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心腹干将(3 / 4)

穷神闯大唐 婉若青扬 4500 字 2021-09-04

事缓则圆。这句话,在方瑶这里,得到了最最完美的印证。

在金羽卫的强大战力打击下,杨金成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叛军,很快就溃了,散了。

那些满目疮痍的战乱的痕迹还没有完全的处理干净,尚未散尽血腥气的大成皇宫里头,开始又传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政令。

前太子谋反,乃是其贪恋权势受人蛊惑所致,祸不及家人。因其以一己之私害无数的无辜性命,其罪当诛。但念其父一再求情,着令杖责四十,流放岭南,终身不得回京。

所有在叛乱中不幸陨命的军士,一律由家属在领取一大笔抚恤金之后,领尸骨归家厚葬。

所有叛军,因缺乏是非判断识人不清,皆削去军藉,前往西北恳荒造田。

前国主的灵柩,将于三日后于皇家祖陵附近择地安葬,入土为安。

五日后,原皇后娘娘继任国主,继续的统领朝纲摄政监国。

这一条条政令,前面的几条,因其刚柔兼备软硬兼施,且受益者都数为广大民众,故而,所有人还是能够接受的。

至于最后一条么,许多人心里,多少还是犯起了嘀咕。

虽说这老国主不在了,这前太子被废了贬了,可这杨家宗亲里头,适龄青年还是很多嘀。

这看来看去轮来轮去,怎么样,也轮不到这前皇后娘娘出任国主呀。

她老人家,难道不该是即刻升级为太后,从此退休,在皇宫大院里头喝茶养花吗?怎就偏偏不服老,居然还亲自当起了国主来了呢?

这在历朝历代的历史里头,好像,也没这个先例呀。

只不过,在心里头嘀咕归嘀咕,可沒有人开口主动的说出这番话。

那些杨家宗亲刚刚经过打击,早已经吓破心胆不敢说话。至于那些王公大臣么,开玩笑,现放着那些金羽卫的明晃晃的刀枪杵在那儿呢,加上前皇后娘娘最近的一言不合就翻脸的小暴脾气,谁又会吃饱了撑的,往老虎嘴里伸头呢?!总之,只要自家利益不受损,谁爱当这个国主谁去当去,他们不予理会。

所以,在这些重要政令发布的最初,整个大成,都还是安安静静的,并不曾出现有任何的异动。

唯一的问题只是,朝庭需要拿出一大批的银子,来为这一系列的承诺安排买单。

关于这一点,方瑶倒不是特别的担心。

这么多年的苦心积累,这大成国的家底她是知道的,眼下的这么些开支,并不曾超出她的承受范围,她给得起。

只不过,在这样的多事之秋,百废待兴,她其实更需要的,是几个可以信得过的得力干将,帮助她把所有事都圆圆满满的做成。她虽然是那种实干派,可也不能样样都事必躬亲,那样的话,办事效率上不来不说,也会明里暗里的遭人笑话。

放眼这大成皇宫里头,积威之下,那些敬她怕她的人虽然多,可是,真正服她忠于她的人,却未必有多少了。

方瑶不傻,有些事,她是绝对不敢拿给有些人去做的。

是时候提拔出几个心腹干将了。

思前想后,方瑶想到了金钟意,那个一直还在藕香榭不停忙活着的金钟意。

对于金钟意,方瑶其实了解得不少,比一般人都要多。

至少她知道,此人乃是她很早就认识的一位老友之子,一位欠了她好大的一个人情的老友之子,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

而且,金钟意本人行事,也是让她特别特别的服气。

除去金钟意本身有着挺不错的武功才学之外,方瑶最欣赏的,还是金钟意从来到此间之后,都坚守着的那种看破不说破的态度。

说话人人都会说,可怎么说得恰到好处,则就是一种学问了,金钟意在这方面的学问无疑是不错。重要的是,金钟意乃是奉父命过来援助她的,一种回报性质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