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点了点头,看来梁弘文还有点分寸,没有把事情直接做绝了。
冯辰继续说道“山水名城这边的分包商是滨海二建,现场的负责人是项目经理靳越。御景河湾那边的分包商是通达建设,项目负责人名叫夏宏。这两家分包商都不是第一次跟咱们合作了。”
“眼下靳越就在工地上,我已经跟他简单沟通过了,但是没什么进展。御景河湾那边联系不上夏宏本人,现场主事的只有几个领队。”
“两处工地的媒体加在一起共有九家,都是咱们滨海本地的媒体,影响力不是很大。不过我觉得,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件事,会有更多的媒体闻讯赶过来!”
冯辰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些,介绍完便停了下来。
陆以轩问道“以你在现场的观察来看,罢工事件是工人们自发进行的,还是由分包商方面主导的?”
冯辰认真想了想,然后十分肯定地说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是由分包商主导的!现场的工人情绪都很稳定,面对媒体的采访,很多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几个工人回答得比较有条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事前安排好的。”
陆以轩又问道“咱们公司跟这两家分包商不是第一次合作,那么在之前的合作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
冯辰答道“工地上的事又多又杂,出现纠纷是正常的。能够顺顺利利把工程做完,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有过矛盾了?”
“是有过一些矛盾……不过在我看来都是些很小的矛盾,完全不值得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亮明车马地跟咱们对着干!”
冯辰不清楚内情,这么想也很正常。
陆以轩却是比他知道的稍微多一些。
这两家分包商之所以敢冒着失去天盛地产这个大主顾的风险,跟天盛地产对着干,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冯辰觉得不值一提的小矛盾,在别人眼中却未必如此。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有时候朋友间开了一个小玩笑,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开玩笑的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把人得罪透了。
天盛地产规模庞大,在天盛地产面前,两家分包商属于劣势的一方,所以很容易出现上面提到的那类情况。
试想一下,如果发生了那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纠纷,两家分包商怎么可能打得过天盛地产的法务部?
在天盛地产看来不值一提的小矛盾,却很有可能在两家分包商心里留下怨恨的种子。
其次,这两家明摆着不会白出力,想要说动他们冒险行动,梁弘文付出的代价不会小了。
再次,秦桧尚且还有几个朋友,何况是梁弘文了。
梁弘文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结交一两个遇事真能出力的朋友,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再开出诱人的条件,那么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如果有人提前得到了消息,愿意给这两家分包商兜底,那么他们罢起工来就更加没有压力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神龙集团就有很大的嫌疑。
总而言之,这两家分包商在组织罢工之前,一定是已经想好了后果,也有底气承担这个后果。
既然如此,陆以轩也就不需要跟他们客气了。
陆以轩对冯辰说道“你去找靳越,跟他再谈一次。直接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谈判,如果他还要坚持下去,让他后果自负!”
冯辰点头道“我这就去办!”
就在这时,陆以轩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拿出手机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
陆以轩想了想,最后还是接通了电话。
“你好。”
“你好!你好!呃,请问您是陆以轩先生吧?”
“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