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大山既痛恨郑国,又痛恨胡国。
痛恨胡国的原因就是,如果胡国不是一直欺骗丹国。
丹国国君自知无力抵抗郑国的时候,完全可以投降。
郑国公为了自己的声誉,或者说在这个时代‘灭其国,不绝其祀’的礼法约束下。
郑国公也会给丹国国君一生荣华富贵,丹国国民也不至于被屠戮,被贩卖。
祁大山不相信胡国新君,在他的角度也是完全合理的。
此时的祁大山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不服气的哭诉道,
“王上,就是胡国欺骗了我们丹国。丹国国君就是因胡国的欺骗而死,丹国国民更是因为胡国的欺骗而遭遇灭顶之灾”
周建国看到祁大山声泪俱下,赶忙走到他身前。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安抚道,
“你要是如此说,那么其实这些都是寡人的罪责。不是寡人与父王同室操戈,怎么会引的天下混沌?王室力衰后,大诸侯们肆意吞并小诸侯。小诸侯们为了自保也是黔驴技穷。胡国欺骗丹国,也只是为了保住他们胡国能够活下去。我们怎么能要求一个面临危亡的人保持道义与德行呢?”
祁大山似懂非懂的看着周建国,仔细琢磨着周建国的话。
其实周建国这句话只有华夏还存在的六七十个诸侯国的君主能懂。
只有华夏之外四夷之地的部落首领们能懂。
因为他们都是这场大逃杀游戏的参与者。
只有强者才会为了名誉,为了显示自己的绝对实力而用道义与德行来碾压你。
但是弱者只能靠不择手段的欺骗与依附苟活下去。
胡国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王上夺回周国,是为了制止天下的混沌吗?”祁大山带着哭腔问道。
周建国点了点头,拍了拍祁大山的肩膀,
“寡人要重塑华夏的秩序,但不是寡人一个人能做到的。寡人需要你们的帮助。”
祁大山感动的泪如雨下,激动猛然跪倒道,
“属下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陛下。”
周建国赶忙扶起了祁大山,安慰道,
“如今周国的民众与丹国民众还在周国遭受饥饿与瘟疫的折磨。寡人希望你暂时放下内心的芥蒂,替寡人护送好唐杰大夫去胡国借来粮食。丹国人的仇,寡人定会去找郑国公去讨。”
祁大山立刻既感动又羞愧,泪水已经怎么也止不住。
感动的是天子此时心里还想着流落在周国的丹国人。
羞愧的是自己在这国家大难时刻还抱着个人的成见。
“属下明白了,如有差池。属下定会提头来见。”祁大山握紧拳头,狠狠的发誓道。
周建国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
“寡人不要你提头来见,寡人希望你们安然无恙的返回。骑兵团里还有不少丹国人,他们的思想工作你去做。在胡国一定要遵守礼节,再多的情绪也要憋在肚子。多想想还在挨饿的国民”
祁大山保正道,
“借粮为此次任务之首要。请君上放心。”
周建国很庆幸祁大山能提前来找他沟通。
如果他们丹国人在胡国惹出什么乱子,那自己到时候还真不好收拾。
周建国在祁大山离开时,还褒奖了他大胆直言。
让他以后如若有疑虑,或者发现天子做错的地方。
直接指出来,不要顾忌。
祁大山更是甚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