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阿玉甚至隐隐感觉,陆俊心中其实是希望印度变好的,虽然经常开一些恶劣的玩笑,但他和那些来到这里后只会嘲讽和辱骂的西方白人明显不同。
“陆俊,你……”这次阿玉直接连先生都不叫了,对他亲近了一些,“你希望我们变好吗?”
陆俊瞥了她一眼:“为什么不呢?在布拉里镇的时候我就在想,有人住在舒适温暖的别墅里的时候,却也有人在街上吹着风露宿街头,甚至连明天吃什么都没法保证,如果人人都能住上好房子,享受好的教育,女人走在街上不用担心受到侵害,这不是很好吗?”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陆俊的母亲信仰佛教,而佛教又和印度教的联系紧密,譬如之前杜萨那将陆俊称为‘因陀罗转世身’,这一点让陆俊很有感触。
因陀罗,又称帝释天,司职雷电与战斗,本为印度古老文献《梨俱吠陀》中的主神,后成为佛教中的护法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主。
可以说,佛教与印度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和印度教也有着譬如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等等相同的核心教义,虽然在种姓制度方面有着明显差别:
佛教认为万法皆空、众生平等,而印度教则认为众生根据其与梵的距离成为一个有等级的序列,不同种姓的人应该恪守职责、安分守己,等待来世获得解脱或提升。
陆俊本人虽然是无神论者,但自小就受到母亲的影响,因此对于佛教有着本能的亲切感。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陆俊的父亲陆天宇却信仰道教,同时也尊崇孔夫子……所以最终便形成了陆俊这种什么都信,但什么也都不信的大杂烩性格。
大概是爱屋及乌的原因,所以陆俊对于印度教和佛教的起源地有着一定的好感。
虽然他在某些地方确实看不起‘三哥’,但他对具体的人却没有任何恶感,譬如来到德里后遇到的这些人:奇兰、罗摩、阿普、拉姆、伊森·弗莱、皮耶尔、阿玉、塞特娅、觉法。
他对他们并没有恶意,相反还有些好感,甚至和奇兰是好朋友。
他看得出阿玉和觉法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好,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仇恨那个坏事做尽却没受到相应惩罚的下等马……不对,夏尔马。
从这个角度来说,陆俊是愿意尊重他们所有人的。
或许是察觉到了陆俊话中的真诚,阿玉和觉法都沉默了下来。
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到两人似乎都在默默思索着什么,陆俊也难得清闲,干脆闭上眼睛,休息一下。
但很快,安静就被打破。
只听旁边的阿玉惊呼出声:“梵天在上,那是什么东西?”
闻言,陆俊睁开眼睛,透过车窗向外看去。
此时他们已经接近布拉里镇。
然而与来时不同,肉眼可见的在布拉里镇的中间位置,出现了一株巨大的榕树。
即使距离还有几公里,陆俊也能清晰地看到它那巨大的树冠,如同树立起来的电视塔一般,高出小镇上的所有建筑,颇有种鹤立鸡群的味道。
然而,再看时,那榕树却又消失不见,仿佛刚才看到的只是幻影。
然而,从觉法和阿玉的表情上却能判断出,他刚才看到的东西,他们也看到了。
“怎么会这样?”陆俊也被吓了一跳。
突然出现又消失的幻象……这让他想起在尼伯龙根里见到的恐怖场景。
可他明明在布拉里镇调查过,当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现在……
道路到了这里,也被‘毗湿奴’的调查官们阻断。
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进出布拉里镇的道路全部被封锁。
表情严肃、身穿黑色西装的男人整齐地站在道路两侧,帮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