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惠施使齐(3 / 3)

,倒是确实让魏国找到了击退六国军队的办法。

此后,魏王又招来公孙衍与庞涓,向二人道出了惠施的主张。

公孙衍记恨秦国与少梁,对齐国倒没什么恨意,在权衡利弊后,也赞同了惠施的主张。

相比之下,庞涓则倾向于找齐国一雪前耻。

不过他终归是理智的人,知道魏国无力同时与秦、齐、楚三方开战,因此也勉强认可了惠施的主张。

见此,魏王对惠施道:“惠施,你可愿为使者,赴齐国代寡人与齐国和谈?”

惠施大喜过望,欣然答应。

当日,惠施带着瑕阳君的若干随从,冒着风雪坐船前往齐国,座船顺流而下,不出六日,他这一行人便抵达了齐国的都城临淄,见到了齐侯。

见到齐侯后,惠施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展开劝说:“秦国乃虎狼之国,若非我魏国将其挡在西面,一旦他攻入中原,必定会掀起一番灾祸,齐侯何必要为了秦国而削弱魏国呢?”

说着,他又隐隐暗示魏国愿意尊齐国为东方的霸主,这让齐侯怦然心动。

但由于魏王并未明确答应尊齐国为东方霸主,齐侯也未答应惠施。

于是惠施便用瑕阳君资助的钱,重金买通齐国相邦邹忌府上的仆从,见到了邹忌,叙说魏、齐两国和睦一事,顺便离间邹忌与田忌,毕竟众所周知,邹忌与田忌或有不和,尤其是在之前是否出兵支援赵国且对魏国动武这件事上,二人产生了矛盾。

再加上惠施暗示魏国愿意尊齐国为东方霸主,邹忌思忖再三,决定帮助惠施劝说齐王。

在邹忌的劝说下,齐王中原答应先让田忌撤兵,至于田朌的军队,则暂时不退,显然齐王也想趁此机会看看魏国是否还有作为霸主的实力。

但即便如此,惠施出使齐国的目的也达到了。

十二月,待惠施派人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大梁,魏王大为欣喜,当即吩咐庞涓、孙河、瑕阳君几人积极备战,同时又向韩国求援,待年后先发兵睢县,击破齐、楚、宋、卫四国的联军,转而再赶赴河西战场,迎战秦军与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