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菜。要不然太夫人会生气的。
这倒不是给姬清慈面子,这是给太夫人迫于太夫人的威势。
看着国公夫人把青笋吃进了肚里,反而显出了路可儿的多事和讪讪,路可儿心里腾起一股火,
本来自己要下的是大表嫂的脸,没想到结局成了这样,她反倒成了那个最下不来台的。
不过路可儿倒也是个机灵了,毕竟在来京城之前,她就一直和家里的那些个庶女姨娘斗争,心眼倒是长了不少,说话办事也还是很灵活的。
最主要的是她的脸皮也够厚,她笑着说“看样子可儿的见识确实少了一些,既然大表嫂说这个菜好,那我也多吃些个。”
然后她就也用筷子夹起青笋放到自己嘴里吃下去。
没办法,太夫人都这样说了,她也不得不去捧太夫人的场。
可是捧太夫人的场,实际上就是在捧姬清慈的场。
尽管路要儿的心里有一千人个不愿意,她也不得不这样做。
毕竟太夫人才是这府里的老祖宗。
吃完后她又给姜姨妈也夹了些放进她的碗里说“娘也吃些吧。”
姜姨妈自然明白自家女儿的意思,于是也笑呵呵地吃了。
只一会的功夫,桌子上的这道青笋,你夹一筷子,我夹一筷子,很快就见了底。
太夫人的眼睛看了一眼表姑娘,见她的脸上仍然是甜甜的笑容,就好像刚才的事情从来就没发生过一样。老人家的眉头不经意地就锁了一下。
从这个表姑娘一进府,她就本能地不喜欢这孩子。
表姑娘路可儿和她的母亲姜夫人是一个月前到国公府的。
国公夫人的父亲原本是礼部尚书,在京城里也是数得着的大户人家。
姜姨妈在做姑娘时,有一次和小姐们水上游船,竟然不小心落了水,紧急之下,却被当时一个也在船上的江南举子救了上来。
无奈之下老尚书只好把这个二女儿嫁给了这位姓路的举子。
后来路举人也不错,考上了进士,又在老尚书的帮助下当上了江南一个小县城的县令。
几年下来,竟然也爱民如子,政绩不凡,后来又升到了定州知府。
本来老尚书想着等他任期满后,就把这个女婿调回来在京城里任个职,这样就能时时地看到二女儿了。
可是不曾想还没等到女婿任期满,一场大病就夺去了老尚书的生命。
这姜姨妈这些年来一直跟着丈夫在外边任职。
夫妻两人感情刚开始时也很好,毕竟姜夫人生得好,家世又好,路大人自然很看重她。
所以姜夫人那几年过得日子也滋润得很。
可是这姜夫人就有一样十分地不称心,那就是她一直就没有生出来一个儿子,膝下只有路可儿这一个女儿。
古代都讲究子嗣传承,她自己生不出儿子,也只能看着丈夫往家里抬小妾,养姨娘,看着一个个庶子庶女出生。
后来姜姨妈就开始在府里敛财,也吃别人的贿赂。
路大人发现后,慢慢地夫妻感情失和。路大人去她屋里过夜的时侯也基本上没有了。
她天天看着那些个姨娘庶子庶女们就气得乌眼青。
当然她也曾下手害过姨娘肚子里的孩子。
而路大人本身就是个地方官,天天在衙门里判案子,对于自家夫人那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自然一查就知晓。
再加上后来那一直提携自己的老丈人也已经去世了。因而也就越发地不待见自己的这位夫人。
姜夫人想到自家男人对自己的冷落,又看到出落得如一朵花一样的女儿。
她把心一横,就带着自家的女儿进了了京城。
她不要让她的女儿再嫁到江南,那里没有自家的依仗,自家的女儿人品出众,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