風水寶地。如果四個方面缺了其中一個方面,即使結穴亦輕。
(29)后以束咽為的,前以爐底為真,內以球圓唇托為憑,外以天心十道為準。
分析結穴是否真的,要看后面是否抓頸,形成束咽;前面是否成為爐底,平靚聚窩。穴情要以本身面包頭形和托唇作為依據,堂局要以天心周正,不向一邊傾斜為準則。
(30)正面難扦須向角;頂頭不化下求尋。
一般取穴多取星體的正面,但是有時穴星下面的土層欠佳,或是所對堂局不好,這樣就必須向星體的一角取裁,以土層和形局的佳美為原則。有時本來想在穴星高處取裁,但因高處的地層發育不好,堂氣不能聚會,就只好向穴星的低處求尋了。
(31)百死求其一生,眾同求其獨異。
尋龍點穴之時,在平庸呆板、一片死寂的地貌之中,只要求得一處變化生動的地方,就能結穴。在眾多的相同的地貌之中,但得一處獨特奇異的地方,就有穴情結作。
(32)渾渾噩噩⑨,神藏相貌之中;隱隱隆隆⑩,氣聚皮膚之內。
如果不夠生動的龍脈,不夠醒眼的穴星,而就要認準他的結作是什么圖形,神韻藏在什么位置。如果行龍高大粗雄,穴星體態厚重,這就要認識他的龍氣地熱結在深層,從而精確地取穴。
(33)邊厚從薄,方是靈機;邊縮邊長,乃為妙諦。
如果一邊厚一邊薄的穴星,適逢薄邊是來水之方,厚邊是去水之方,山水的一迎一讓,更加顯得靈活生動;如果一邊縮短,一邊伸長的護砂,恰得短方遠鋒高大,長方峰巒低小,形局的一抒一張,更加顯得平衡勻稱。
(34)無論窩鉗乳突,結作定有用神 ,任你平地高山,到穴不離化氣。
不論穴是星辰凹處的窩狀,或是中起分叉而成的鉗狀,乃至象乳頭一樣的凸狀,其之結作都是氣場的中心。不論是平洋的地方結穴,或是高峻的地方結穴,龍氣和堂氣都要在穴場聚集凝結。
(35)總之體要靈,龍要變,砂要抱,水要朝。
總之結作的地方,星體都要靈光現顯,來龍都要變化剝換,砂案都要關攔抱繞,流水都要屈曲回朝。
(36)貪多者,須識其微;制遠者,先識其近。
尋龍點穴,貪圖形局絢爛繁豐的人,必須認識形局之中砂峰水法的微細作用;喜歡形局疏朗寬遠的人,必須認識砂峰水法要趨于近旁。
李按:識其微者,即認識形局之中,諸如獅象把于水口,龜蛇托于腳下,金童玉女排于兩邊,舞鳳翔鸞趨于面前之類。識其近者,即是內堂要成爐底,入首要成束咽,龍虎必須衛固,降勢應該舒張之類。
(37)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肘腋 不全,虛勞萬山獻秀。
如果沒有適宜的貼身護砂,即使有屈曲朝迎,眷戀回顧的水法,也是沒有用處的。如果龍身穴星沒有肢腳橈棹,便是孤龍一條,遠處縱有許多秀美的砂峰,也是沒有作用的。
(38)寧可龍虎或缺,最嫌堂氣無收。
選擇風水穴場,寧愿左邊的龍砂,或是右邊的虎砂有些欠缺,但面前的朝山案山切不可欠缺,水也不可傾瀉直流。堂局若不聚氣,那么此穴就不可用了。
(39)察情意于面目之間,辨真假于向背之際。
辨別一個穴場是真結還是假結,首先要看穴星是否光有神,山水是否眷戀回顧。如果山水朝向于我的是真結,背叛于我的是假結。
(40)局不取闊而取聚;砂不論格而論情。
風水的格局,不是以闊大寬廣為美,而是以聚秀鐘靈為美,砂手的作用,不是以圖形式樣為憑,而是以抱繞有情為憑。
(41)若是我砂,面前無不回顧;果為我局,腳下必是窩平。
如果是本穴星使用的砂峰,它必定是在前面回顧朝迎的。如果是本穴星使用的堂局,腳下必是聚窩平靚,不是傾斜丑陋的。
(42)補缺填空,一可當百;傾流散蕩,萬派皆空。
如果形局某個地方穿漏,而得另外的砂峰伸平補貼填實,這些砂峰特別重要,宜應該以一當百看待。如果面局水散傾流,浪蕩無收,那么這個穴場就一錢不值,幾乎等于零了。
(43)曲直短長,處處求其中節;高低大小,務必取裁合宜。
不論是曲的、直的、短的、長的穴星,點穴之時都要選中錢眼。不論是高的、低的、大的、小的龍脈,取裁之時,都要在適宜的地方。
(44)點穴對準天心,難移尺寸;放棺緊接來氣,酌其淺深。
點穴之時要求天心十道的均勻,一尺一寸都不可偏頗。安放棺木的時候,要接正地熱氣流,研究其該深該淺的道理。
李按:如果貫穴的氣斜來,棺要斜放;氣正來,棺要正放……古書十二倒狀說得甚明。棺木一般要放在沒有養分的粉砂巖層,易接著地熱氣流,平洋之地要淺葬,高山之地要深葬。因為平洋深葬易及泉,高山淺葬易風侵。
(45)寧從是處求非,莫向無中生有。
尋龍點穴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就是找到了可以取裁的真穴,還要研究哪些地方有缺陷。千萬不可在沒有結作的地方當作風水寶地,硬著頭皮取裁。
李按:有的風水先生分明知道某處沒有結作,但為了斂人錢財,也只好無中生有地為人點穴“造福”,實為可嘆!
(46)讀書者,貴心領而神會;尋地者,要目巧而心靈。
讀風水著作,要下苦功夫,正確領會書中的意思;尋龍點穴,要放利眼光,思維靈活縝密。李按:如果能多讀風水著作,虛心投師求教,認真實踐,自然心領神會,目巧心靈。
(47)熟讀此篇,胸有成竹;竊其一訣;妙用無窮。
只要能夠熟讀理解這篇《千金賦》,何處山川有無結作都心中有數。只要掌握其中一部分訣竅,一生都夠用了。
(48)巒頭妙義,盡括于斯;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尋龍點(dian)穴(xue)的奧妙義理(li),全部都(dou)包括在(zai)這(zhe)里(li)了。至(zhi)于怎樣去靈(ling)活運用,就只靠(kao)學者本人的天(tian)聰和(he)勤(qin)奮了。...

