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小皇帝的畅想(2 / 3)

此次来。

小皇帝主要是取些制式唐横刀和倭刀回宫,用于赏赐之用。

顺便给了綦毋怀文一本册子。

上面是他平时闲着没事,绘制的一些小玩意图纸。

比如用一个模腔和卷丝筒,采用压和拉的方式,制作铁丝。

掌握了拉丝技术,便能轻易制作出铁钉来。

铁丝和铁钉,都是日常生活经常用得到的东西。

也算是利国利民的事物。

有了高炉炼铁,完全不用担心铁的产量,可以让冶铸作坊尝试一下。

另外。

宇文衍想让綦毋怀文钻研一下螺纹、螺帽,以及活动扳手,钳子等。

还有一个难度更高的,那就是轴承。

小皇帝之所以想弄轴承,主要是用于轮子上。

有了轴承,不论是马车还是手推车。

都能更加省力,行车效率将大大提升。

以当前的工具和技术。

制作难点在于轴承里面的“钢珠”。

要把这些钢珠制作成直径一样的正圆体珠子,挑战性还是蛮大的。

不过。

宇文衍只负责畅想,出点子,绘制图纸。

技术上的事情,便交由綦毋怀文和工匠们去琢磨。

当然。

他也把后世记忆中所能用到的方法,全都列举了出来。

綦毋怀文对于小皇帝的奇思妙想也是习以为常了。

但在听他讲述了这些东西的用处之后。

还是不禁赞叹了一番。

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想。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这些事物的制作?

宇文衍在作坊视察了一圈。

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当初宇文恺设计的时候,小皇帝便考虑到了规模扩大的问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作坊占地极为宽广,预留了后续发展的空间。

形制、布局和后世的工业园区有几分相近。

整个冶铸作坊,处于严密保护之下。

不仅有高墙,还有专门的护卫队,负责作坊内外的警戒和巡视。

对于冶铸作坊的发展,宇文衍很是满意。

取了些唐横刀和倭刀,便返回了皇宫。

……

当晚。

小皇帝在皇宫御花园安排了一场露天烧烤。

光禄寺卿易太仲带着几个庖厨现场烤制。

“好香啊……”

“臣等参见陛下!”

六个身影前后脚到达,进来便闻到了烤羊肉串的香味。

“诸位皇叔公,两位皇叔,都是自家人,无须多礼……”

原来。

小皇帝宴请的是周武帝的四位弟弟,以及宣帝的二弟和三弟。

武帝宇文邕排行老四,其下如今还在世的还有五个弟弟。

老七赵王宇文招,被小皇帝任命为相州总管,镇守原北齐旧地。

老九陈王宇文纯。

老十越王宇文盛。

老十一代王宇文达。

老十三滕王宇文逌(yōu)。

他们回京给先帝吊丧。

宣帝下葬后,宇文衍并没让他们返回各自的藩国。

一个王朝若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话。

册封的藩王绝对会成为令皇帝头痛的问题。

历史上,明朝就是典型的例子。

五王当中。

老七宇文招34岁,老十三宇文逌25岁。

当初,宣帝非常忌惮他的这些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