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段氏林昭(3 / 4)

白银令 瘦生 4311 字 2020-08-11

段明满腹疑惑,反问“段氏‘金银冢’,你未曾听闻过嘛?”见廉衡一脸茫然,他呵呵失笑,“万卷屋狸叔——九宫门‘天机堂’坐镇副堂主,无所不知无有不晓,你在这王府地位既高,却居然一无所知。”不咸不淡的嘲笑,自然刺到了廉衡。

少年亦不咸不淡的自讽“人微言轻。所有人冲着的是我廉某残值,而非我这个人。”

冰冰冷冷的一句自讽,反而要比抱怨来得扎心。

早他一步来到瘦竹园、静居楼上的大人物,直接被钉在原地,面无表情。此刻,他宁愿听到廉衡嘲讽自己用人还疑有所保留,也不愿听到他自轻自贱。

段明“你尚有价值,而我,几乎已无存在的意义。以前所有人都想着杀我,正因为价值。而今,他们都懒得理我,我是生是死皆无所谓。”

“生死只攸关自己,兄长何必因旁人来判定己之死生。”

“说来容易,真当饱尝煎熬时,确时不如一死了之。”

“‘金银冢’,是什么?”廉衡打断他的哀伤。

“自太祖‘神圣文武帝’开始,至父皇‘正孝帝’,段氏皇朝历经二十八位君主,三百八十年历史,世代守护滇南,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无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滇南山高林密,烟瘴地广,却也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矿藏,自圣德帝开始,金脉银脉就收归国家统一开采,短短数年就积藏了数量庞大的金银。据说,这些金银,跟着圣德帝棺椁一同葬入苍山山脉中,只有袭位君主才知棺椁真正埋藏地。历代流传,至今。目的,是防王朝生变,用此金银,力挽狂澜救亡图存。”

段明一气呵成,眼里闪着精光,仿佛那座金银堆山的墓葬,就在他眼前了,复国希望就在他眼前了。

廉衡靖默良久,直击要害“兄长方才说‘据说’,那就是,有无,尚模棱两可?”

段明被他一句噎住,眼中精光一瞬幻灭却又强行点燃“肯定是有的。谁人不知,我云南矿藏丰富。父王袭位时,先帝已将秘密转手于他。”

两人对视一阵,段明双拳紧握、太阳穴凸起可见,这股子执傲也是没谁,不然他皇族出身自我金贵,又何以能在南蛮烟瘴林里打了长达十年的游击。

廉衡为他斟杯热茶,扶额凝思一阵,才满含善意却又十分决绝道“我希望兄长,能明白,父亲就是父亲,没有什么父皇。”

段明陡然愠怒“你这话什么意思?”

廉衡“小弟以为,段氏最后一位袭位的‘正孝帝’,您父亲,二十年前,也就是昌明七年,已被明皇赐名‘归仁’,官居雁门卫镇抚,臣属大明。既是臣,兄长岂能再称‘父王’。”

段明嚯然起身,金刚怒目“你是在讥讽我?还是在贬低?”

廉衡咬紧牙根,顾自静定“兄长是我唯一亲人,您觉得,我是为何?”

段明长出口气,怒意渐消,望着面色冷清的少年,既猜不透他是否真会帮他,以及如何看待他动机,亦猜不透他此时坐自己对面各种盘问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末了,拂袖而坐,道“臣属大明?臣属大明,是我段氏最大的错。”

廉衡深知了境阁虽为密地,但难保明胤不防着他,因而也不敢让这位不知自己真身的“亲舅舅”口出狂言,遭遇闪失,只好再加劝解“兄长莫嫌我啰嗦,或说话难听,只是,前袁君暗臣蔽,流毒百姓,天怒人怨,气数已尽。而你们既已归顺大明,何以又返归效忠前袁,抗拒明人统一,遭百姓谩骂?”

段明闻言激动“那明人就贤明进善了?他将我段氏斩尽杀绝,屠戮云南铁蹄踏尸,还妄图觊觎我段氏无尽金银,这算是仁义嘛?归仁,他赐名父王‘归仁’,我们是‘归’了,可他们有‘仁’嘛?没有!”

廉衡沉默了。“金银冢”在他心里已掀起巨浪。诡异的靖默后,他问

“兄长想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