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所思(5 / 6)

目多投个30左右而已——然而实际上,真正做过农业的人就知道,这一行最大的特征就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因素众多且不可控;如果你敢用投互联网项目的思维方式和收益预期值去投生态农业项目,绝对来一个死一个,来一对死一双。

要知道,有机农业本质上是生态农业,那些有机农业项目要么是种养结合的复合型项目,要么就是因地制宜,自建一套简易生态循环系统的纯种植项目……但不管是哪一种,具有着生物多样性是一定的(打着有机名义的大棚类种植项目不在此列,对于这一类产品究竟是绿色食品还是有机食品,杨铸保留自己的意见。)

而在农业管理上,每一个品种就是一个专业,养鱼是一个专业,养鸡也是一个专业,种水稻或者水果又是一个专业,再加上昆虫、微生物、堆肥、防疫等等那么多专业下来,对于新手来说简直就是个无底洞——那些一开始以为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只是土壤和农药花费的不同,只计入这三块投入费用的人,无一不死的很惨。

第四种:死在销售渠道上。

其实这种说法是存在一定争议性的,毕竟在80年代到千禧年初,这段时间里,华夏一些有机农产品在欧美和东北亚是很有市场的——虽然多以菌类、竹笋、水果和天然鱼类等为主,但主要是当时国内并没有意识到有机蔬菜和水果这些产品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吸引力和溢价价值,再加上国外采购商刻意隐瞒,因此错过那一段有机农业发展的真正黄金期。

而到了2010年以后,滇南大理那边的某个专注于有机大米和蔬菜的企业,很容易就在短短几年内打开了各大一线城市的市场,以当时一个极高的价格把有机大米和蔬菜以称重配送打包的形式配给那些追求健康和生活品质的人——想想看,当初仅魔都一地便有十多万会员,除去有机食品本身对中高端人群的吸引外,作为滇南结伴帮扶的对象,魔都政府在其中出力也是功不可没,因此,对于这种优质项目,至少官方渠道是很乐意对其开放的(我知道现在各地都在喷魔都,看过某些被封章节的读者也知道我并不喜欢那个地方,但有一说一,作为一个服务型机构,魔都政府在有些事情上做的还是很到位的,对于滇南的帮扶力度的确也很大,因此我一直都跟我滇南的朋友说,别的地方的人可以骂魔都,但是建议你最好保持缄默。)。

只不过,后来这家企业被爆出有机造假,那些大米和蔬菜有一半以上都不符合有机标准,而是使用了农药化肥,最终这个项目轰然倒塌,并且在消费者群体里很是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大理或者魔都的朋友,请大声说出这家企业的名字)。

至于再后来……

一方面是自媒体的兴起,再加上电商时代的商家们变着花样作死,有着太多食品行业和农产品内幕被爆了出来,导致了民众对于某些东西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也导致了这些有机农产品的获客成本高到吓人——前不久深城某家高端蔬菜配送公司之所以倒闭,很大原因就是获客成本太td离谱了,平均5000元/个用户的获取成本,没有行业巨头撑腰的情况下,有几个公司抗的起?

而杨铸之所以一副失心疯的模样,非要头铁地往有机农业里冲,其实除了他心里那古怪的执念外,也是因为在他看来,现在这个时间点,已经是介入有机农业最后的机遇了。

从天时来说。

此时国内民众的实际购买力在拉平时间线后,其真实水平虽然跟后世差了一截,但中间的差距其实远没有寻常人以为的那么大,再加上此时的房价距离顶峰时期还差了七八个珠穆朗玛峰,因此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反而比后世更为宽裕。

而且,在杨铸的设想中,初期有机农产品的基本盘根本不在国内,而是在欧美和东北亚——要知道,漂亮国一直想把华夏当成风险分散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