12522

回龍顧主與回龍望主的區別?

回龍顧祖----龍頭掉頭朝向太祖山來脈方向.說顧龍山地脈起自茅山,至此“回龍顧祖”,西望茅山.“回龍顧祖”顧名思議是小龍離開祖龍之后回頭望祖的意思.查到一條專業的說法,回龍:形勢蟠迎,朝宗顧祖,如舐尾之龍、回頭之虎.據說這樣的地理格局會“貴人多助,出忠臣孝子”、“大富大貴”.在這里“宗祖”之山就是茅山.
龍虎交抱,樓盤區在龍砂末端,這種格局叫做“回龍顧祖”.這種 格局也有龍虎交抱,龍砂也是盤到主山面前.不過樓盤區的位置卻安在下 砂,也就是支脈的末端,整個樓盤區位仿佛是回過頭來看著自己的祖宗山 (主山). “回龍顧祖”跟“青龍做案”的差別在于: “回龍顧祖”的整個樓盤區位是在龍砂末端,而 “青龍做案”的整個樓盤區位則在祖山.“回龍 顯祖”的風水格局只能當臣子,而不能當君王, 不過若能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實也很不 錯了,若到外地求發展,也能衣錦還鄉.
青龍:你背對著站在房子或者墳山面前,左邊部分都屬于青龍.他是一個方位代名詞,沒什么特別意思!
一貴(gui)(gui)(gui)青(qing)(qing)龍(long)高(gao)聳,二(er)貴(gui)(gui)(gui)白虎(hu)雙擁,三(san)貴(gui)(gui)(gui)硯臺筆(bi)架,四貴(gui)(gui)(gui)官誥覆(fu)鐘,五(wu)貴(gui)(gui)(gui)文筆(bi)聯珠,六貴(gui)(gui)(gui)玉椅(yi)香爐,七(qi)貴(gui)(gui)(gui)金簽玉檢,八(ba)貴(gui)(gui)(gui)滿床(chuang)牙笏,九貴(gui)(gui)(gui)御屏駙馬(ma),十(shi)(shi)貴(gui)(gui)(gui)席(xi)帽模糊,十(shi)(shi)一貴(gui)(gui)(gui)青(qing)(qing)龍(long)轉案過(guo)(guo)穴(回龍(long)顧祖),十(shi)(shi)二(er)貴(gui)(gui)(gui)白虎(hu)頭(tou)眠轉案(捶氣顧主),十(shi)(shi)三(san)貴(gui)(gui)(gui)青(qing)(qing)龍(long)背(bei)上(shang)馬(ma)托人(ren),十(shi)(shi)四貴(gui)(gui)(gui)白虎(hu)峰聳入云霄,十(shi)(shi)五(wu)貴(gui)(gui)(gui)案有簽筒、二(er)童(tong)攻書(shu)、五(wu)角金星、五(wu)鳳樓(lou)臺、獅象把門(水口),十(shi)(shi)六貴(gui)(gui)(gui)白虎(hu)背(bei)上(shang)馬(ma)托人(ren),十(shi)(shi)七(qi)貴(gui)(gui)(gui)前官后鬼,十(shi)(shi)八(ba)貴(gui)(gui)(gui)前山玉屏案,十(shi)(shi)九龍(long)有起(qi)伏、雌(ci)雄交度,有過(guo)(guo)峽(xia)且峽(xia)短而(er)細---但不斷脈、脫脈為(wei)貴(gui)(gui)(gui).天(tian)子之(zhi)穴具備條件(jian):一、穴必(bi)天(tian)然 二(er)、穴位必(bi)須(xu)為(wei)子午、卯酉、四正之(zhi)向.或乾 向.三(san)、青(qing)(qing)龍(long)白虎(hu)必(bi)需要(yao)對稱均(jun)勻,看去舒(shu)服而(er)自然,四、明堂必(bi)寬(kuan)闊(kuo)開展,作為(wei)案山必(bi)有龍(long)鳳率(lv)百獸來朝,氣象威嚴宏大(da)。...

12764

回龍望祖 是什么意思?

說(shuo)顧(gu)(gu)(gu)(gu)龍(long)山(shan)地脈起自茅山(shan),至(zhi)此“回(hui)(hui)龍(long)顧(gu)(gu)(gu)(gu)祖”,西望(wang)茅山(shan)。“回(hui)(hui)龍(long)顧(gu)(gu)(gu)(gu)祖”顧(gu)(gu)(gu)(gu)名思議是小龍(long)離開祖龍(long)之(zhi)后回(hui)(hui)頭望(wang)祖的(de)意思。查(cha)到一條專業的(de)說(shuo)法,回(hui)(hui)龍(long):形勢蟠迎,朝宗顧(gu)(gu)(gu)(gu)祖,如舐(shi)尾之(zhi)龍(long)、回(hui)(hui)頭之(zhi)虎。據說(shuo)這(zhe)樣的(de)地理格局會“貴(gui)人多助,出(chu)忠臣孝(xiao)子”、“大富大貴(gui)”。在這(zhe)里“宗祖”之(zhi)山(shan)就是茅山(shan)。...

