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啊,人家关系多好啊!”陈老娘叹了口气:“你之前非要娶乡下的姑娘,我看你媳妇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听收音机,那整的就像是以前的大小姐一样,我看了能不焦急吗?”
“再说你们在外上班,我看她在家这么舒坦,心情能好吗?”
陈伟亭心里也是很郁闷,他之前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娘看儿媳妇这么不顺眼啊?
要是早知道,自己肯定加油添醋的把甄家有靠山的事情给老娘说。
他只能叹气:“娘,我又不是养不起我媳妇!”
陈老娘立马接口:“你们以后还有娃呢,现在养娃可不是容易的事,吃的穿的可要不少钱呢?”
再说甄家。
甄三妞也跟着一起送人出来,等人走了,就挽着嫂子的胳膊,人小鬼大的叹气:“等我以后找对象,我就找家里兄弟好几个的,这样长辈不喜欢我,我也能分家搬出来住。”
又看着自家二姐的脸色,低声道:“像二姐夫这样,家里是独子的,婆婆再难缠,这想分家也分不了。”
贾好好抬手就拍了三妞一下,无奈的道:“傻孩子,她这样也不能说是难缠,只是需要磨合而已。”
甄二妞也凑到贾好好的身边,不好意思的道:“嫂子,之前是我做的不够好,让你担心了。”
“说什么傻话,”贾好好顺势挽着她的胳膊:“看在你男人的份上,这样的婆婆也还是能将就一下的,你也看到了,只要你自己立起来,你婆婆就不会为难你。”
又感叹着说了一句大实话:“这世道,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当然,她也明白,陈老娘能对二妞这么热情,那也是因为严家人来的巧。
自家算是狐假虎威了一把。
…
时光飞逝,转眼就已经到了1977年5月。
南山坞这几年绝对是闷声发财,种的红枣每年都有额外的收入,养殖场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再加上每家每户还有种蒜黄的外快是一年到头不断的,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了点家底。
哪怕南山坞还算是山坳里,但是这几年大家家里几乎都是青砖瓦房和红砖房了。
贾好好也在镇上的公社等到了自己想要的好消息,因为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
要是不出意外,陈老他们估摸着也能重新回去了,还有自己的父母那边,估摸着也快能离开农场了。
她坐着拖拉机回去,就先找到甄大队长说了高考的事情。
甄大队长一脸疑惑的看着她问:“高考啥的?这和咱们也没啥关系吧?”
在他的印象里,村子里就是几个娃跟着陈老他们半工半读,估摸着只是初中水平吧?
“怎么会没关系!”贾好好恨不得摇晃着他几下:“十二个孩子都是自学了高中课程,我这边给他们申请一下,到时候就能安排中考和高考了。”
又很激动的道:“现在的政策是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等到录取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啥?还有这好事?”甄大队长听到了‘分配工作’就激动了:“那得让娃子们去试一试,要什么申请啥的,你都给他们弄好。”
贾好好点了点头,有点惋惜的道:“可惜卫红他们都调回去了,这一次是下乡的知青们也能去高考。”
不过她也就是这么一说,李卫红他们现在已经想法子有了工作,而且他们不看书本很多年了,就算是去考,也不一定考的上。
至于她自己,就算是有把握,也不大想去考。
毕竟现在家里不缺钱,再加上政策放宽了,很快就能允许大家做生意了,自己还不如做点小生意,安安心心的过悠闲自在的小日子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