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官网

峨眉山金頂開光相關內容

峨眉金頂四面佛是什么時候修建的

金佛修建時間是(shi)03年(nian),竣工06年(nian),并在06年(nian)6月18日進(jin)行(xing)了隆重的開光典禮。...

11509

峨眉山金頂上的普賢菩薩像什么時候建造的

你好,峨(e)眉山金(jin)頂十方普賢金(jin)像(xiang)這一世(shi)界佛教造像(xiang)史上的千秋(qiu)偉業,正式緣起(qi)于2001年(nian),2004年(nian)破土行(xing)愿,2006年(nian)6月(yue)功(gong)德圓滿,2006年(nian)6月(yue)18日舉(ju)行(xing)了盛(sheng)大空前(qian)的開光法會。望采(cai)納(na),謝謝...

20803

峨眉山金頂普賢菩薩金像修建時間

金佛修(xiu)建時間是03年,竣工06年,并(bing)在06年6月(yue)18日(ri)進行了(le)隆重的開光(guang)典禮。...

8206

峨眉山金頂

峨眉金頂與峨眉頂峰的萬佛頂相鄰,海拔3077.96米,這里山高云低,景色壯麗,游客可在陡峭的舍身巖邊欣賞日出、云海、佛光、圣燈四大奇景。 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為峨眉精華所在。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峨眉山,被稱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北緯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帶,有著無數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國”著稱的中國四川盆地,是世界上處于北緯30度古文明發祥地唯一沒有被沙漠化的地區。峨眉山,位于北緯30度,四川盆地西南,因兩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三峰聳立,絕壁臨天,古往今來,3077米的金頂一直被人們稱峨眉山金頂風光(2)為天堂的階梯。 峨眉山地處長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沉積著滾滾長江孕育的巴蜀文化,綿延千年是長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之地。在千百萬年的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中,峨眉山采擷天地之靈氣,造就了集1000多種藥用植物,3000多種高等植物,2300種動物于一體的人間樂園,修行者們修行的理想之地。早在5000年前,華夏之祖軒轅黃帝就兩次來峨眉山問道,1000多年前,天真皇人論道峨眉山,這是道教在峨眉山之濫觴。而1900年前,一位修行者在峨眉山修建了長江流域的第一座禪院后,峨眉山便成為了長江流域的佛教發源地,列入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在今天,峨眉山的血脈里仍然流淌著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三教深厚文化之遺韻,優雅而從容的體現著生命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編輯本段]名字來源
金頂最早的建筑傳為東漢時的普光殿,唐、宋時改為光相寺,明洪武時寶曇和尚重修,為鐵瓦殿。錫瓦、銅瓦兩殿為明時別傳和尚創建。金頂金殿為明萬歷年間妙峰禪師創建的銅殿,萬歷皇帝朱栩鉤題名“永明華藏寺”。金頂的得名,即來源于“金殿”。據有關資料記載,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廣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門窗四壁全為摻金的青銅鑄造,中供普賢菩薩像,旁列萬尊小佛,門壁上雕刻全蜀山川道路圖,工藝精湛,嘆為觀止。當早晨朝陽照射山頂時,金殿迎著陽光閃爍,耀眼奪目,十分壯觀,故人們稱之為“金頂”。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間,由于一次大火,燒坍了金殿,留存下來的只有一通銅碑,一面是王硫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華藏寺新建銅殿記》,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賢金殿記》,現存華藏寺中,另有幾扇原金殿窗門也存在華藏寺。從這幾件遺物中,我們可以想見當年金殿是何等的輝煌壯觀。 銅殿被毀后,光緒年間心啟和尚在原址建以磚殿。1972年4月8日又不幸失火,整個華藏寺再次化為灰燼。1986年,國家撥款260萬元,重建華藏寺,1990年9月11日落成。現今華藏寺比原先華藏寺規模大,建筑質量高,飛閣流丹,崇宏壯麗,殿字軒昂,高聳入云。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金頂銅殿
金頂最高處,有一座稀有珍品,稱作“金頂銅殿”,為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妙峰禪師請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寬4.8米,深4.3米,上為重檐雕甍,環以繡棕鎖窗,通體皆用銅件焊成。屋頂檐瓦餾金,在陽光映照之下,金光閃閃,迢耀百里,固名金頂。銅殿內置普賢騎象銅像,高5米多,兩旁陳列24尊銅佛,現規模僅次于萬年寺。門枋陰刻“云棧劍閣”和“峨眉山道全圖”,四周銅壁上刻有經文和佛像萬尊。在銅殿外還樹有銅塔和銅碑。有趣的是,一般寺廟的大門都是朝南的,唯獨峨眉山的都朝東,金頂的銅殿,卻又金頂銅殿例外的朝西,這也可算是峨眉山的獨特之處了。據說從前西藏來的信徒只禮拜金頂,因為釋迦牟尼的故鄉在西域。該殿不幸在清代燒毀。
火災劫難
