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扮作青年宋应昇,青年涂绍煃的刘猛和周原二人,李有志哼哼一笑。
按照话剧的剧情,宋应星少年时期便沉迷于田间坊市,对手工农业兴趣颇深,立志想要编撰一套记录实用之学问,实用之技能的实用之书。
又有过目不忘之才,饱读诗书,少年便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但是他的科举仕途,却是一路坎坷。首次进京赶考,便遇到了科举替考舞弊案,一同进京赶考的三人全都名落孙山。
在一场会元被抓,复试交了白卷的闹剧中,李有志,刘猛,周原三人站到了台前。
“我兄弟三人首次赴京赶考,便遇到了这样的闹剧,全部名落孙山。”
“三年后,我兄弟三人再来赶考。伯聚兄高中二甲第四十五名。”
“我宋家兄弟科场不顺,再度名落孙山。”
“恭喜伯聚兄。”
“二位不必介怀,以你兄弟二人的才学,下次必能高中!”
以台词的方式,迅速介绍完了宋应星首次科考失利的背景,台上的李有志和刘猛转过身子。
和高中了的涂伯聚,对施一礼后,缓缓的转过了身去,背对着台下的观众,缓缓向那巍峨的京师方向走去。
“此后,我兄弟二人,又去赶考。”
“天启二年,我兄弟二人,三次科考,不第。”
“天启五年,我兄弟二人,第四次科考,不第。”
“崇祯元年,我兄弟二人第五次科考,不第。”
“崇祯四年,第六次,不第。”
每走一步,台上的李有志便沉重的说一句。
每一句不第,他的双肩便下垂一分,步履便沉重一分。
明明只是一句简单的台词介绍,但是坐在台下的观众和直播间里的网友,却仿佛真的看到了每一次科举不顺后,黯然返乡的,越来越憔悴失意的背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默默为自己贴上了一抹胡须的李有志,转过了身来。
此时他的身上,他的目光里,已再没有了那少年的意气风发,蓬勃朝气。
只剩下疲惫,憔悴,与迷茫。
看到这短短十几秒的转场,这几乎顷刻之间的人物状态转换。
看到舞台上上一幕还意气风发,锦瑟年华的少年,转身的功夫便已成垂着双肩,目光深沉,仿佛肩头扛着生活和岁月,不知前路何去何从的中年……
直播间和现场……炸了!
PS:写了好多,怕拖节奏,又删了好多。马上安排下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