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官和葫芦枣(3 / 3)

开水铺卖水,京城人叫井窝子。”

“咱们现住的这一带,都是达官贵人,并无人卖水。且家家的用水都大,周围的水窝子都被人包年了。”

“荣管家现找的这一家在三条街外,还得咱家的小厮自己去拉。”

闻言红枣不觉叹了口气。她知道京师雨水少,但没想到连日用水也这般紧俏。

想到“长安米贵白居不易”的笑话,红枣摇头京师的米贵不贵,她不知道,但买水这项开销却是省不了了!

真是省不了了?红枣沉思水是生命之源。人无水不能活,她家若一切的吃水都靠外送,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她家的日子是不是就过不下去了?

居安思危,红枣思一刻问道“显荣在京几个月就没想着叫人打井?”

这么大的一个宅子,红枣心说可打井的地方良多,不试试她可不甘心。

“一直在打,”碧苔告诉道“已经打了三个,但出的水都不好,还不如厨房这口。”

红枣一听就明白了自古“物以稀为贵”,但看这京师里井水能卖钱就知道甜水井稀罕,没准十不存一。

打井耗时,惟有慢慢实验,这事急不来。

点点头,红枣把这打井的事记在心里,然后又问水缸。

碧苔领红枣进了东厢房的北间,告诉道“太太,玉泉水都存在这间屋。堂屋和对面那间屋存的都是井水。”

红枣看屋内靠墙摆了有九口缸,只近门的一口缸前有水渍,立刻问道“家常用的只这一口?”

一米口的缸呆定装三百升水,如此加上厨房里的水缸,倒是大差不差。

“是!”碧苔答应道“其他八口家常用不上,都是为宴客做的预备。”

这正是红枣要问的。谢尚既然跟她提了上梁,她打现在起就要为宴客做足准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八口缸,红枣心算两吨多的水,都够宴请二十桌人了。

谢尚初来乍到,上梁请个十桌八桌的顶天了。

看来显荣已然为上梁提前做了准备。

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福叔能干,显荣肖父,倒是省了她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