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皇帝当媒人(2 / 3)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3541 字 2020-05-25

年之功。但是微臣却知道一个地方,盛产铜矿,想要拿到也不难!”

a a a a “哦,是哪里?”

a a a a “大理!”

a a a a 王宁安可不是胡说八道,当文彦博等人以钱荒为名,试图阻挠榷场建立的时候,王宁安就下过功夫,查阅古籍,寻找可以开采的铜矿。

a a a a 其中最容易的,就要数云南东川的铜矿,翻阅古籍的时候,王宁安就现早在汉代就有云南产铜的记录,青铜的兵器,乐器,礼器,数量都不少,还有商人携带云南的铜器到中原贩卖。

a a a a 只是云南路途遥远,中原王朝一直没法有效控制,滇铜就一直被耽搁下来。

a a a a 直到那位被无数穿越女士盯上的四爷登基,国内钱荒严重,才大规模开滇铜……既然四爷都能做到,大宋没有理由不行。

a a a a 如今统治云南的是大理国,也就是那位蠢萌的段公子的先人,应该很好对付。可是赵祯却眉头皱起,非常不以为然。

a a a a “大理国承袭南诏国,当年唐太宗扶持南诏,一统云南,可南诏国主狼子野心,凶残暴虐,背叛大唐,勾结吐蕃,前后有几十万唐军折损在南诏,而且南诏又屡次攻击大唐国土,屠杀百姓军民无算,如此凶残之国,如何可以打交道?”

a a a a 王宁安一愣,他没想到赵祯对大理竟然有这么深的芥蒂,看起来还是太缺乏了解了。

a a a a “启奏陛下,据微臣所知,大理和南诏还是不同的,段氏笃信佛法,几代国主都提前退位,避居寺院,潜心修佛。风尚如此,又仰慕中原上国,想来是可以做生意的。不过陛下担忧也是对的。微臣以为,这一次讨伐侬智高,能不能把大理、安南,整个都纳入全局考量。借着侬智高,试探两国态度,如果可以,把这两国也拿下,这样滇铜就可以出云南,走安南,从海路运回大宋,既能充实国库,又能解陛下之忧。”

a a a a 小小的王宁安,给赵祯的惊讶一个接着一个,从南到北,从平叛安民到经济民生,这小子全都装在心里。

a a a a 更为重要的是他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想得足够深!

a a a a 相比之下,朝中的诸位相公倒是显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差了很大一截啊!

a a a a 赵祯越看王宁安,就越喜欢,唯一的遗憾就是这小子太年轻人,哪怕他有二三十岁,自己也能破格提拔,此子之才,绝不在管仲之下,只要好好磨练一番,不失为国之良相。

a a a a 王宁安丝毫不知道赵祯把他提高到了如此高度,相反他聊了半天,觉得皇帝也没有那么可怕,比起邻家大叔还要和蔼可亲,他的胆子也大了。

a a a a 顺带着王宁安又给赵祯出来个建议,六塔河失败之后,朝廷究竟该怎么治理黄河,一直没有决断。

a a a a 王宁安主动揽下了职责,他愿意带着人在沧州以北,白沟河以南,修出一条二百里的河道,把黄河导入大海,彻底解决水患问题。顺带着王宁安又向赵祯提议,这次南下剿灭侬智高,可以狠狠抓一些民夫,尤其是那些土著,都送过来修河,哪怕累死了,也不用在乎。

a a a a 赵祯听完,心里头砰砰乱跳,这小子是真敢说敢想敢干,虽然顶着仁慈爱民的名声,赵祯到底是个皇帝,对于那些土著,他还是下得去手的。

a a a a 与其让自己的百姓受苦,倒不如苦一苦外人……只是王宁安这小子胆子太大,想法太多,是该给他加上一道绳索了,不能由着性子胡来。

a a a a 赵祯想到这里,突然笑道“王卿,你还没定亲吧?”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