金頂過去有大小寺廟及寮舍等共計548間,可容千人同時進食,是全山最宏大的一處建筑群。中華人民成立后,國家曾撥款維修。十年動亂卻又使其遭受了嚴重破壞。更為嚴重的是占用金頂的有關單位把木質結構的廟宇當作柴油發電機房,1972年4月8日引起火災,無情的大火將金頂、華藏寺全部燒毀。大火燒毀銅門2扇、銅壁7面、銅碑1座、銅塔2座、銅爐、銅瓶、銅鏡難以其數;燒毀象牙佛、錫蓮燈、饋砂佛經書、古代名人字畫等8972件;永德和尚也被火燒死。 特別是《北隆藏經》在全國只有兩部,而金頂廟里珍藏的這一部是最齊全的,共7600本(木刻版),被大火燒為灰燼。事故責任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大火發生后,各級十分重視金頂華藏寺的重建,周恩來總理生前曾多次過問此事。
金頂重修
從1986年起四川省人民撥專款350萬元進行重修。同年8月破土動工,經過4年的緊張施工,于1989年建成,移交峨眉山佛教協會管理。新建的金頂華藏寺建筑面積為169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由高、中、低三重連接組建,分金殿(普賢殿)、大雄寶殿、彌勒殿、祖堂、方丈室、禪堂和寮房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紅墻黃瓦,白玉欄桿,大理石地面,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格局。正門華藏寺匾額為趙樸初會長手書。1990年9月11日,云集海內外200余名高僧大德和千余名各界人士隆重舉行了落成典禮暨開光法會。新建的華藏寺巍峨雄偉,富麗堂皇,雄峙于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頂之巔,使峨眉山更添秀色。重修的華藏寺采取了鋼筋混泥土框架結構及石磚混合結構,配備了防火、避雷、蓄水排水設施。
華藏寺
金頂華藏寺位山勢而建,中軸線上由低到高分布著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彌勒殿。殿門上懸掛著趙樸初先生題寫的“華藏寺”金匾,兩側是“萬德莊嚴”(覺光法師題)和“愿海莊嚴”(竺摩法師題)橫匾。寺內供奉銅鑄彌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韋馱銅像,通高2.6米。殿內還有三足銅鼎和明萬歷年間峨眉山金頂風光(4)銅碑等文物。 彌勒殿兩側是客堂,并有通廊依山連接大雄寶殿,構成一四合天井。天井正中放置著一口銅鼎,高達5米,四周各放一尊鐵鼎,1.6米至1.7米高。 大雄寶殿殿門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寶殿”匾額,兩側有“愿王圣地”、“靈山一會”、“銀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都是1990年開光時隆蓮、寬霖、真禪等贈。殿中供奉著銅質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內還有銅磐、銅鐘等法器以及銅鑄像、銅普賢像等佛教文物。 最高層是普賢殿,即金殿、金頂,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門的匾額有“金頂”、“行愿無盡”、“普賢愿海”、“華藏莊嚴”等,為趙樸初、本換、明腸等題寫。殿門兩側有寶蓮寺圣一法師題寫的對聯: 華藏長子,七處九會,輔助毗盧闡大教; 金頂真人,四方八面,來朝遍吉出迷津。 殿內供奉普賢騎象銅像,普賢端坐在蓮花臺上,手執如意,蓮臺置象背上,白象腳踏四朵蓮花。整個造像通體銅鑄,通高4.5米。殿內還有銅鼎等物。 登金頂,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覽峨眉、朝拜普賢的最大愿望。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燒香敬佛,流連于神的世界,還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觀: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燈。 金頂華藏寺海拔3千多米,氣候嚴寒,生活在這里的僧人們要克服生活、氣候等諸多方面困難。金頂重建以來,僧人們常年居住在這里,精心守護著佛寺,并逐年進行維修,創造條件,熱情接待國內外各界人士,為建設峨眉山佛教寺院、發展峨眉山旅游事業作出了貢獻。 2002年,為了響應四川省人民提出,把峨眉山建設成“中國第一山”的號召,峨眉山佛教協會重新規劃并制定了“恢復華藏寺改造工程”方案。本著宏揚峨眉山佛教,挖掘歷史文化遺存,振興旅游的原則,做好科學規劃,創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搬遷“703電視臺”,拆除原華藏寺前部,整治環境,由峨眉山佛教協會具體承擔,建成了高48米(含法臺須彌座)的“十方普賢”銅像,以恢復華藏寺(金頂)昔日之莊嚴。建設工程已于2004年8月動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6月18日,經批準,舉行了隆重莊嚴的華藏寺落成典禮和十方普賢像開光儀式。
斷崖奇觀
在(zai)金頂(ding)臥云(yun)(yun)底(di)的(de)東(dong)面,有一(yi)(yi)懸空(kong)600多米的(de)斷崖(ya),雄險奇(qi)偉,為全山(shan)(shan)第一(yi)(yi)巨巖,名舍身(shen)崖(ya)。又因此處可(ke)以看(kan)“佛光(guang)(guang)”、“佛燈”,所(suo)以又叫睹光(guang)(guang)臺。每逢天高云(yun)(yun)淡,玉宇(yu)澄清(qing),站在(zai)睹光(guang)(guang)臺上遠(yuan)眺天下,天蒼蒼,地茫茫,遠(yuan)近諸峰盡(jin)在(zai)腳下。在(zai)這些山(shan)(shan)海峰浪之(zhi)外,一(yi)(yi)望無(wu)際。看(kan)東(dong)方,峨眉江(jiang)、青(qing)衣江(jiang)、大渡河和岷江(jiang)曲折環(huan)流,成(cheng)昆鐵路貫穿(chuan)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yan),直毗成(cheng)都平原;南顧,大小涼山(shan)(shan)層巒(luan)迭嶂;西盼(pan),青(qing)藏高原群峰披雪(xue)。江(jiang)山(shan)(shan)如畫,大地似(si)錦。更(geng)為難(nan)得(de)的(de)是,此處還(huan)是望日(ri)出,觀云(yun)(yun)海,賞圣(sheng)燈,看(kan)佛光(guang)(guang)的(de)絕妙之(zhi)...

