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官网

大清與大英百年輪回相關內容

如何從鴉片戰爭看出清朝與英國的社會性質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不同...

真黑。看(kan)出來的(de)鴉片(pian)戰爭可以看(kan)出英國(guo)和清朝還是差距比較(jiao)大的(de)來說就這樣樣...

17395

100年前中英三個談判是什么

一、中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代表在泊于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亦譯作皋華麗號)上與英國簽署《江寧條約》,又稱《中英南京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五口通商。清朝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準許英國派駐領事,準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4、割地。清朝將島割讓給英國。
5、中國海關稅應與英國商定。
6、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南京條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英國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國接受其侵略要求,這就使中國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遭到了破壞。強占,損害了中國領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巨額賠償加重了清的財政負擔,同時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身上,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苦。《南京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中英《北京條約》
《中英北京條約》原稱《中英續增條約》。英國強迫清訂立的 關于結束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不平等條約。1860年(咸豐十年)10月24日清欽差大臣奕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北京簽訂。共九款。這個條約除確認《中英天津條約》仍屬有效外,又增加了擴大侵略的條款:(1)開天津為商埠;(2)準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3)割讓九龍 司地方一區給英國;(4)《中英天津條約》中規定的賠款增加為八百萬兩。簽約后,英國即表示扶助清鎮壓太平天國革命,并支持洋務派奕當政。
全文如下:
中英北京條約(續增條約)
茲以兩國有所不愜,大清大皇帝與大英大君主合意修好,保其嗣后不至失和,為此大清大皇帝特派和碩恭親王奕訴,大英大君主特派內廷建議功賜佩帶頭等寶星·會議國政世職上堂內世襲額羅金并金喀爾田二郡伯爵額爾金,公同會議,各將本國恭奉欽差全權大臣便宜行事之上諭、敕書等件,互相較閱,均臻妥善。現將商定續增條約開列於左:
第一款 一、前於戊午年(咸豐八年,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約,本為兩國敦睦之設,后於己未年(咸豐九年,1859年)五月大英欽差大臣進京換約,行抵大沽炮臺,該處守弁阻塞前路,以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視此失好甚為惋惜。
第二款 一、再前于戊午年(咸豐八年,1858年)九月大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大英欽差大臣額爾金,將大英欽差駐華大臣嗣在何處居住一節,在滬會商所定之議,茲特申明作為罷論。將來大英欽差大員應否在京長住,抑或隨時往來,仍照原約第三款明文,總候本國諭旨遵行。
第三款 一、戊午年(咸豐八年,1858年)原約后附專條作為廢紙,所載賠償各項,大清大皇帝允以八百萬兩相易。其應如何分繳,即于十月十九日(12月1日)在于津郡先將銀伍拾萬兩繳楚;以本年十月二十日,即英國十二月初二日以前,應在于粵省分繳三十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兩內,將查明該日以前粵省大吏經支填筑沙面地方英商行基之費若干,扣除入算;其余銀兩應於通商各關所納總數內分結,扣繳二成,以英月三個月為一結,即行算清。自本年英十月初一日,即庚申年(咸豐十年)八月十七日,至英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庚申年(咸豐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為第一結,如此陸續扣繳八百萬總數完結,均當隨結清交大英欽差大臣專派委員監收外,兩國彼此各應先期添派數員稽查數目清單等件,以昭慎重。再今所定取償八百萬兩內,二百萬兩仍為住粵英商補虧之款,其六百萬兩少裨軍需之費,載此明文,庶免棼糾。
第四款 一、續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準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畫一無別。
第五款 一、戊午年(咸豐八年,1858年)定約互換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諭各省督撫大吏,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地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該省大吏亦宜時與大英欽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會定章程,為保全前項華工之意。
第六款 一、前據本年二(er)月(yue)二(er)十(shi)八日(1860年8月(yue)20 日)大(da)清兩(liang)廣總(zong)督勞崇光(guang),將粵東九龍司地方一區,交與(yu)大(da)英駐扎粵省暫充英法總(zong)局正使(shi)功(gong)賜三等寶星巴夏禮代國立批永租在(zai)案,茲(zi)大(da)清大(da)皇簾定即(ji)將該(gai)地界付與(yu)大(da)英大(da)君主并歷后嗣,并歸英屬(shu)界內,以期該(gai)港埠(bu)面(mian)管(guan)轄(xia)所及庶(shu)保無事。其批作為廢紙外,其有該(gai)地華民自(zi)稱(cheng)業戶,應由彼此兩(liang)國各派...