13339

地理千金賦

劉若谷《地理千金賦》完整版注解
 
編輯:中國周易網龍奕良
風水名篇《千金賦》是明末清初風水名師劉若谷的傳世之作,其言簡意賅,切中本質,是尋龍點穴巒頭風水的上乘之作,為近代研究風水的重要作品。如能細細參悟,加上明師上山指點,必能達到尋龍點穴的最高境界。為使讀者更好理解,特將本文用白話解譯:
常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師所秘而不宣。
我(劉若谷)常常細想,地理風水是非常奧妙的,福地為誰所屬,天地注定。如果祖上有陰功積德,本身又忠厚賢良的人,自然能夠遇著風水寶地,明師也會主動賜給他。這些道理,只是不肯明白地說出來罷了。失其詣者,節節皆差;得其訣者,處處是道。沒有風水知識的人,卻去亂尋風水,多數都是差錯的;而有風水知識的人,得其訣竅,尋找風水寶地,即有門有路,處處符合道理。
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詳究點穴之方,細看砂水之意。
尋找風水之地,第一要懂得尋找龍脈的法則,第二要明白怎樣才能結作的情況,第三要詳細研究點穴的方法,第四要仔細看準砂峰和流水的形意。
偃蹇①剝換②者,乃變化之機;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準。
大凡龍脈先起老祖之山,一般都惡石巉巖,非常險峻。在行龍之時,躺低不前,變化細嫩,重新崇起少祖。少祖猶為粗糙帶煞,又須躺低不前,變嫩化為父母山。父母之山再須停留放低,越變越嫩才到胎息穴星。龍脈的走動,要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才為生動活潑,也才符合龍脈走動的準則。
出身貴展肩而開面,落脈怕現骨而露筋。
出身經過剝換變化以后,星體象健康的人一樣,開肩開膊,寬容笑面。落脈最忌瘦削單薄,象病人一樣,骨瘦如柴,筋頭畢露。
李按:展肩開面的出脈,深層構造都是入山巖層,一般都較豐腴堅實,且較平緩,泥土沒有流失,地層發育良好,容易結作。現骨露筋的出脈,深層構造都是出山巖層,一般較為陡峭,容易風化;因泥土的流失,露出嶙峋的石頭,不能結作。
渾穆端嚴,方成大器;歪斜直硬,悉是空圖。
龍脈要雄渾、肅穆、莊嚴,才能成為大結作,如果歪頭斜腳,體態不正,再加上直迫頑硬,是沒有結作的。
胎息在于隈藏,星辰間而突起。
行龍將結穴的時候,都象女人懷胎的情狀,分明隆顯。但必須砂手左右上下抱繞,隈藏不露。但到頭的穴星都要突起高大,切忌矮小凹陷。
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虛實剛柔,各處求其相濟。
一起一伏,一抓一放,都要平和勻稱,切忌一面失衡。至于落凹或起凸,一軟一硬,都要互相補充。
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觀其奴。
有時龍脈分支鋪張,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很難辨別哪里是正結,這就要看它的主星在哪里。哪里有主星呵護蓋照,哪里就是正結。如果主星不分明清楚,就要看周圍的砂水如何,如果四山拱照,萬水歸堂,為我服務之處,便是大結作之所。
