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海镇是个大镇子,光主街道就有两条,街道两旁都是国营的商铺,清一色的红砖房,有供销社、五金商店、药店、饭店、旅店、粮店等等,每个铺子上都挂着一本正经的牌匾和很有年代特色的口号标语。
比如供销社上面,就贴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红纸黑字,可能是日子久远,红纸已经褪色了,还有的地方被风刮坏了,呼呼哒哒的贴在供销社的窗户上,跟个招魂幡似的。
韩明秀先去了粮店儿,粮店跟供销社啥的差不多,一溜五间土胚屋,上面还写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子粮食发霉的味道,屋里青砖铺地,里面的粮食倒是很多,一袋一袋的粮食把屋子堆得满满的,还有好几个一米高的大桶摆在门口儿处,应该就是装豆油的。
打量了一番后,在柜台处看到了几个正坐在一起嗑瓜子唠嗑的工作人员,韩明秀走过去,拿出她那三张珍贵的油票,打算把她的那三斤豆油给领了。
其中一个卷毛小胡子的工作人员接过韩明秀的票儿后,哼哈的说,“豆油两毛五一斤,三斤豆油七毛五分钱。”
韩明秀这才知道,光有票还不行,还得交钱啊,原来她还以为只要有这油票,到这儿了就能直接拿油票就能换三斤豆油呢。
看来是她想多了!
她拿出自己那卷子钱,从里面数出七毛五,递给了卷毛小胡子。
卷毛小胡子数了后,收好后,弯腰从柜台底下拿出个漏斗和一个油葫芦瓢,懒洋洋的走到一个大油桶前,拧开油桶。
韩明秀急忙把自己的油瓶子递了过去。
那葫芦瓢是一斤装的,每一瓢油都代表一斤。
小胡子给她打油的时候很气人,他拿着瓢往漏斗里倒油的时候,那瓢里的油还没滴尽呢,他就又是开始舀第二瓢了,把韩明秀心疼的肝儿直颤。
要知道,她一年才只有三斤油啊,就他这种打法,三斤油至少得少给她半两,而那半两油最后也肯定是落到他们这些工作人员的手里了!
哎,真气人啊!
打完油,韩明秀把油瓶子放回到背篓里,顺便儿收进了空间,随后背着背篓去了供销社。
这个时代的供销社,就相当于现代的超市,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毛巾手帕、书本文具、搪瓷铝制品、糕点烟酒和副食杂货等等。
韩明秀一进去,就直奔们卖塑料布的地方,向售货员询问起来。
塑料布的价格倒是不贵,一米只要四毛五分钱,还不要票。韩明秀一听,立刻买了十米塑料布,打算回家后把家里所有的窗户都订上,省得往屋里灌风。
买完塑料布,她又去买布,买了三尺白棉布,二斤棉花,花了她五尺的布票和二块二毛钱,把东西收好后,她就在供销社里转悠起来。
供销社不大,营业的面积大约八十平米大小,韩明秀不大一会儿就把供销社里的东西都给看遍儿了。
这里面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要票儿的,比如布匹、棉花、糖、酒、烟等等,都需要有票才能购买。
但是也有不要票的,比如火柴、牙膏、牙刷、本儿、笔,雪花膏和蛤蜊油等等,韩明秀又买了一包蜡烛,一包火柴和一些留着订窗户的小钉子。
买完东西,她没急着走,坐在供销社的炉子旁蹭了一会儿热乎气,权当是歇脚了。
眼看着已经过了晌午,她把空间里的地瓜拿出来当午饭吃了,早上把地瓜土豆收进去时还是热乎的,现在还保持着那个温度。
热乎乎的地瓜吃到肚子里,格外的舒服,吃饱了,她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才背起背篓往家走……
“啧啧,想不到这个小丫头还挺有钱的,一下子花了十来块钱,眼儿都没眨巴一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