8152

煙鬼的鴉片戰爭:大清國煙鬼與大英國茶鬼鬧翻了

鴉片戰爭
我每喝一次綠茶,就像喝了毒藥,肚子里翻江倒海,痛苦萬分。更糟的是,我發現小姐們喝了茶以后,都衰老得非常快。主婦們忙著沏茶,連照看孩子都顧不上。不列顛男兒喝飽了茶,連舉劍的氣力都沒有了。
至于喝茶危害經濟,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花那么多白銀從那個荒唐、墮落的東方國家進口奢侈的茶葉,有百害而無一利。為什么不用這些錢去修路、建農場、果園,把農民的茅舍變成宮殿呢!
喝茶是一種惡習,不僅危害個人身體,社會經濟,還有亡國的危險,想想當年的羅馬帝國,商人們用銀幣去換中國的絲綢,女人都穿起了華貴的絲袍,男人們一天洗五六次澡,國庫空了,道德敗壞,軍事無能,野蠻人入侵,偌大的羅馬帝國瞬間分崩離析了!
是誰如此痛恨茶葉?這段話好像在哪里聽過?
這是18世紀英國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兼作家喬納斯·翰威在一本書中的段落,此人對大英帝國拿白花花的銀子去買中國茶葉十分不滿,認為這是禍國殃民的蠢事。有趣的是,如果我們把這段話中的“茶”字換成“鴉片”,把“喝”改成“抽”,把“不列顛”換成“大清”,這段話活脫脫就是當年林則徐禁煙時對鴉片危害的控訴。
大英帝國和大清王朝,到底誰坑害了誰?如果我們想從經濟上追溯鴉片戰爭的起因,就得從茶葉談起。
大英帝國被茶葉攻陷了
17世紀初,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最早把東方出產的茶葉帶到西歐各國,從此,沒見過世面的西歐人就對這種“草藥汁液”著了魔,飲茶的風氣首先在上層社會中傳播,然后就開始蔓延到社會各個階層。
大英帝國也抵擋不住茶香的誘惑。169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僅僅從中國訂購了300桶上等綠茶和80桶武夷茶,因此,有學者認為英語中茶葉一詞“TEA”就是來源于閩南語中的茶字的讀音。此后幾十年,英國的茶葉進口量就以火箭速度上竄。不過1720年之前,英國每年的茶葉進口量還在1萬擔以下,而且當時茶葉主要作為藥品推銷給公眾,男性用茶葉來提神醒腦,女性則用茶葉來緩解周期性偏頭痛、憂郁癥和焦慮癥。
1720至1800年間,英國的茶葉年平均進口量增加到2萬擔,茶葉的形象也搖身一變,成了一種社會時尚消費品,而且飲者以女性居多,社會上圍繞著喝茶甚至形成了一些獨特的禮儀。也就是這個時期,圍繞著該不該喝茶,英國人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反對者如本篇開頭談到的喬納斯·翰威,再比如英國衛理公會的創始人約翰·衛斯理,他聲稱自己曾經突然出現某種半身不遂的可怕癥狀,早餐后手就不停地顫抖,后來當他戒茶之后,所有的癥狀都消失了,因此號召衛理公會的信眾們一起戒茶。其實這位仁兄戒茶的情景,就和現在許多意志不堅定的人戒煙一樣,屢次反復,戒茶期間無精打采,不久又重新開始喝茶。
衛理公會的創始人都戒不掉茶葉,普通人更是難以抗拒茶葉。1750年前后,英國中產階級黃油烤面包的慣常早餐中,已經少不了茶佐。倫敦城里的仆人們,早餐也已經基本上是黃油加面包,配奶茶。盡管在1750年前后反茶呼聲高漲,但茶在英國人生活中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了。
1800年至1833年間,茶葉進口量已經飆升到年均35000擔,茶葉在英國甚至變成了一種食品。普通大眾喝的家庭濃茶中,往往添加了許多牛奶和糖,這樣的混合物熱量很高,普通英國人把它當做是生活中的一種必需營養品,所有的英國人都變成了茶鬼。
什么東西一旦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再想讓人們戒掉它,就比登天還難了。在18世紀、19世紀,人們對國際貿易的理解還很幼稚,認為只要本國的金銀在增加,就是好的;如果本國的金銀在減少,經濟一定是糟糕的,這就是所謂的重商主義的思路。其實金銀僅僅是貨幣,不能吃也不能穿,錢是用來花掉,滿足人們生活需要,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而不是用來儲藏的。