前呼后擁,定為貴胄之兒;反背側身,只是他人之仆。
一般前呼后擁的山脈為龍,反背側身的山脈是砂。如果得星辰層層簇擁而來,峰巒疊疊朝迎而至的地方,皆有大結作,故喻為貴胄之兒。如果似人形側臥,自身抱繞別處山脈,即為他山之砂,故喻為他人之仆。
纏送者,有踴躍不遑③之勢;環衛者,有歸降朝拱之情。
龍在行走的時候,兩邊纏綿護送的山脈,踴躍奔騰,沒有工夫停歇,主龍走多遠,護龍亦走多遠。四面的山水拱衛抱繞,象巨子對待皇帝一樣,俯伏施禮,情真意切。
節節追尋,尋到一局方可止;枝枝細看,看其一變正堪求。
在尋龍的時候,要在山脈上一節一節地追尋,當尋到龍止之處,變出穴星,投向堂局的地方才可停下來。同時每一條分枝的龍脈都要仔細觀察清楚,只要發現其中一條分支變化不同的龍脈,就是值得點穴的地方。
后面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貴;一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
在尋龍的時候,有的龍脈甚少起伏奔騰,步調不夠緊湊,散散漫漫,但是到頭突然生醒,變成穴星,體正身圓,或雍容大方,或清俊飄逸,都是非常可貴的。有的龍脈步調緊湊,連綿不斷,但到了一定的地方,龍脈跌斷,要注意這些跌斷的奇妙變化,因為很快就要結穴了。
體態剛強,腳下貴鋪毯褥④;本身細嫩,后頭不嫌粗雄。
如果穴星上面高大峻急,下面就要平坦舒緩,好象毯子被褥鋪在那里一樣;如果到頭星體細小纖巧,好象幼苗、花朵一樣粉嫩,他的后面就最好是雄渾高大的龍脈。
李按:一般峻急的星體,多為泥土流失,挖下不深即到巖層。如果下部舒坦平緩,鋪毯展褥,多為地層發育良好,底下層次分明,凝聚地熱氣流,適宜造葬。本身細嫩的穴星,多數顯得纖巧無力,如果后頭來脈粗雄,即相得益彰。
結作將成,身必先轉;真龍若住,勢必前趨。
一般將要結作的龍脈,它的身體自然轉動,整個趨勢投向堂局;一般停駐結作的龍脈,它的肢腳橈棹總是趨向前面,變為龍虎砂案,把本身抱繞。
細心體認,以察其真情;放開眼眸,以觀其形勢。
總之尋龍點穴之法,必須細心體會和認識,才能覺察它的真實情性。必須放利眼睛,才能看準它的形狀勢態。
山下成爐底,斷其有結無差;腰間帶水星,定是龍去不遠。
在尋龍點穴的時候,只要看見山下堂局,四周砂峰衛固,中間聚窩,好象燒火的爐子底部一樣,就一定會有結作。如果看不見爐底,只要看見龍脈腰部帶著水泡般的星體,龍脈就一定不用走得太遠,就要形成結作。
前山雜亂,須知移步換形;拜伏當前,有如君王即位。
在尋龍點穴的時候,有時到了龍脈的停駐之處,但看見前面的砂水峰巒雜亂無章,不成堂局,就必須另外挪移位置,變換角度。有時角度一變,整個堂局山水都變得排列有序,朝迎的山峰如同大臣跪拜,施禮在前,穴星的結作就象君皇即位一樣高貴,看著大臣的朝拜。
或因就局而趨于橫逆;有時避煞而閃于偏斜。
在尋龍點穴之時,有時為了投向周正的堂局,只得順乎橫局或逆局;有時星頭一邊帶煞,為避煞的緣故,穴位只好取裁于穴星偏斜的一邊。
李按:尋龍點穴之時,以順向的正龍正局為多見,但有的龍脈往往是翻身逆勢,回龍顧祖,這就要取用橫局或逆局。有的穴星頂上帶懸石煞,或仰瓦煞;或者一邊凹煞、天白煞之類,為了避開這些煞氣,就必須把穴位取在另外一邊,不計較穴星的偏斜了。
