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百亿富豪的梦(日更一万三,求订阅~)(3 / 4)

了尧光集团与翼望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至于具体的实施,则是会由周涛与岩温去操作。

结束会议后,岩温单独找到了吴见夜。

“哥,马栄成提议收购玉郎国际!”

马栄成是翼望集团旗下三苗漫画的主编,同时也是香江最知名的漫画作家之一,《风云》与《中华英雄》都是出自马栄成之笔。

香江最早的漫画界两大巨头,分别是黄玉朗与上官小宝。

而马栄成就是上官小宝的徒弟,上官小宝这个人就如同香江影坛的罗维,可以发现人才,但是留不住人才,87股灾的时候,上官小宝投资失败,需要出售自己的漫画公司补仓,当时翼望集团出手收购了上官小宝的漫画公司,随后更名三苗漫画,三苗漫画成立后,马栄成与牛佬被岩温留在了公司。

同时让马栄成成为了三苗漫画的主编。

至于牛佬,也是香江有名的漫画家,大家对他的作品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古惑仔》系列了。

而马栄成不仅在上官小宝的手底下做过,其实在黄玉朗的手底下也打工过,不过后来马栄成由于不满意黄玉朗的分成,所以提出来辞职,结果就被人砍了,差点伤了手筋无法画画。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黄玉朗做的这件事情,但是马栄成却一直把这件事情按在黄玉朗的身上。

所以两人一直都不和!

“玉郎国际现在什么情况?”吴见夜问道。

“黄玉朗快撑不住了。”随后岩温开始介绍玉郎国际的情况。

1986年8月,玉郎机构有限公司股票上市,黄玉朗拥有75股权,其余皆是按规定向公众发行的散股。黄玉朗自称身家24亿港元。

当时,美利坚《华尔街日报》载文介绍黄玉朗,称他为“画出彩虹”的亿万神童。

黄氏闻之惊喜若狂,一时不知身在何处,向员工自封起“玉郎大帝”来,整个集团是“玉郎帝国”,连印刷厂也冠之为帝国印刷厂。

玉郎大帝得道,众画师也扯其衫尾升天。黄玉朗在集团推行分红制,20位主笔,每人年收入不下200万港元。

当然,玉郎大帝的“恩赐”必有回报,众主笔殚精竭虑,使玉郎帝国更上一层天,银纸多得就像天上纷飞的云片。

上市那年,玉郎集团出版14种漫画书刊和一份《玉郎电视》的周刊,均在漫画市场独领风骚,年盈利4570万港元。

英文《南华早报》记者去玉郎集团采访,见院场停了一排保时捷豪华骄车,大为吃惊,在文中惊叹道“这是玉郎集团绘画员工成功的证明。”

玉郎股票在股市炙手可热,黄玉朗趁热打铁,借次年牛市,先后3次供股,集资45亿多港元。

玉郎大帝腰更粗了,每一项投资都是一大手笔。上市后,他摔出1300万港元,购入柴湾康民工业中心,作帝国印刷厂厂房。

1987年2月,斥资7000万港元,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苋手中,买下10层高的英皇道新闻大厦,作为玉郎集团的行政及制作总部。

3月,他斥资7700万港元收购天天报业7成股权、天天彩印的全部股权,接办消遣性的综合大报《天天日报》。

7月,他以2520万港元的价收购《清新周刊》,以930万港元收购《青春》杂志,发誓做胡苋一样威水的传媒大王。

黄玉朗不怕花钱,股市有的是花销不尽的钱。黄玉朗从他的同乡好友刘鸾雄那里,获得生财智慧,只需把粗粗的泵头往股市一探,就有源源不断的“水”泵进腰包。“供股、集资、花销,再供股、集资、花销……”这就是黄氏总结出的“新抽水机哲学”。

有这套理论打底,黄玉朗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