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这是你的梦想吗?(上)(2 / 3)

完美人生 刀一耕 2389 字 3个月前

来,成为了艺术的旗帜。

这个时候,李谦却有些答非所问,只是缓缓地道:“六七十年代,是欧洲艺术电影风靡全球的时代,因为在那个时候,电影这门艺术,还处在探索期,不管是电影人,还是电影观众——当然,咱们现在回头看,应该承认,因为经济发达,当年能看得起电影的人,绝对数量并不算太多——他们这些人,都对电影抱有极大的兴趣,从从业人员,到受众,对于电影的艺术探索,哪怕是再稀奇古怪的,都是抱有一种支持和肯定的态度的。但是等到八十年代,这种探索,已经基本结束了。”

说到这里,李谦习惯性地摊手,抿嘴,然后才继续道:“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和积极探索,电影的边界是什么,仍然模糊,它仍然具备极强的可探索性,但电影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它常用的一些技巧,从工业角度,和艺术角度,都已经基本上被摸索出来,且基本成熟了。那个时代,欧洲三大电影节享誉世界,因为它们代表着欧洲电影,也代表着整个世界电影行业的最尖端!”

陈可芳听着听着,就抱起了肩膀。

嘴角微微翘起。

在电影学院这种地方,听到这一类的讨论或论述,真的一点都不稀罕,但稀罕的是,这一次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两位老师面前侃侃而谈。

而且问题是,李谦说的这些,虽然还没有彻底成为定论,但在电影学院这种地方,却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腔调了。

学院里的某些教授,甚至持论比李谦还要更加偏激,某些人干脆认为:当威尼斯电影节诞生,就意味着,欧洲艺术电影的探索,已经宣告结束。这正如秋天了,收获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节日来庆祝一下是一样的。

如果从这个立论角度来看,威尼斯电影节创立于1957年,那么干脆连六七十年代都算是欧洲文艺电影的“回光返照”了。

所以,对于李谦突然开始长篇大论,似乎要给自己和鹿灵犀上课一样,偏偏说出口的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陈可芳一开始感觉有些好笑,继而心里隐隐有些不悦——这些东西,还用你来跟我说?别的不好说,电影的发展史,我懂的还能比你少不成?你现在来给我上课来了?

但接下来,她抱着肩膀的手臂,却是不知不觉就松了下来,整个人突然就觉得耸然一惊,然后挺胸抬头,面色肃然——

“文艺电影永远不死,但文艺电影的市场,已经没了。”

“欧洲的电影人,为电影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但欧洲支离破碎的国家分界,和他们至今都很难形成一个全门类的工业体系的状况,使得他们很难让电影继续向下发展了,于是,美国电影人接了棒。”

“他们经济发达,市场大需求旺盛,工业基础雄厚。所以,从八十年代开始,欧洲艺术电影,开始打不过好莱坞,到现在,好莱坞的各大制片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到最近那一部我参与了配乐的《泰坦尼克号》,事实上已经证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电影人,都已经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据我所知道的,这部电影在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放映,拿下了几乎全部市场的历史票房第一名!”

“电影拍出来,是给人看的,而不是用于孤芳自赏。所以,票房不是绝对的,但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欧洲人多年在艺术电影上的骄傲,使得他们很难放下身段去走商业的路线,就算想走,还是那个道理,他们的工业基础、市场基础,都不算太够。但咱们国内却大可不必有那么大的包袱,虽然从早年开始,咱们国内就特别流行去学习欧洲文艺电影,一直到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很多的导演、编剧、演员,都特别推崇文艺电影,但真的,我没那么痴迷,而且我也觉得,我不可以那么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