全勢不回,雖巧媚端嚴而亦假;周圍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
凡是風飄水蕩,砂峰散亂的形局,即使是巧妙、秀媚、端正、莊嚴的穴星也不能結作,因為這是假的星體。如果四面星峰拱衛朝迎,砂水眷戀回顧,即使穴星奇形怪狀,不端莊秀美亦結作,因為這是真的形局。
若見四面迫囚,許得一泄通其閉;莫道滿盤盡美,須知一破馀皆非。
尋龍點穴,有時遇著四面砂峰高抱逼壓的形局,穴星象囚禁在牢房里面一般,如果有一門戶敞開,就不覺得閉塞,這樣還可以結作。有時遇著頗為完美的形局,要砂有砂,要水有水,要龍有龍,要穴有穴,但是另外有一樣致命的破傷(如破腦煞之類)就不能結作,無論怎樣的秀美也沒有用了。
界水穿肩,無庸著眼;頂斜腳竄,不必留心。
尋龍點穴,如果遇著挺胸曬膊之星體,肩上穿凹,界水沖來,是不能結作的,我們不必去看它。如果遇著頭頂歪斜,腳下亂竄的星體即使結穴亦無用處,我們不必去想它。
李按:我的鄰居葬了一穴界水穿肩的祖墳,三兄弟只有一人娶妻,但年過六十而無子;又見某村葬了一穴頂斜腳竄的祖墓,歷代出人淫賤好色,常惹桃花災劫。
兩界深崖漏,龍虎雖端非正結;合水成尖嘴,乳頭縱好是空荒。
穴體兩邊萬丈深淵,懸崖峭壁,直通到底,雖然有端正的龍砂虎砂抱繞,也沒有真正的結作。有的地方來龍已經盡止,兩水合襟,如同兩水洗筆,直流而去,即使有象乳頭一樣圓潤秀美的穴星,也是沒有用處的。
李按:山跟水走,水隨山流,一般合襟成尖嘴,水流傾斜直瀉的地方,都是沒有朝山和案山,故而不成堂局,不能結作。
入首⑤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玄武⑥不顧,雖有氣脈總成空。
如果到頭后面沒有抓脛變細,變成束咽,而是臃臃腫腫,謂之入首模糊。這種地方,即使有穴星,也是沒有用的。如果穴場后面的主星扭肩歪面,神走情移,沒有眷顧抱攬穴場,雖然有點氣脈也是空的。
界脈最喜坦坪,肩背必須圓厚。
分界山脈的河流溪澗,最喜平坦舒緩,切忌傾斜湍急;結穴的星體兩肩和背后要圓潤厚實,豐腴有肉。
李按:若得平坦的河流作為山脈的分界,必定多為砂環水抱,龍轉峰回之所;若得肩背圓厚的星體,必是植被豐美,泥土層次發育良好的吉地。如果界脈之水傾斜直瀉,星體肩背瘦削,必定多是泥土流失,巖層風化松脆,形圖粗硬的頑劣之地。
過脈是來龍性命,防護宜周;束咽為入穴根基,貫串當緊。
龍脈行到剝換變化之處,一般都變小變低,俗稱蜂腰,此是龍身最要緊之處,故以性命喻之。此處最忌天風掃煞,或兩邊水來沖射,故而必須有八字蟬翅之砂嚴密護衛,避免受煞。穴星最近一節抓頸變化之處,稱為束咽,束咽即人之喉頭軟骨處,亦喻為十分重要,所以貫串必須嚴緊密切,最忌疏松無力。
李按:過脈衛護周密,束咽貫串緊嚴的龍身、星體,多數融結佳城。如果過脈單寒受煞,束咽長頸松散,難以結作。縱結亦輕,多不足取。
莫道好頭好面,須詳審其真情;休言無跡無蹤,務必細看落脈。
尋龍訪穴之時,有時遇著體正星圓的地方,不能輕易認為此成結作,必須詳細審察龍脈是否在此融結的情意。有時因為山水復雜,分支過于浪漫鋪張,結穴之處好象變得無蹤無跡,這就必須仔細看其主要落脈在何處,才能有所把握。
李按:有的人點穴,走到高山頂上,遇著稍似星面的地方,即胡亂造葬,殊不知行龍沒有止束,正在向著四處奔騰,何能融結!有的人在眾山夾雜之處,不分主次龍脈,凡是有凹有凸的地方,都胡亂開穴,殊不知這是龍脈的肢腳橈棹,不能結穴,實為可嘆!