18163

怎么給護身符加持佛力,護身符佩戴有什么禁忌

常念“阿彌陀佛”,就是在給護身符加持佛力了。至于禁忌,注意以下事宜就好:
1、不要掛在腰以下的部位(以肚臍眼為參照物);
2、女生掛脖子上,繩子稍微收一下,不要墜到事業線中間。若繩子不方便縮短,就掛在最里面一層的衣服外面(意思是避免貼肉放在乳房上面)。
3、晚上睡覺前不要放在臥室(如果沒有談戀愛或跟男友同居,也可以放的)和廁所、廚房,客廳和書房是最合適的地方。
4、進入廁所、夜總會、KTV、澡堂等處,那里面有很多負能量,出來以后要念“阿彌陀佛”(最好念上21聲以上,不要刻意計數,約摸夠了就好,多多益善)來滋養這個吊墜。
——切記,佛菩薩的雕像,其實也是佛菩薩為堅定佛弟子、信眾們的信心的示現,這些只是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恭恭敬敬、誠心誠意才是最關鍵的,所謂“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常人,對自己(ji)木有(you)信心(xin)(xin),所以就需要有(you)外在的東(dong)西(譬如雕像啊(a)、佛(fo)(fo)珠啊(a)、吊墜掛件(jian)啊(a)之類的)來(lai)增強;如果真正(zheng)做到了(le)心(xin)(xin)中有(you)佛(fo)(fo),有(you)沒(mei)有(you)雕像都(dou)不(bu)重要了(le),因為(wei)睜眼(yan)閉眼(yan)、心(xin)(xin)內心(xin)(xin)外都(dou)是佛(fo)(fo)。...

