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港灯争夺战(一)(3 / 4)

的,谁给的好处多,那就跟谁混。

只不过,林佰诚的股权激励计划公布之后,英资想要让拥有董事名额的高管们背叛林佰诚,那么要付出的代价自然就要更大了,而这正是林佰诚的目的。

该说的都说了之后,秦岚让高管们在当前这种状况下做好各自的工作,不要影响到公司的运转,然后就宣布散会了。

外界。

自港灯集团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百胜证券就安排人在股市以每股6.5港币的价格收购港灯集团的股票,第一波的2亿港币资金已经到了相应的账户上。

交易所中的股民们,此时还不知道英资收购了大量港灯集团的股票,只是知道昨天有大资金收购港灯集团的股票,今天早上同样有大资金在收购,如今林佰诚更是以6.5港币的高价大量收购。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股民选择落袋为安,但有的股民却选择持股观望,想要等等看,看后面股价还能不能涨得更高。

与此同时,英资那边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面对这种情况,施雅迪·施怀雅他们几个只能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应对。

“没想到林佰诚不止持有5.1亿股,暗中又收购了6000万股,如今距离绝对控股只差8000万股左右了。”

林佰诚对港灯集团的持股比例是施雅迪·施怀雅他们几个有些意外的,这么高的持股比例,他们要想超过可就不容易了。在林佰诚也收购股票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基本不可能。

“这家伙还真是有钱,都持股将近39了,竟然还花3亿港币左右的资金增持股票,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在香江,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是不能超过50这条线的,因此将近39的持股比例已经是非常高了,超过10的股份就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的都很正常,通常有20股份就能比较稳定的控股公司了。

所以,在对一家公司持股高达将近39的情况下,大股东们会做的通常不是增持股份,而是找时机减持手上的股份,把股份换成现金。

拿到手的现金,不管是拿去享受还是发展其它企业都可以。在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是太多的话,那么就算这家公司出了问题,对自身的资产影响也不至于太大,还有翻本的机会。

资产优化,分摊风险,就是这些意思了。

施雅迪·施怀雅道:“他还真有可能是钱多了没地方花,想想他现在名下的企业规模吧。”

亨利·凯撒克见状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怎么应对吧。”

约翰·马豋实事求是的道:“他的持股比例太高了,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在股份上超过他。”

“我们总不能就这样看着他收购满8000万股,在持股比例上接近50吧?”

米高·嘉道理不由皱眉,如果不能对林佰诚造成威胁,不能影响到港灯集团的发展和运转,那么这次的行动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了。

“当然不能就这样看着。”

施雅迪·施怀雅沉声道:“既然他以6.5港币的价格收购,那么我们就以更高的股价进行收购,把港灯集团的股价炒起来。一来可以拉高林佰诚的收购成本,二来也能为我们准备一条退路。”

亨利·凯撒克若有所思:“你是想着事不可为的话,把我们手上的股票高价卖出去是不是?”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施雅迪·施怀雅点头:“我们手上的股份本来就是溢价收购的,要是在港灯集团无法给林佰诚添太多麻烦的话,那我们就要安全退出港灯集团,毕竟我们收购的资金是贷款的,而且一家我们无法掌控的公司,持有太多股份没有多大意义。”

“找条退路也好,真要对付林佰诚,只要有心,那么机会多的是,以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