穴上看分金⑦之圓暈⑧,穴下看托起之兜唇,穴旁看腮角之蕩開,穴腳看微茫之合水。
在穴場向上看本身的星面,要象太陽、月亮周圍有時顯出的光圈,或象女子乳頭紅褐色圓圈的溫潤;在穴場的下面,要有象托盤一樣平靚的兜坪,在兜坪的邊緣還要有唇衣微微卷起;在穴場兩邊,要有寬闊的腮幫,象肥頭大耳的人的面部一樣端正大方;在墓穴的腳處要有微茫的界合,使整個穴星面積的集雨都在腳下會聚流出。
李按:如果符合以上四個方面要求的好穴,必是山水氣場的中心,挖到土層的下面,往往太極圓暈如畫,此乃風水寶地。如果四個方面缺了其中一個方面,即使結穴亦輕。
后以束咽為的,前以爐底為真,內以球圓唇托為憑,外以天心十道為準。
分析結穴是否真的,要看后面是否抓頸,形成束咽;前面是否成為爐底,平靚聚窩。穴情要以本身面包頭形和托唇作為依據,堂局要以天心周正,不向一邊傾斜為準則。
正面難扦須向角;頂頭不化下求尋。
一般取穴多取星體的正面,但是有時穴星下面的土層欠佳,或是所對堂局不好,這樣就必須向星體的一角取裁,以土層和形局的佳美為原則。有時本來想在穴星高處取裁,但因高處的地層發育不好,堂氣不能聚會,就只好向穴星的低處求尋了。
百死求其一生,眾同求其獨異。
尋龍點穴之時,在平庸呆板、一片死寂的地貌之中,只要求得一處變化生動的地方,就能結穴。在眾多的相同的地貌之中,但得一處獨特奇異的地方,就有穴情結作。
渾渾噩噩⑨,神藏相貌之中;隱隱隆隆⑩,氣聚皮膚之內。
如果不夠生動的龍脈,不夠醒眼的穴星,而就要認準他的結作是什么圖形,神韻藏在什么位置。如果行龍高大粗雄,穴星體態厚重,這就要認識他的龍氣地熱結在深層,從而精確地取穴。
邊厚從薄,方是靈機;邊縮邊長,乃為妙諦。
如果一邊厚一邊薄的穴星,適逢薄邊是來水之方,厚邊是去水之方,山水的一迎一讓,更加顯得靈活生動;如果一邊縮短,一邊伸長的護砂,恰得短方遠鋒高大,長方峰巒低小,形局的一抒一張,更加顯得平衡勻稱。
無論窩鉗乳突,結作定有用神,任你平地高山,到穴不離化氣。
不論穴是星辰凹處的窩狀,或是中起分叉而成的鉗狀,乃至象乳頭一樣的凸狀,其之結作都是氣場的中心。不論是平洋的地方結穴,或是高峻的地方結穴,龍氣和堂氣都要在穴場聚集凝結。
總之體要靈,龍要變,砂要抱,水要朝。
總之結作的地方,星體都要靈光現顯,來龍都要變化剝換,砂案都要關攔抱繞,流水都要屈曲回朝。
貪多者,須識其微;制遠者,先識其近。
尋龍點穴,貪圖形局絢爛繁豐的人,必須認識形局之中砂峰水法的微細作用;喜歡形局疏朗寬遠的人,必須認識砂峰水法要趨于近旁。
李按:識其微者,即認識形局之中,諸如獅象把于水口,龜蛇托于腳下,金童玉女排于兩邊,舞鳳翔鸞趨于面前之類。識其近者,即是內堂要成爐底,入首要成束咽,龍虎必須衛固,降勢應該舒張之類。
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肘腋不全,虛勞萬山獻秀。
如果沒有適宜的貼身護砂,即使有屈曲朝迎,眷戀回顧的水法,也是沒有用處的。如果龍身穴星沒有肢腳橈棹,便是孤龍一條,遠處縱有許多秀美的砂峰,也是沒有作用的。
寧可龍虎或缺,最嫌堂氣無收。
選擇風水穴場,寧愿左邊的龍砂,或是右邊的虎砂有些欠缺,但面前的朝山案山切不可欠缺,水也不可傾瀉直流。堂局若不聚氣,那么此穴就不可用了。
察情意于面目之間,辨真假于向背之際。