重商主義的錯誤思路在今天也不乏擁躉,比如許多人以為只要出口比進口多,經濟就是好的,而出口比進口少,經濟就是糟糕的。
隨著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綠油油的茶葉流進來,大英帝國開始發毛了。如果英國國民的一種生活必需品掌握在遙遠的東方國家手中,一旦沒有了金銀,這日子可怎么過得下去?這里我們就看到,在國際貿易中,雙方要拿出等價值量的商品互換,如果大英帝國要從中國進口更多的茶葉,它就必須對等地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商品,或者直接用金銀這樣的貨幣來交換。
英國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的商品,是紡織業把羊毛加工成的毛織品,還有就是上一篇我們提到的高檔瓷器。這兩類商品在歐洲還有一定的競爭力,可是拿到東方的中國來賣,立刻碰得頭破血流。
古代中國人本來就崇尚“道法自然”,一聽說毛織品是機器生產的,總覺得有點兒別扭,況且古代中國自己的絲綢業天下無敵,英國最好的毛織品跨越大洋運到中國,等于是與上等的絲綢競爭,這怎么會有優勢呢?下等的毛織品面向普通大眾,但清朝時期大量的民眾男耕女織,以家庭為單位用棉花生產土布,且不論普通民眾沒錢購買洋人的毛織品,就是有錢買,也會覺得土布價格便宜量又足,沒必要買洋貨。高檔瓷器就更不必說了,除了皇家瞧著新鮮買兩件擺著外,清朝的富人和窮人都不會考慮買西洋的瓷器。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商品出口中國,大量地進口中國貨會徹底掏空大英帝國的銀庫。一旦銀庫空了,沒錢進口茶葉,英國就等著面對民眾們憤怒的聲音吧!不得已,英國乃至全歐洲的商人四處尋找能讓中國人接受的商品。
他們發現,中國人對檀香木、燕窩、魚翅甚是喜好,特別是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上生長的檀香木,在中國市場上一直是上等的好木材,用于打造高檔的家具。于是他們開始在大洋上四處尋找生長了檀香木的島嶼,每發現一處,就把島上的檀香木砍伐殆盡,裝船運送到中國,交換茶葉和瓷器,以此讓進出口平衡,本國白銀不至于迅速流失。
許多島嶼上的樹木就這樣被砍光了,留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荒島。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歐洲商人會把太平洋上所有生長檀香木的島嶼都變成蠻荒之地。就在這時,一種古怪的植物及時出手,拯救了風光旖旎、樹影婆娑的太平洋島嶼。
鴉片拯救了太平洋島嶼
一談起鴉片,中國人就火冒三丈,清朝與英國之間的兩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屈辱歷史的開端,鴉片這個東西的罪惡,簡直是罄竹難書!
其實在(zai)19世(shi)紀以前,鴉片的(de)(de)(de)形(xing)象非常可(ke)愛,遠不(bu)像后(hou)來那么(me)面(mian)目猙(zheng)獰。據考察,早(zao)在(zai)6000年(nian)前的(de)(de)(de)新石器時代,歐洲就有人(ren)種植罌粟(su)。既然(ran)(ran)種植,那一(yi)定是罌粟(su)對人(ren)有某方面(mian)的(de)(de)(de)價值(zhi)。現(xian)在(zai)猜(cai)測(ce),最早(zao)種罌粟(su)的(de)(de)(de)這批人(ren)很可(ke)能拿罌粟(su)作為鎮(zhen)痛(tong)劑,因為當(dang)時沒什么(me)藥品,食(shi)用罌粟(su)能緩解疼痛(tong),這樣的(de)(de)(de)好東西(xi)當(dang)然(ran)(ran)值(zhi)得(de)種上(shang)一(yi)壟。

