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早点住进去。”
房子的整体布局已经定型,硬装也没法改动,但沙发、床、桌子、茶几等家具,该换还是要换一下的。
沈宝宝吃着软糯鲜香的板栗,看着大家问道:
“我们乔迁新居那天准备在家里做一顿家宴,你们觉得做什么菜比较好?”
沈国富首先说道:
“香点,油水要足,这样日子过得才滋润。”
崔清远夹了一颗老醋花生送进嘴里:
“最好是红烧菜,红红火火。”
陈燕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体现出年轻人的活力。”
田清澜见大家纷纷发言,也建议道:
“最好跟文化典故相关,过去都讲耕读传家,虽然现在不需要耕地了,但文化可不能丢。”
年轻的见习巫师耿乐乐说道:
“寓意要好,最好是年年有余啥的,可惜我家老头儿不在,不然他绝对能想出一堆比较适合的菜品。”
耿立山在文化圈里最懂美食,美食圈里最有文化,要他在的话,确实能给出很多建议和有寓意的菜品。
曾晓琪见林旭一脸笃定的样子,好期待问道:
“大家这么多要求,林老板有主意了吗?准备做哪几道菜啊?”
林旭扒拉一口米饭笑着说道:
“不用几道,一道菜就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一道菜?
刚刚大家又是红烧又是有文化又是寓意好的,一道菜就能把这些要求全都展现出来吗?
所有人都看向林旭,想知道他说的是哪道菜。
林旭说道:
“是当年尼克松访华时,领导人要求加的一道菜——烧划水!”
一听这个名字,崔清远顿时一乐:
“别说,烧划水这道菜还真符合要求,有领导人加餐的典故,香味浓,寓意好,而且鱼尾常年甩动,活力也足,真是一道好菜啊!”
烧划水是一道经典本帮菜,崔清远可不陌生。
听到菜名时,他甚至还下意识的咽了下口水。
田清澜也说道:“李贺在《大堤曲》中也有‘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的诗句,不过后来人们发现青鱼的鱼尾更好吃,还有‘香浓美味胜鲤尾’的说法,小林什么时候乔迁新居?我跟老任也去凑个热闹。”
既然要做这么一道有典故有文化的菜品,那怎么也要凑个热闹。
说不定又能见到立山先生跟这位林老板逗趣呢。
沈国富一听烧划水就问道:
“小旭,这道菜必须用青鱼吗?”
林旭点了点头:
“不光要用青鱼,还得用二十斤以上的大青鱼,这样的青鱼尾巴才足够肥实,肉质也更加细嫩丰腴。”
鱼尾部位的肉跟别的地方不同,这个部位活动时间越久肉就越美味。
在专业厨师眼中,没有三年以上的青鱼,根本做不出完美的烧划水。
而且做的时候,还要放入猪肥膘香菇丁等食材,丰富菜品的香味和口感。
“二十斤以上的大青鱼?行,我回头让人弄几条,等你搬家那天用上。”
沈国富就等着搬家时多吃点好的呢,所以对烧划水这道菜非常上心,连买鱼的活儿都包了下来。
这道菜对食材的要求太高,京城卖草鱼的居多,大青鱼不好买到。
而且切下划水后的鱼身鱼头只能做一些鱼块类菜品,相对来说成本比较高,所以林旭不打算在店里上烧划水。
但他接受预定。
只要不差钱,想吃还是能吃到的。
饭后,沈国富一家三口带着零食啥的去了新房那边,准备等着送家具家电。
曾晓琪和窦雯静跟着陈燕去国贸逛街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