辨別一個穴場是真結還是假結,首先要看穴星是否光有神,山水是否眷戀回顧。如果山水朝向于我的是真結,背叛于我的是假結。
局不取闊而取聚;砂不論格而論情。
風水的格局,不是以闊大寬廣為美,而是以聚秀鐘靈為美,砂手的作用,不是以圖形式樣為憑,而是以抱繞有情為憑。
若是我砂,面前無不回顧;果為我局,腳下必是窩平。
如果是本穴星使用的砂峰,它必定是在前面回顧朝迎的。如果是本穴星使用的堂局,腳下必是聚窩平靚,不是傾斜丑陋的。
補缺填空,一可當百;傾流散蕩,萬派皆空。
如果形局某個地方穿漏,而得另外的砂峰伸平補貼填實,這些砂峰特別重要,宜應該以一當百看待。如果面局水散傾流,浪蕩無收,那么這個穴場就一錢不值,幾乎等于零了。
曲直短長,處處求其中節;高低大小,務必取裁合宜。
不論是曲的、直的、短的、長的穴星,點穴之時都要選中錢眼。不論是高的、低的、大的、小的龍脈,取裁之時,都要在適宜的地方。
點穴對準天心,難移尺寸;放棺緊接來氣,酌其淺深。
點穴之時要求天心十道的均勻,一尺一寸都不可偏頗。安放棺木的時候,要接正地熱氣流,研究其該深該淺的道理。
李按:如果貫穴的氣斜來,棺要斜放;氣正來,棺要正放……古書十二倒狀說得甚明。棺木一般要放在沒有養分的粉砂巖層,易接著地熱氣流,平洋之地要淺葬,高山之地要深葬。因為平洋深葬易及泉,高山淺葬易風侵。
寧從是處求非,莫向無中生有。
尋龍點穴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就是找到了可以取裁的真穴,還要研究哪些地方有缺陷。千萬不可在沒有結作的地方當作風水寶地,硬著頭皮取裁。
李按:有的風水先生分明知道某處沒有結作,但為了斂人錢財,也只好無中生有地為人點穴“造福”,實為可嘆!
讀書者,貴心領而神會;尋地者,要目巧而心靈。
讀風水著作,要下苦功夫,正確領會書中的意思;尋龍點穴,要放利眼光,思維靈活縝密。李按:如果能多讀風水著作,虛心投師求教,認真實踐,自然心領神會,目巧心靈。熟讀此篇,胸有成竹;竊其一訣;妙用無窮。只要能夠熟讀理解這篇《千金賦》,何處山川有無結作都心中有數。只要掌握其中一部分訣竅,一生都夠用了。
巒頭妙義,盡括于斯;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尋龍點穴的奧妙義理,全部都包括在這里了。至于怎樣去靈活運用,就只靠學者本人的天聰和勤奮了。
①偃蹇躺下為偃,滯留為蹇。此指山脈躺下不走。
②剝換本文則指粗糙的山脈,變為細嫩的山脈叫剝換。
③不遑沒有閑暇,沒有工夫。此指山腳下舒緩的坡坪。毯褥本是人的坐臥用品,此為借喻。
④毯褥此指山腳下舒緩的坡坪。毯褥本是人的坐臥用品,此為借喻。
⑤入首穴星到頭最近一節抓低束咽處,叫入首。
⑥玄武穴場后面的主星。
⑦分金結穴的星體。
⑧圓暈<曰光和月光通過云層折射在太陽或月亮周圍形成的光圈。女人乳頭紅褐色的圓圈亦叫乳頭圓暈。
⑨渾渾噩噩行龍變化不大,到頭不夠生醒,此多指平原或臺地的睡地龍。粗重高大,此指表層泥土太厚,靈氣不夠顯露的穴星。
用神:此指氣場的中心,靈光顯露之點。
化氣:此指龍氣和堂氣聚集,靈光凝結之處。
金魚:此指在穴場兩邊最近的貼身護砂。
肘腋:此指龍身、穴星長出的肢腳橈。
劉若(ruo)谷《千金賦(fu)》解釋參(can)考李(li)蘭輝先生,但做較(jiao)大(da)的刪減改動。...

