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里,看着身边还稚嫩的同学,然后摸摸的拿出书来开始早读。
也不知道是谁开始的,读着读者,就有人开始大声唱歌。唱的是nd的《海阔天空》,还有李克勤的《红日》。
很大气的歌。
同学们也很用力气去唱,不一会,班主任就过来了。
大家都以为班主任要骂人或者罚人了,但班主任没有,还笑着说,他也很喜欢着这些歌。唱得好了,还能去当歌星。不过
想唱歌可以,但不应该在上课还是早读的时候。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还举例说,不好好读书,连当歌星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现在香港的很多流行歌都是从日国的歌曲改编过来的。
“所以,同学们,好好读书吧。不要浪费了大好青春。”
“当然,如果你们想端着碗站在路边唱,那就不需要文化知识,跟着别人唱口水歌就能赚钱了。”班主任笑盈盈的站在讲台上,“如果再河东河西的桥头唱,或许我路过的时候还能捧场。”
底下的同学们一场哄笑,然后在班主任的带读下继续早读。
陈白羽喜欢班主任,她理想的班主任就是这样子的。不会因为学生做错事就揪住不放,辱骂或者惩罚,或者禁止。
也不会轻飘飘的说一堆没有隔靴挠痒的大道理。
早读结束,班主任站在教室里和大家聊天。
凌雯文是个活泼的人,笑着和班主任说,“吴老师,你今天很帅。”
“是吗?很多人都这样说。”
“吴老师,我们中秋节只放一天家,要不要组织大家去野炊?”
班主任顺势问起大家,知不知道哪来有风景优美适合野炊的地方,然后听着同学们自豪的夸赞起自己的家乡来。
陈白羽突然想到,班主任应该是用这种方式来安抚同学的想家情绪。离开家,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多少会有些陌生,有些拘谨。
但班主任用这样的办法,让大家融合起来。
说说笑笑,上课铃声响起。
至于野炊?
那是要筹备的。
至于筹备多久?
这是班主任说了算的。
这一节物理,陈白羽翻开书本。
想起上辈子的个位数物理成绩,眼里闪过蚊香圈,然后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努力一把,总分第一还是可能保住的。
梦想还是要的,万一见鬼了,也就实现了。
正式开学了,课程被排的满满的。
陈白羽和所有的同学一样,都有些忙。
忙着适应新学校,忙着认识新同学。
总的来说,陈白羽对市一中的初中部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有一两个奇葩,但总归是好同学多。
班主任好,同学善意,陈白羽觉得自己坚持来市读初中是正确的。
陈白羽因为年龄小,长得娇小,嘴巴甜,同学老师都情不自禁的就把她当孩子宠了。当然,宠爱的前提是她的成绩好。
市一中属于半封闭式学校,除办理了外宿的同学外,所有内宿的同学只有周末才能离开,其他时间离校必须请假。
持有请假条,校门口的门卫才会放行。
当然。
如果你能跳过2米高的铁护栏就另当别论。
1991年的9月3日。
陈白羽初中开学的第三天,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校播放了一整天的《国歌》,然后老师没有上课,给大家讲述抗战历史,讲述那些艰难的岁月。
校长还请来了老兵,全校所有的学生分班坐在操场上,听老兵‘讲故事’。老兵用沙哑沉重的声音很直白的描述战场的艰难和血腥。
说起因为抗战牺牲的战友,老兵泣不成声。
他们现在的和平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