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避难所·心中的火焰(5 / 7)

它保存的还相对完好,看上去并没有受到损坏。

路明非先是小心翼翼的走过去,用手捏住了那被冰块给冻住的门把手,用力掰了两下,发现这门就像是锁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用脚踹或者是要不要用肩膀撞的时候,旁边的绘梨衣轻轻的拽了拽他的袖子。

“怎么了?”

路明非有些迟疑的看向身旁的绘梨衣。

女孩露出了一丝莫名的表情,接着走上前,用手握住门把手,然后向外猛地一拉。

吱啦一声。

门开了。

原来这门并不是往里推的,而是往外拉的!

路明非的表情顿时就变得僵硬起来,不过已经习惯了丢脸的他对此也并不是特别在意,只是有些羞耻的笑了两声,便主动走了进去。

刚走进这个房间,路明非就吃了一惊。

比起刚才那个办公室和实验室里破败血腥阴森的场面,这栋屋子里的场景则完全相反。

如果说刚才的场面像是地狱的话,那么这栋屋子里的情景简直就是天堂!

在这个房间里面正中间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原木桌子,旁边是一张淡黄色外皮的沙发,沙发的两侧还摆放着几张椅子。

在最靠近左手边面朝太阳的方向有一扇加厚玻璃制成的窗户,这窗户面积很大,几乎有些像是落地窗。明亮的光芒透过窗户照进房间,让一切都显得亮堂堂的。

如果硬要形容的话,这里有些像是家里的客厅,而在客厅的最右边角落还摆放着一张折叠床,折叠床的旁边是一个双人床,当然这个双人床是上下铺和用铁架搭起来的,床边是另一扇门,在最里面的拐角处,还有一个旋转向上的铁制楼梯。

单单从外表来看这栋小楼内的装饰风格和家居风格,很明显,这里是专门用来给科考队员们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这里更有家的感觉。

墙壁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画报。里面有前苏联风格的,还有一些欧美印象派画家的特殊风格,甚至还有几张电影海报。海报上的文字有英语,有俄语,有法语,甚至还有日语。不过较为遗憾的是,路明非并没有在其中找到应有汉字的画报或者是海报。这就说明这座科考站原本的主人似乎和中国科考站并没有太多交流。

顺着那旋转的铁质楼梯走上二楼,上面是一个类似于阁楼一样的平台,面积和一楼一样,但没有任何家具。同样是明亮的窗户加厚玻璃抵挡住了严寒和风雪。这里看上去有点像是一座简易的瞭望台,从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广阔内陆,还有更远处那青黑色的群山。

走下楼梯,在客厅旁边的里屋,路明非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简单的小厨房外加储物室,有放置着天然气灶和煤油炉子,还有大量的货架。货架上放置了很多罐头和塑料包装食品。看文字基本都是俄文或者英文。应该是塑料饼干,牛肉干和午餐肉之类的罐头。这些食物数量非常多,路明非简单数了数,确定这些食物足够他和绘梨衣吃将近一个月。

当然这也是依赖于南极内陆科考站特殊的环境,因为这里的交通不便,气候特殊,很多时候一场暴风雪就能够将科考队员们困在站区里,让这里变成一座冰冷的铁棺材。

所以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科考站内部通常都会一次性储存大量的食品和物资,即使他们吃不完,有时候也可以给过路的旅客或者是其他科考站用来应急。

毕竟食物和水这种东西多了没关系,但少了可就真要命。

当然因为时间久远的关系,这些罐头和包装食品大多数都已经过期了。但是过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吃,这里的温度相当低,几乎就是冷冻的温度,所以路明非相信这些食物大多数应该还是可以食用的。相比起被活生生的饿死,有这么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