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你陪我出去旅行。”
然后……张先生陷入了久久的沉默,显然觉得中了我的套路。终于,他叹了口气,我心中窃喜,大功告成。
自从决定一同出门旅行,张先生表现的比我还要积极,主动调整了休息,主动开始研究攻略,就连外出的行礼清单都列了长长一串,虽然后来几经证实,这些清单上面的东西都没多大用处。我其实有点好奇张先生的转变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又不敢问,这样敏感的时候,任何有可能降低我们的旅行幸福指数的话题都不宜出现。
我们开始确定目的地,在我的强烈推荐下,我们最终决定去——上海。选上海基于几点考虑,首先是我已经去过了,其次是因为我们不想走的太远,担心把仅有的时间都浪费在路程上了,再者,我们都向往大城市,于是上海这个名字便顺理成章的浮出了水面。
结果还是出了小插曲,看机票的时候,去往上海的机票贵的让人眉头一紧,这时候我便想到了我之前的曲线救国政策——这词用的似乎不大对——总之我们打算选一个城市直飞,然后再高铁去往上海。对比了一圈之后,最终我们选定了南京。
我对南京是带着定义,带着人设来看的,六朝古都,历史厚重,不知怎么的我竟然还有点紧张,就像是小战士忽然得知要接受首长的检阅似的。我把攻略改了又改,结果最后全然没有用上,因为那些说的出名的景点总是人满为患,人多的时候,甚至一票难求。
我正一筹莫展,反倒是张先生安慰我,“不过是两三天的行程,咱们走到哪儿算哪儿呗。”
我心中又是一阵窃喜,为什么呢?您发现了么?张先生已经不像刚开始时那样,对旅行这件事儿充满了抵触。我敢说,这趟南京之旅,会让张先生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一次巨大的转变,不信,您往后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