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很喜欢港乐,四大天王啊什么的,现在嘛,我只喜欢周董的那些歌曲,方杰的几首歌也不错……”
印度路人:“华国影视剧?没听说,这方面我们宝莱坞起码领先华国二十年吧……”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2010年了,可除了上面这些八九十年代的文化产品他们还有印象,华国这边真正出圈的就只有周董和半个方杰了。
难怪《舞林宗师》播出之前,网上有媒体调侃,说在东南亚地区,周董目前正在以一己之力硬抗整个韩流。
可惜,如果在东南亚以外的地区采访,连周董是谁他们都不知道,老外们可能就只能报出2、3个人的名字:成龙、李小龙,最多再加个方杰。
所以由此可见,文化影响力方面,已经式微到了什么程度。
不过,方杰对媒体这些危言耸听的观点,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至少,他并不觉得国家层面没有出力,其他的不说,只举一个例子:每年华国春节、春晚,就是一次对全世界的大型文化输出!
老外们或许不怎么了解华国,但一定听说过华国的春节,说不定也看过春晚视频,甚至每年还跟着凑热闹举办各种节日活动,就像华国这边虽然不一定了解花旗国的文化,可年轻人也把圣诞节当成了比较重要的节日来过。
国家层面有国家层面的排面,做的都是大事和大势,很多文化交流比较高端,普通民众并不觉得罢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情不同,华国不可能像被资本控制的韩国一样,亲自下场推几个爱豆出来,那也实在太掉价了。
而且大家之所以觉得文化输出比较式微,其实只是流行文化与国外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这个问题,更多是因为国内娱乐圈和娱乐公司不给力。
倒不是国内娱乐圈没人没钱。
相反,国内要钱有钱,很多综艺节目使用的舞美设备,跟全世界比都是最豪华的,也要人有人,十几亿人口,难道还找不出一些有潜力有天赋的年轻美女帅哥?
真正的问题是,在流行文化的内容创新上,比不过韩国娱乐公司。
华国这边是山寨惯了,无论是歌曲创作、舞蹈编排、人员选拔,还是表演形式、镜头运用和剪辑,全都是跟人家学的,没有自己的创新,有时候还学了个四不像,自然很难出彩,甚至让人尴尬。
而人家偶像文化再怎么没底蕴,那也是一直在创新,将流行文化发展到了极致。
所以不论是当下还是前世,内容创作和创新性,才是华国流行文化的最大硬伤,进一步说,就是缺乏相关创作人才,影视剧、游戏等文化产业,也都是如此。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娱乐市场太大了,大到国内娱乐公司只靠山寨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自然就没有动力自己搞创作,更没有动力出国捞钱,于是对外流行文化输出陷入了停滞。
而方杰现在就是在有意识地改变这一点,并引导国内娱乐圈注重内容创作,不论是经营公司,还是搞综艺节目,把重点都放在了创作人才上。
公司里,那些工具人想走,那就放他们走,省下来的薪资全部砸给创作人才,综艺节目里,主捧内容创作者,没有创作能力的工具人,则全都只能当背景板。
按照这个思路,以及文化战略持续推广的需要,在家过冬闲来无事的方杰,又弄了一份综艺策划案,决定在2011年再推一档真人秀综艺出来。
这是一档音乐类综艺,借用了前世央视的综艺节目名称:《华国好歌曲》。
看清楚,是“好歌曲”,而不是“好声音”,表示这档综艺的主角是词曲创作者,而不是歌手。
除了这个动作之外,他还将《舞林宗师》免费赠送给全世界各国电视台播放。
此外,还让沸腾娱乐主动联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