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汇聚成了豆腐的辣,辣味不浓不燥,细品能感觉到辣中的浓香,这就是麻婆豆腐中的“辣”。
所有食材都准备好后,林旭架上炒锅,锅里倒入一些色拉油和猪油,准备给鸡糕过油。
做麻婆豆腐时,有给豆腐汆水的步骤。
但鸡糕汆不了水,只能在热油中过一遍,这既能增加鸡糕外表的柔韧性,同时也能让鸡糕的香味更浓郁。
趁着烧油的功夫,林旭把晾得差不多的鸡糕切成边长为一点五厘米的四方块,这是麻婆豆腐的标准要求。
切好的鸡糕小心放进大漏勺中,接着下入三成热的油锅中,开始浸炸。
这一步不能急,要慢慢炸,把鸡糕表面的水分收干,否则就真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了。
炸得差不多的时候,捞出来,再用热水冲拂掉鸡糕表面的油脂。
冲好后放在一边备用。
接下来就到烹制环节了。
林旭架上炒锅,先润锅,接着往锅里加入食用油。
油热后,下入牛肉粒快速煸炒,一边炒一边用勺背拍打锅里的牛肉粒,让其内部的水分更快的散发出来,达到快速炒干的目的。
炒牛肉粒不能着急,要耐心翻炒,一直炒到翻动时有沙沙声,这说明表面已经炒酥。
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林旭端着准备好的辣椒面倒进了锅里。
继续翻炒,把辣椒的燥味和冲味炒出来,只要香辣味儿。
香味炒出来,下入豆瓣酱。
这时候下豆瓣酱,既能防止辣椒面被炒湖,同时也能让红油的效果更好。
炒出红油后,兑入一大碗牛骨高汤。
用高汤来增加麻婆豆腐的香味,这就是八字箴言中要求的“香”。
但光牛骨高汤的香味还不行,太单薄,还得有牛肉粒的香味、豆瓣的香味、豆腐的香味、蒜苗的香味、辣椒的香味等等。
所有香味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的“香”。
倒入牛骨汤后,往锅里加入一些老抽增加底色,再加入一勺白糖让味道融合。
搅拌一下,将大漏勺中的鸡糕倒进去。
最关键的步骤来了。
林旭用勺背慢慢推着锅里的鸡糕,生怕这些弱不禁风的鸡糕被勺背给推散了。
不过好在他力道把握得好,加上炒之前滑锅的步骤做得到位,所以这些鸡糕只是在锅底滑了滑,随即便跟汤汁搅在了一起。
第一步成功了!
林旭盖上锅盖,让锅里的汤汁完全浸入到鸡糕内部。
同时也让热量传递进去。
八字箴言中的“烫”,要求出锅后的豆腐每一口都必须烫嘴,所以这会儿煮的时候要煮到位。
要是吃到的豆腐还有凉心,那说明超级失败。
依照系统的秉性,估计连合格级都达不到。
趁着锅里炖煮,林旭把之前做鸡糕时候泡着的豌豆淀粉端了过来。
煮过之后就是麻婆豆腐这道菜最经典的步骤,也是最难的步骤——勾欠。
对于懂烹饪的人来说,勾欠不难。
难的是,要勾三次,而且每一次的作用还不一样。
至于间隔的时间、勾欠的多少以及每次勾欠的浓度,也次次不同。
没有老师傅带着,这道菜根本入不了门。
掀开锅盖,林旭用勺子在淀粉水中舀了舀,这会儿盆中的豌豆淀粉已经沉淀,水粉分离,所以用之前需要搅拌一下。
第一次搅拌的时候,舀起半勺淀粉,在上层的水搅成淀粉水就行。
搅好后舀半勺,呈扇面泼进锅里。
这一步是为了让汤汁收浓一些,所以量要多,泼得要匀。
泼完后要第一时间用勺背推着鸡糕将锅里的汤汁拌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