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彀用手挡着脸颊,看一眼缑鞲鞴,眼神中露出刚毅。他不假思索的对着缑鞲鞴说“没有其它选择,我们不能将老人孩子甩在半路上自己苟且偷生,马帮人没有这样的规矩。只要我们五个人中有一个活着,就有义务将他们带出去。快去想办法应付突发情况吧,总是向我汇报当我神仙呐。”听语气,仿佛李彀对缑鞲鞴心怀不满。其实不然,李彀何曾不是和缑鞲鞴一样想法。只是跑马帮人同生死共患难的道义之举,迫使他下不了这样的决心。是人,都得怕死,可总得恪守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道德于良知吧 。
江湖道义,迫使李彀选择于西羌人共克难关。他没有指出缑鞲鞴的想法有悖马帮宗旨,而是使劲挥一下手里马鞭,双脚一蹬“驾”一声,策马前行。
缑鞲鞴,认为自己苦口婆心李彀却忠言逆耳,对他的好言相劝不屑一顾。碰了一鼻子灰的他,坐在马背上站在原地耸耸肩。露出一副煞是无奈的表情“嘿”吐出一个字央央不快。对着远去的李彀背影大声说道“大哥啊,你可知道所有人按照目前的速度行走,马帮定会随西羌人一起葬身大漠不是没有可能。”尽管他知道李彀这一会已经走远,可他还是摇摇头“唉,但愿我的判断失误,傍晚时分不会有沙尘暴出现。”说完,看着从自己马下路过的人群,免不了唉声叹气!他知道,无论自己巧舌如簧,想改变李彀老大做出来的决定,那肯定比登天还难。
此时的李彀,正在为走不出大漠绞尽脑汁。沙尘暴来临的前奏,他不需要缑鞲鞴提醒,早在他意料之中。只是让年轻人先走,意图躲过风口浪尖,保存实力。等沙尘暴过后,再返回找西羌人。一旦做出这样的的举动,在老人们心目中肯定会认为马帮人的残忍。尽管,老人们表示不愿意拖累年轻人。
人活着,要有人佩服,而不是给人一个吐弃你的理由。邪恶于善良,一念之间!宁愿于西羌人同生死共患难,哪怕搭上自己性命也坚守当初决定带着他们一起走的初衷,不离不弃。这一点李彀在做出带走西羌人决定的那一刻,早有定夺。谁的命都是命,黄泉路上无老少,越是老人小孩越不能落下。有年轻力壮的人做后盾,所有人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当然,缑鞲鞴的想法也并非只为自己人考虑。不想让榆树沟的弟兄们和来自西羌的年轻力壮的人做陪葬,给予年轻人生的希望,不无道理。凭他们的实力天黑之前走出大漠,轻而易举。无畏的做别人的殉葬品,的确没有必要。优选法告诉我们,在遭遇生死存亡决策的一刹那,必须从最有利的角度出发,不能说是自私自利。而是顾全大局,末位淘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后者无可厚非。
反过来想,西羌人也并非一无是处。拖家带娟行动缓慢是不争的事实,可人家携带食物充足,加之有这么多牲畜,风沙一过,只要不迷失方向,不愁走不出卡西嫠。在李彀心里,不是没有最坏打算。眼看着风越刮越大,扬起的沙尘弥漫在空气中越来越浓。只要一张嘴,风沙随之而来。每一个人的嘴里,只要一咬牙,便听到咯吱咯吱声响。
关键时刻,李彀翻身下马,他迅速从马背上取出绳索。一头拴住自己,一头交由紧跟在他身后的人,当机立断“大叔,请按照我说的吩咐后边的人一个不落下的去做。将所有人拴在一根绳索,记住,一定要拴紧每一个人,大家往后传,要快”
“年轻人,出什么事了,为何非得将所有人用绳子串连起来,这样不便于大家行走吧?”构大爷对李彀突然间的举动,表示不理解。不放心的跑过来问,倒不是为自己担惊受怕。作为西羌人的代表,构大爷讲话举足轻重。于马帮素不相识,他不得不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责到底。对以李彀为首的榆树沟后生们,不得不心怀戒备。那年头,歹人横行霸道,过来之人谁不知道人心险恶。
李彀知道大爷担心什么,他惭愧一笑,顿感自己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