...

21462

蜜月期過了以后,為何大英帝國選擇拋棄了大清?

因為大(da)清當時(shi)就是一(yi)塊(kuai)肥肉,所(suo)有(you)的列強(qiang)都想來啃上一(yi)口,大(da)英(ying)帝國(guo)如果護著大(da)清的話,就會惹(re)來多(duo)國(guo)共(gong)同抵抗,他頂不住的。...

12882

佛家不是說因果輪回是沒有主宰的嗎?為什么到了地獄還要經過審判才決定...

只(zhi)有一種(zhong)眾生(sheng)才感(gan)應(ying)有這(zhe)樣的(de)(de)地獄(yu)、其他地獄(yu)眾生(sheng)感(gan)應(ying)的(de)(de)地獄(yu)都不是這(zhe)樣的(de)(de)。...

4633

因果輪回,報應不爽·

凈空法師---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業是跟著你走的,你造作善業,你有善報;你造作惡業,那就有惡報。

1 迷惑顛倒的人只看眼前(qian),不曉得將來果報可怕!我們要(yao)是真正看到前(qian)因后果,就不敢(gan)動一個妄念、不敢(gan)起一個惡念、不敢(gan)做壞事,為什么?因果通(tong)三世!

2 我們常常讀(du)經、研(yan)教(jiao)、聽經,為什么我們還造業?迷惑顛倒(dao)。我們總抵不(bu)住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的(de)誘惑,抵不(bu)過就造業。佛(fo)說得好,“萬般將不(bu)去,唯有(you)業隨身”,業是跟著你走的(de),你造作(zuo)善(shan)業,你有(you)善(shan)報;你造作(zuo)惡(e)(e)業,那就有(you)惡(e)(e)報。

3 善惡報應,不是(shi)鬼神加給我們的(de),也(ye)(ye)不是(shi)佛(fo)菩薩、上帝或閻羅王給我們的(de),一切(qie)吉(ji)兇禍福全是(shi)自(zi)己造的(de),所謂“自(zi)作(zuo)自(zi)受”!真正明(ming)白(bai)這個道理(li)的(de)人,他縱然遭遇一切(qie)災禍,也(ye)(ye)不會怨天尤人;受到別人的(de)侮辱、陷害(hai),也(ye)(ye)不會埋怨于人,因為他知道這是(shi)因果報應。

4 我們過去(qu)不得(de)罪人(ren),今天別(bie)人(ren)就不會得(de)罪我;我過去(qu)沒有陷(xian)害人(ren),今天別(bie)人(ren)怎么會陷(xian)害我?我們受人(ren)侮辱、受人(ren)毀謗、受人(ren)陷(xian)害,都是自己造的(de)。

5 既(ji)然是自(zi)己造的,自(zi)己應當要(yao)承(cheng)受;歡歡喜喜地承(cheng)受,這筆帳(zhang)就了(le)了(le)。因(yin)果(guo)里面講“欠命要(yao)還命,欠債要(yao)還錢(qian)”,沒有一個人能幸(xing)免——因(yin)果(guo)通三世!

6 “念佛是(shi)因,成佛是(shi)果”,到西(xi)方極樂世界(jie),也是(shi)離(li)不(bu)(bu)(bu)開因果。我們造什么樣的(de)因,將(jiang)來受什么樣的(de)果報,完全是(shi)“心(xin)自趣(qu)向”,與(yu)任何(he)人都(dou)不(bu)(bu)(bu)相干,與(yu)佛菩薩不(bu)(bu)(bu)相干,與(yu)天地鬼(gui)神更不(bu)(bu)(bu)相干,這(zhe)是(shi)佛法里面給(gei)我們講的(de)真(zhen)理(li)。

7 佛(fo)沒有欺騙(pian)我(wo)們,我(wo)們求佛(fo)菩(pu)薩(sa)保(bao)(bao)佑,我(wo)們想(xiang)想(xiang),佛(fo)菩(pu)薩(sa)能保(bao)(bao)佑我(wo)們嗎?不能。如果佛(fo)菩(pu)薩(sa)說(shuo),“我(wo)能保(bao)(bao)佑你(ni)”,那(nei)是騙(pian)你(ni)的,哪會是真(zhen)的?誰(shui)保(bao)(bao)佑你(ni)?自(zi)己保(bao)(bao)佑自(zi)己。

8 平時能積德行善(shan),你(ni)所得(de)的果報是“稱心如意”;你(ni)心行不善(shan),你(ni)所得(de)的果報就是“不如意”,一(yi)切(qie)都是自作自受(shou),與人無關。這是佛菩薩給我(wo)們講真話,他決定不騙我(wo)們!

...

18937

展開全(qua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