14244

回龍望祖 是什么意思?

說顧龍山地脈起自(zi)茅(mao)山,至此“回(hui)龍顧祖(zu)(zu)(zu)(zu)”,西望茅(mao)山。“回(hui)龍顧祖(zu)(zu)(zu)(zu)”顧名思(si)(si)議(yi)是(shi)小龍離開祖(zu)(zu)(zu)(zu)龍之(zhi)(zhi)(zhi)后回(hui)頭望祖(zu)(zu)(zu)(zu)的意思(si)(si)。查到一條專業的說法(fa),回(hui)龍:形勢蟠迎,朝(chao)宗(zong)顧祖(zu)(zu)(zu)(zu),如舐尾之(zhi)(zhi)(zhi)龍、回(hui)頭之(zhi)(zhi)(zhi)虎(hu)。據說這樣的地理格(ge)局會(hui)“貴人多助,出忠臣孝子”、“大(da)富大(da)貴”。在這里“宗(zong)祖(zu)(zu)(zu)(zu)”之(zhi)(zhi)(zhi)山就是(shi)茅(mao)山。...

15481

"回龍望祖"是什么意思?

"回龍望祖"是小龍離開祖龍之后回頭望祖的意思,也指地勢回轉,風水上會有貴人相助,出忠臣孝子一說。

...

17050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