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出奇招,解钱荒(4更)(2 / 3)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4061 字 2020-05-25

晌还是一头雾水,可王宁安却是听得清楚了。

a a a a 由于朝廷缺少铜矿,又要铸钱,所以必须实行铜禁,保证有限的铜资源都用在铸币上面。可如此一来,又造成了铜器缺乏,价格越发离谱扭曲。

a a a a 别的都好说,梳妆用的铜镜,那是所有女人都离不开的东西。

a a a a 就像是后世要买房结婚一样,在大宋成亲,也离不开铜镜。而且大宋比起之前历代都富庶,铜器不再是高门大户的专属。刚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些素雅的铜镜,就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a a a a 老百姓的必需品,朝廷也离不开,有限的铜,要怎么分配,可就成了大问题。故此大宋的朝廷规定,铜镜必须有钱监生产,甚至规定了铜镜的大小,免得造成浪费。

a a a a 钱监要完成朝廷规定的铸币额度,偏偏铜料稀少,又有盘剥克扣,往往到手的铜料缺了一大截,不能不完成任务。

a a a a 逼迫之下,他们就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高价卖铜镜,赚到了钱之后,向民间收铜料,填补亏空。

a a a a 把这些缘由弄清楚之后,曹佾才恍然大悟,难怪之前有人说钱监会亏本呢!亏就亏在了进铜料这一块儿!

a a a a 有时候铜料的价钱非常昂贵,一斤铜料要十几贯钱,个别时候,甚至达到了20贯,算起来,他们做铜镜,也就是挣一个辛苦钱。

a a a a “你们也是笨,直接拿卖铜镜得来的铜钱充数就是了,还费劲买什么铜料?”

a a a a 杨陇生咧嘴苦笑,“国舅爷,朝廷要的是新钱,又严禁拿完好的铜钱重铸,我们也是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a a a a 王宁安仔细听着杨陇生的介绍,又亲自到钱监走了一圈,到了下午时分,才和曹佾坐着马车回城。

a a a a 路上曹佾就一直追问王宁安,“二郎,你还没说呢,要做什么生意?”

a a a a “铜镜。”王宁安干脆说道。

a a a a 曹佾又是一声怪叫,“姓王的,你不能这么耍人啊,我刚刚不是说了吗,你要拿铜镜赚钱?”

a a a a “错了,我是要赔钱!”

a a a a “怎么可能?铜镜那么贵,怎么会赔?”

a a a a 王宁安突然神秘一笑,“我准备贱卖铜镜,30贯一面,我只卖3贯,你觉得还有赚头儿吗?”

a a a a ……

a a a a 垂拱殿,王宁安考察之后,前来向赵祯汇报情况,他滔滔不断,把所见所闻,告诉了赵祯。

a a a a “微臣觉得有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想要启奏陛下。”

a a a a “讲。”

a a a a “市面上铜镜的价钱最便宜也有几十贯,铜器价格超乎寻常的高,远远超出了成本,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归根到底,在于两个字铜禁!”

a a a a 赵祯沉声道“铜禁措施历代皆有,我大宋也不例外,王卿如今找到了铜矿来源,或许铜禁可以逐步放松,但是不可以废止,不然会动摇国本的。”

a a a a 显然,赵祯还是很坚持铜禁的,哪怕有了铜矿多了,也不敢轻易放松。

a a a a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陛下,臣想请教,铜器价格高涨,会有什么危害?”

a a a a “王卿,显而易见,老百姓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非是朕不体恤民间疾苦,实在是钱荒缺铜啊!”

a a a a “臣以为还有更重要的危害!”王宁安一晃头,“陛下,铜器价格高,自然带来铜料价格高,铜料高,又造成铸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