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困兽犹斗(2 / 3)

白银令 瘦生 4088 字 2020-08-11

廉衡将事情在脑中迅速过了一遍。深知祸起杨鸿礼,然而那一瞬他更多的是伤怀。徘徊足有一刻,才随敖放进入厅房。

李四良正坐上位,与明镜司两金翼密聊正欢,听得禀报时,敖放已势不能挡闯了进来。敖放于两年前,武职升任京卫指挥使司镇抚,虽不过五品,但敖广泰山压顶,李四良纵然官大一级,也不敢轻易得罪,起身相迎。

敖放拂袖倨坐,质问“李大人何故,羁押小弟?”

李四良揣着明白装糊涂“敖大公子这叫什么话?”

敖放冷剑一般射他一眼,李四良油然发怵。

金翼不愿掺染是非,急欲告退,落座下首的廉衡却发声了“二位使司,且慢。”

众人这才注意到悄无声息的少年。

金翼成天到晚四处监察,自然知晓他是谁,可李四良不知,摸不清他底细又不敢率先示威,便问“不知阁下?”

廉衡垂着眼睑,兀自搓摩着拇指螺纹,轻轻缓缓道“都察院虽与刑部类似,但历来收押的罪犯,都是重量级朝廷命官,普通人可关不到这来。”少年顿了顿道,“李大人上任一月,不会连‘家规’都不知?”

李四良一惊,心说此二人虽属谤圣,但确为平明之身,收押此处身份委实不够。但他还是镇定回辩“《会典》明载‘都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本官既为人臣,听到馋陷君父的言论,自然要收监羁押。”

廉衡抓住话柄“百司,顾名思义,乃各职级官员司臣。难道在大人眼里,这‘百司’想解释为平民就是平民不成?”

李四良瞥眼金翼,按住惊慌,据理辩驳“弘文馆掌坛,受命于上,亦属朝廷命官。”

“您要这么自圆其说,也行。”少年软软一笑,再道,“不过据小民知,普通百姓,烧杀掳掠归刑部管;朝臣渎职者,都察院稽核;但谤君谤王者,由明镜司羁押教化。设若他三人当真污蔑圣躬,揭举可谓大功,大人率先此行,是意欲抢功了?”

“休得挑拨,大家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四良陡然一怕全身冷汗,再度瞥眼金翼。

金翼脸色果然一吊。他二人闻风而来,只想查探一番。被廉衡一撩,才觉李四良动机相当不纯。金翼虽受汪忠贤管理,实际上直接听命于谭宓及明皇,所以他们在明皇耳边吹风效用,令百官愈发畏惧。

廉衡抬眸,盯着李四良穷追“听说是弘文馆儒生匿名揭发,大人不若悬赏百金,并保他无恙,将其找来,人物物证当堂对峙,让明镜司两位使司也给甄判甄判?”

一名金翼跟道“李大人,我二人本就负责前来纠察此事,不若,将人证物证俱呈,让我们也看看大人是如何断案的。”

李四良揩把冷汗,油然吞吐,做贼心虚“这……这物证随时可观,但是人证,人证,举报人怕贼人报复,始终不肯透漏名讳,只肯说他是弘文馆儒生,只因亲眼瞧见二人聚写逆文,特来举报。他言之凿凿,本官才派便衣衙役去弘文馆翻找逆文,果然翻到。”言讫,他忙叫侍官将物证呈上。

一金翼接过逆信,观摩一刻,问“确实是二人笔迹嘛?”

李四良“本官捉他们回来时,亲自审问,他们也对此笔迹供认不讳。”

金翼看着两封手书,面色越发凝重,敖放情知不妙,放声道“字迹是他们的,但他们有说,是自己亲笔书写嘛?”

李四良沉默了。

敖、青二郎见此手书,两眼大瞪,他们既无法否认笔迹,但没写过就断不会承认,逼供都不行。

敖放“若非亲笔所书,那伪造也不无可能,大人可调查过?”

李四海巧言自辩“既是逆书,他们又岂肯供认。”

沉默在侧的廉衡,终再开口“敢问李大人,此物从何处翻出?”

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