6230

護身符佩戴忌諱介紹 這樣做才能保安康哦

護身符,就是一種能夠驅邪免災的象征符號。其構成方式多種多樣,有用各種材料制成的立體現象如泥塑、木刻的佛像和神像,也有畫在紙上的各種畫符、字符等等,這種符紙可安定人心,使人們獲得安全感,達到一個趨吉避兇的目的。
說到求附身符,可能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方式反應了中國人對命理的依賴,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雖存在迷信因素,但卻是傳統習俗的展現,體現了漢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如今我們能夠看到的護身符,種類眾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信仰能夠分支出很多。如,佛經護身符、道教護身符、生肖護身符、星座護身符等,分的在細一些,還能具體到各種事物。
護身符是與一些民間習俗、民間禁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人們認為它能夠消除災難和厄運。能應對時運不正,也能解決邪運纏身。防止兇煞對人身造成傷害、疾病,護身護讓人們覺得如有神助。作用很大,但通常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附身符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符咒是打通天地能量場、溝通靈界信息的載體,畫符之人需有很高的修為才行,道行越高,符咒才越靈。
提起護(hu)身(shen)(shen)符(fu)(fu),不(bu)(bu)得不(bu)(bu)提佩(pei)戴(dai),相信不(bu)(bu)少(shao)人(ren)(ren)都有接觸過(guo)護(hu)身(shen)(shen)符(fu)(fu),很(hen)多人(ren)(ren)從(cong)小就有佩(pei)戴(dai)護(hu)身(shen)(shen)符(fu)(fu)的(de)(de)習慣,然(ran)而,當我們(men)請回一(yi)(yi)個新(xin)的(de)(de)護(hu)身(shen)(shen)符(fu)(fu)之(zhi)(zhi)后,應該怎么佩(pei)戴(dai),日常(chang)生活又該注意什么。下(xia)面一(yi)(yi)起來了(le)(le)解(jie)一(yi)(yi)下(xia)吧。護(hu)身(shen)(shen)符(fu)(fu)佩(pei)戴(dai)一(yi)(yi)定(ding)要(yao)貼身(shen)(shen),除了(le)(le)懸掛在脖子上(shang)戴(dai)著手腕(wan)上(shang)之(zhi)(zhi)外,還(huan)可放(fang)置在貼身(shen)(shen)的(de)(de)衣物中。要(yao)注意洗(xi)澡時(shi),一(yi)(yi)定(ding)要(yao)將(jiang)(jiang)其取下(xia),避(bi)免污水侵蝕(shi)。自己(ji)帶過(guo)的(de)(de)護(hu)身(shen)(shen)符(fu)(fu)不(bu)(bu)要(yao)輕(qing)(qing)易(yi)送人(ren)(ren),護(hu)身(shen)(shen)符(fu)(fu)本是庇佑(you)安康之(zhi)(zhi)用,如輕(qing)(qing)易(yi)送人(ren)(ren),便是將(jiang)(jiang)福氣棄之(zhi)(zhi)。護(hu)身(shen)(shen)符(fu)(fu)如長期不(bu)(bu)戴(dai),不(bu)(bu)能隨意亂放(fang),最好是找紅布包(bao)裹,放(fang)于隱蔽處。...

16850

展(zhan)開(kai)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