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旦对手运用起“势”,尤其是借到正确的势,那其实就很难阻挡了,而这次,麦亨利就借到了这样的势,所以我刚才就会感慨,麦亨利身边还是有高人。”
只可惜李达康现在不在这里,假如他听到彤叔的话一定会深表赞同,甚至会给彤叔点个赞。
例如在后来的互联网时代有句名言:如果你站在风口上,就算是头猪也能起飞。
这里说的“风口”,当然就和彤叔说的“势”是一个意思。
当然喽,我们老邹同志现在不关心这个,他只关心自己老板接下来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自己好去执行。
“那郑生的意思……”
可老邹同志急,彤叔叔却好像一点不急,他又在办公室踱了几步后,竟然和自己心腹拉起了家常:
“阿铨啊,你跟了我也有快30年了吧,我记得你老家是顺德的吧,对了你是顺德哪里的?现在老家怎么样?你这些年都回去过几次?老家的亲戚都还好吧?”
“我……”
见到老板突然问起这些,邹阿铨自然是一一回答,没想到等他一开口,两个老家伙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竟然还说起来没完了。
老邹同志开始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候的往事,说他老家的情况,说他是怎么到香江来的,说他是怎么样遇到彤叔,彤叔又是怎么提携他,让他一步步走到现在。
彤叔也时不时插两句,两人说到有趣之处,还是不是爆发出阵阵笑声。
然而事情就有这么奇怪,两人就这样东拉西扯,好像漫无目的的回忆,老邹同志竟像是完全明白自己老板的意思:
“邹生,您的意思是……”
彤叔对他点点头,然后轻叹一声道:
“不管怎么说,你我也是中国人啊,身上流淌的也是中国人的血脉,阿铨你说是不是,嘿嘿,麦亨利这次既然是借了这个势,那我们就适当让点步吧,这个麦亨利,他好像还是英国国籍吧,是不是?”
邹阿铨点头道:“是的郑生,虽然麦亨利是在香江土生土长,但他确实是英国国籍,因为他有四分之一英国血统。”
彤叔也点头:“是啊,你看像他这样的人,现在都表明亲近内地的态度,那我们让点步又算什么呢,你去吧,等下你就去通知他们,说我已经见过那个解东阳,并对这个人非常满意,接下来可以商谈怎么合作了。”
“好的郑生。”
正当邹阿铨准备离开的时候,彤叔又把他叫住嘱咐几句:
“阿铨啊,接下来的谈判就由你来全权负责把,我还是会让阿俊跟在你身边,但他只以学习为主,这个项目他没有任何决策权,知道了吧,另外,具体让多大的步这次你看着办,但联合开发的主控权不能丢,这是我的底线。”
“明白郑生。”
老邹同志离开了38层后,他果然很快就联系了麦亨利
当然是按照之前的说辞,说彤叔已经完成对解东阳的考察,并对这个人非常满意,现在双方可以来具体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合作事宜了。
而这个消息,当天晚上其实就传到大屿山让李达康得知,这让他终于松一口气
既然是彤叔那边主动打电话,这就说明彤叔他们已经准备让步。
既然彤叔已经准备让步,那李达康在香江的最后一个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他可以安安心心返回学校去操心自己的事了。
由于在这之前,双方已经接触过那么长时间,前期准备也算充分,因此等邹阿铨主动打了那个电话后,项目的推进还是很快。
第二天,邹阿铨和麦亨利再次见面,双方开始正式启动新一轮谈判。
这次谈判李达康就没去了,不过在事后,谢流生还是跟李达康通报了消息,说彤叔确实是已经准备让步,不再坚持6比4了,但他依然要主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