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七夕花灯会(2)(1 / 2)

阿齐端着热乎乎的蟹黄豆腐回来,宣王摘下面具尝时,嘴角却不经意笑了。阿齐问他,这豆腐真有这么新奇好吃吗?宣王望着刚才她离去的方向“是挺新奇,本王头一次在京中见到这样活泼明媚的。”

阿齐抓了抓头发,王爷是不是等太久饿昏了,豆腐能多活泼?又提醒他快些吃完进宫了,今日皇上皇后特意叮嘱他一定要赴宴,现在恐怕已经迟了,再不走皇上恐会怪罪。

宣王无奈的摇摇头,说是赴宴一叙兄弟情,实则是给他选王妃呢。去年和前年没成,今年还来,他都不敢出现在高门贵女多的地方了。不过宣王年已十八,像他这般年纪还没有家室的皇子的确少见,难怪宁太妃和太后操心,年年提醒皇上替他留意着。

晚宴都进行一大半了,宣王才出现,笑着自罚一杯后皇上才准他落座了。夏悠然焦急地等了一晚上,宣王不来她便不出场表演,只以有些吃醉了酒为由推脱,攥着新衣裳一直望着殿门口。

堂上有歌舞时,宣王也兴致寥寥,或品酒交谈,或与皇兄叙旧,俨然不近女色的样子。夏悠然心中欢喜他眼里没有其他女子,等另一位小姐下场后,夏夫人起身向太后娘娘请安,言小女最近悉心排了一支舞,以此祝太后娘娘凤体安康。

太后娘娘想起开宴前,夏夫人所托之事,连连点头“好啊,哀家也想看看悠然舞技可有长进。可独舞有些空旷了,煜儿,不如你持剑为悠然伴舞一曲如何?”

夏悠然羞怯地垂下头,紧张地攥着衣裙,不知宣王是否会应允。皇上与太后母子心意相通,见宣王面有婉拒之意,也做起月老“六弟,你难得入宫一次,皇额娘想看,你就莫推辞了。”

“既然太后与皇兄都想看,那臣弟便献丑了。夏姑娘,请。”

夏悠然深呼吸了几下,小心提起裙摆走上堂,朝乐师点点头后,乐师开始奏“凤求凰”。有凤来仪,非吾不栖。她往两边用力挥手,水袖从宽敞的袖袍中跃出,随着她的转动摇曳生姿,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足下轻巧飘逸,踏上一处后很快电气,行走仿佛九天仙女足不沾地。

宣王手中剑跟着夏悠然水袖舞过的路径,一个柔美一个刚毅,舞与曲匹配极了,在场众人都悄声赞叹二人佳偶天成。

一舞毕后,许多人还沉浸在方才的场景里愣了神,直到二人向皇上行礼才回过神来,喝彩声不绝于耳。

太后袖口掩嘴轻咳了一下,皇上会意地放下酒杯,替二人鼓掌,又道“朕记得,夏姑娘自小便跟六弟熟识,常一起玩耍吧?”

夏悠然知道是母亲向太后禀明了自己的心意,万分感激,可宣王只是淡淡的回“小时的事情,臣弟已经记不大清了。”

皇上没想到他当众将界限划得这么直接,也不担心夏悠然尴尬,一时间不知怎么开口赐婚,望了眼太后,太后心疼夏悠然,璟煜这孩子也太不怜香惜玉了。

定国公当年在叛乱中有大功,且平叛后并不在京中贪图享乐,而是马不停蹄的赴往边塞镇守。太后深佩定国公大义,因此对年幼留京的裴若兰多有照拂,时常召她进宫留宿,亲自教导。夏悠然便如同太后的外孙女一样,自是不想看她受委屈。

太后本以为夏悠然会气恼地离去,没想到她狠了狠心,坚定地回皇上话“宣王殿下事务繁多自然不记得,但小女却对宣王殿下的英勇正直印象深刻。”声音由于紧张还带着些颤抖,再说下去恐怕就是表明心迹了。

皇上太后都等着她开口呢,宣王却及时打断了“多谢夏姑娘赞许,本王只是闲人一个,并无事务,不记得便是不记得。皇兄,臣弟出门时,母妃叮嘱要带些明月楼的吃食回去。如今明月楼快打烊了,臣弟还得赶紧去买。不能陪太后和皇兄皇嫂叙旧了,见谅。”

“六弟你。”皇上刚要制止,太后无奈地发话“罢了,他对宁太妃一片孝心,让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