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a a a a “原来你的茶叶是江陵进的,我还以为是从江南进的呢。江陵好,江南的商贾太精明,省得把咱们的买卖学去了。”徐羡又对两个老卒道“陈叔、邓叔路上可要多多看顾郭掌柜,凡事多听他吩咐。”
a a a a “少郎君放心!他要是卷钱跑了,立马扭掉他的脑袋。”
a a a a 郭吉一缩脖子苦笑道“郭某在汴梁有家有业拖家带口,又能跑哪儿去,徐兄只管放心好了。”
a a a a 柴荣突然凑上来望着郭吉道“你可是庆瑞兄?好些年未见我差点没有认出来。”
a a a a 郭吉怔了怔而后激动拉住柴荣的手,“竟是伏英兄!你不是山西人吗?怎得跑来汴梁了,是过来做买卖了?”
a a a a 差点忘了柴荣从前也是个茶叶贩子,看着两人基情满满热络模样,徐羡觉得自一个头两个大,自己似乎挑了一个最不合适的合伙人。
a a a a 郭威可谓是从谏如流,自从听了冯道建议便想着如何给百姓减赋。案头的书册堆得小山一样高他也懒得看,让人将百姓的赋役及各种刻剥之法一条条的列出来,看着写满了的偌大一张纸他也是心惊。
a a a a “看来朕从前于民政只是蜻蜓点水而已,不曾想百姓负担如此之重,不是说石敬瑭在位时已是免了好些赋役吗?”
a a a a 在他下首端着茶碗坐着的是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文官,面庞微黑留一副山羊胡子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这人名叫魏仁浦小吏出身,在后晋和契丹间的战争爆发时,在河北结识郭威。
a a a a 郭威好招揽人才,见为魏仁浦博文强记、才思敏捷便将他收揽至麾下,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算是郭威最重要的幕僚心腹。
a a a a 郭威称帝,他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跃成为中书侍郎兼枢密承,虽然不是文官中最大的,可一定是最得郭威信任的。
a a a a “石敬瑭免一,石重贵加十,甚至直接派人到百姓家中劫掠。刘氏父子在位时,朝廷也是新立了不少的刻剥之法,就比如牛皮税实在严苛。”
a a a a “私藏一寸便要斩首自是严苛,可制作兵甲也少不了皮子,至于如何修改你斟酌一番再呈上来。”
a a a a “陛下想得周全,微臣出身贫苦亦知道百姓艰难,为百姓减负也不能伤了朝廷元气,不能操之过急。”
a a a a “嗯!”郭威点点头,“看一下条!”
a a a a 他刚一低头就见门外有一道阴影扫过,抬头就见在门外有一个身影不停徘徊,拨弄着射进屋里的绚烂阳光。
a a a a “这混账又发什么魔怔。”郭威重新低下头指了指那张纸,“这牛租又是个什么东西?官府租牛给老百姓了,哪来的这么多牛?”
a a a a 魏仁浦笑着“确实租了,不过是伪梁时租的,朱全忠曾率军征讨杨行密抢了十几万头牛来,尽数发给农人,每年只收少许的牛租。”
a a a a 只因着朱温篡唐自立,后来的四代都不承认朱梁政权的合法性,都是以伪梁称呼,再加上朱温杀儒、扒灰之类的丑事,他的名声当时比石敬瑭还臭。
a a a a 郭威呵呵的笑道“想不到啊想不到,朱全忠做过这样的事,莫不是后来的唐、晋、汉三朝还一直收着这牛租,这可不是他们的牛,再说那牛的骨头早该烂了吧。”
a a a a 魏仁浦笑道“可不是,牛租一直收到今日。当年租到牛的人家,怕是想不到下半辈子要为了死去的多年的牛付租子。”
a a a a “原是件好事却成了坏事,也怪那朱全忠小气若是直接送给百姓哪回有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