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 让全国都给我们当配套,还会产能不足么(2 / 3)

上……”

谢建国看着谢凯,不知道谢凯怎么想的。

继续说道:“363装甲车生产起来倒是容易,可有个问题,363装甲车使用的底盘和359坦克底盘一样。发动机同样由617,仅仅生产所有零配件,都赶不上时间……”

现在下单,两个月内几乎不会有成品出现,要到第三个月才会有成品装备下线。

从原材料生产到成品,过程很长。

在完成伊拉克的订单交付后,产能就变得过剩,刚调整了生产民品,再调整回来,根本不容易。

很多生产线都拆了。

如此一来,四个月生产这么庞大数量的装备,404的压力更大。

所有人都为难。

之前为拿下科威特这50亿美元,费尽心机。

现在科威特人同意购买两条053H3导弹护卫舰,在价格上也没做任何的商量,还加付50紧急交付款。

却又发现,产能不足!

交付期长,可以慢慢生产。

可为了拿下这5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404同意了科威特人要求半年交付的条件。

没钱时想拿到更多业务,现在大批业务摆在眼前,又没办法吃下。

“咱们产能不足,还有其它装甲车生产单位呢!”

谢凯觉得,是时候让其他单位加入进来了。

谢建国显然没理解谢凯的意思。

“整合541跟617的产能后,才发现无法在半年内交付这批363和359。照目前产能算,要完成交付至少需要十个月时间,原材料计划等都需从头开始排列,还得调整生产线上的其他产品。”

岳林也支持谢建国的说法,“这事情不容易解决。”

“有什么难以解决的?国内不是还有其它装甲车生产单位吗?256、618、627、674都有生产能力,由他们粗加工,我们跟其他单位精加工,再进行最后总装,把配套单位范围扩大。”

所有办法都是在极端环境中被逼出来的。

为拿下这50亿美元的业务,谢凯也顾不得利润要分给别的单位。

256、618等厂都属于国内装甲车辆研究生产单位,之前这些单位加入由404发起的全国军工技术联合会,都是不乐意,还搞了不少事儿。

“那些厂的质量不容易控制,生产效率也没不高,我们跟541、617就已合作了多年,大家彼此都了解要求,不容易出乱子……”郑宇成显然不想分业务给那些单位。

老家伙记仇。

岳林也担忧。

“其他单位可不会心甘情愿地成为我们的配套单位。”

“不愿意的不强求,都是技术联合会的兄弟单位,咱们不能太自私。当初在引进苏联和美国技术时,他们也出了不小的力,刚好这也是一个机会,可以接着机会要求他们推广七专技术协议。”

谢凯知道郑宇成他们不愿意分利润出去。

现在不分一些出去,他们这业务就吃不下。

目前国军标已经开始认证,不过推行比较困难。

就因为这些技术标准很多来自404。

最开始的7905七专技术协议只是航天部门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标准,八十年代初期,进一步改进,有了8406,开始向着整个军工领域扩大。

而现在,开始向国军标过度。

404推广七专技术协议的时候,就加了不少自己的技术标准,这也是国军标的雏形。

谢建国倒觉得谢凯的建议不错。

“谢凯提议不错,可以借助机会向整个技术联合会推广国军标,使用相同的技术标准,合作起来也更容易……各单位位引进苏联和美国的技术,缺乏研发经费,日子不好过,产能闲置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