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九十年代好时机(3 / 4)

至于能不能实现湿法蚀刻技术,何时成功,没有人知道。

但是,沈度不成功的话,这世上也就不存在这一技术。

换言之,被光刻机制约不会发生在沈度身上。

不考虑最上游技术,往下延伸的话,沈度希望尽量多的掌握高端技术。

日国之所以错过信息时代,也恰恰是米国打压所造成的。

沈度很清楚,接下来几年,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这将是电子行业黄金时段。

一旦企业效益好了,如内存等关键门类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想收购也很难物色合适的企业。

“属下明白了,务必拿下该企业。”

约瑟夫也不过是打预防针,万一预算超支,怕不好交代。

“另一件事,并购部已经完成对湾岛企业国光电子制造的收购。其实,类似这种小型制造企业,在东南亚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很大。选择这家小企业,主要因素在于,便于完善北方制造集团上下游产业链,属于专家组指定要完成的任务。”

北方制造集团内部有一个专家组,他们对北方制造集团的整个产业链做出了规划,并下达给并购部所需要的并购明细。

国光电子制造是一家芯片制造企业,也是北方制造集团计划好的目标之一。

道理很简单,假设沈度这边有能力进行芯片设计,若没有制造企业,还是受制于人。

沈度反复强调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性,也是专家组首要完成的任务。

呵呵,一家企业就想完善整个产业链,是不是有点儿痴心妄想?

是不是痴心妄想不清楚,反正沈度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根本不考虑花多少钱。

用沈度的话说,钱的事,我来解决,剩下的事情交给你们,用钱给我砸出一个完整产业链。

“非常好,并购部要继续努力,在今明两年完成主要收购项目。”

沈度为何急不可耐?

因为现在是一个时间空档,必须尽快完成他的布局。

沈度不缺钱,缺的是制造技术、专利。

九十年代啊,多好的机会。

虽说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大爆炸才刚刚加速,距离高潮还有一段时间,此时下手,恰好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一段时间里,随着新生产线上马,紧俏的手机产品也有所改善。

从国内市场上看,爱立信产品几乎被排挤出去,北方制造集团一家独大。在低价战略下,可谓寸草不生,除非赔本赚吆喝。

即便是国际市场也没有爱立信的生存空间。

不得已之下,爱立信产品降价五百元,企图挽回市场地位。

但是,没有鸟用,产品外观、内部配置不占优势,价格还比别人高,消费者凭什么选择他们的产品?

至于计算机产品,北方制造集团也是攻势凌厉。

至少在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哪怕是北美市场,尽管北方制造集团故意限制出货数量,那也是供不应求。

如果真的敞开供应,估计也没有别人的活路。

沈度不想过早刺激美国人,温水煮青蛙,慢慢来吧。

低价格销售也是一种战略,迫使对手没有活路,不也是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嘛。

如果沈度采取高价位战略,短期内他可以赚很多钱。

同样,ib、英特尔也会活得很舒服,这不符合沈度的长期战略。

沈度心里清楚,人工成本低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国人收入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长,必须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机,达到某种目的。

如果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低成本就是核武器,让敌人没有活路。

而北方制造集团达到满产阶段,也就是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