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的新闻联播。
因此在刚刚投产时就有不少单位和个体户找来三水市求购,不少在商业街开店的个体户纷纷要求经销。
拿现钱找上门进货可以给,要求经销?暂时不考虑!生产没有进入正常化,产量有限!
总而言之“中港实业”运营良好,产量在稳步递增中。
由于有原材料自行进口权,甚至于可以进口印度的棉花、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化工原料,“中港实业”根本不可能出现国内的纺织厂停工待料的普遍现象。
进口原材料只要大大低于出口份额,能够享受关税优惠。
因此“中港实业”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明显。
由于是新品牌没有口碑和名气,几家尝试合作的国际贸易公司都是秦淑洁以前的老关系。
人家肯少量经销一些完全是因为秦淑洁积累的信任度。
黄瀚很自信,不仅仅能够确认“中港实业”纺织品的价格具备压倒性优势,还能确认质量同样具备优势!
他认为只要那些外国佬开始经销“中港实业”的面料,很快就食髓知味。
老关系、老客户、合作几十年等等都不是理由,相信只要能够多到手三个点的利润,那些外国佬一准翻脸无情。
当下欧美的纺织品主要采购地点之一居然有尼日尼亚,这个国家八十年代初纺织品的出口额居然达到一百亿美金。
黄瀚是先知,当然知道后世的尼日尼亚人绝大多数穿中国生产的衣服,用中国生产的纺织品。
能够肯定这种对手该是多么不堪一击。
可以断定“中港实业”接下来的订单量肯定会逐月递增。
那时候经过两个月学习的女工们肯定都适应了管理新机器,管理的数量必然大幅增加,可以开始两班倒。
与此同时一次大招工必须有,怎么着也得招两千多人。
市里给了“中港实业”一千五百亩工业用地,肯定不能圈在那儿长荒草,硬化土地已经在进行中,开了春就建造标准厂房。
争取在八八年国庆节左右完成原“东方红布厂”厂区的搬迁,原厂区暂时租给“华美风”生产成衣。
“华美风”明明有独立的厂区,拥有厂房七八万平方米,为什么还要租原“东方红布厂”的地方?
那是黄瀚的布局体现出价值了。
三水市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商品集散地,各路商家纷至沓来,商业步行街的房子涨价了还有价无市。
租金翻倍了还僧多粥少!
没有店面房的增量,只是存量在内卷,势必会影响市场的扩张,造成商家成本虚高。
是时候把“华美风”临街的楼房租出去打压虚高的租金。
这样做才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市场经济固然重要,但是永远都不能离了监管,政府调控必须有。
当下的三水市政府还没有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只觉得商家纷至沓来,西大街的门面房越来越值钱、租金越来越高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根本意识不到导致商家经营成本过高后,有可能让他们选择另外一个房价、租金相对便宜的地方。
“华美风”逐步把房子全部租掉根本不吃亏,收到的租金拿出一半用来租地盘有三百亩左右,厂房超过十万平方米的“东方红布厂”足够了。
关键是“东方红布厂”在“黄陈居委会”,离北大街没几步路,职工们上下班依旧方便。
“家园集团”的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门面房的预售空前火爆,八八年六月底,后街的所有门面房都要交付。
届时又能缓解因为供需不足造成的价格虚高。
涨价是好事,但是不能翻着倍涨,一个月涨几个点,一年涨五成,在这个时间段蛮理想。
然黄瀚的理想仅仅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