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东北局势初定(2 / 3)

水稻。

毫无疑问,获得了大丰收。

两千役力金白净没问,秦谱也就没还。

从开荒到播种、插秧,一直到收获,他们全程参与。

可以说见证了一场奇迹。

不论是使用的农具,还是先进的种植技术,都让他们大开眼界。

灌溉的水车,水利驱动的石碓,石碾,石磨,无一不是他们的智慧盲区。

轰隆作响的打谷机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釜山港从此也算是扎稳脚跟,步入正轨了。

原本扑朔迷离的东北局势,如今已然稳稳落入大周的掌控之中。

以后。

宇文衍大可稳坐钓鱼台,慢慢和这一众势力熬。

主要是半岛三国。

这三货小心眼多,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尤其是新罗这个小西八,表演天赋一流。

表面恭敬,内心却是反骨仔。

历史上。

唐朝就被其忽悠了,给后世子孙留下一群令人恶心的玩意儿。

至于东北四大少数民族部落,暂时不能给大周带来麻烦。

但他们的后代却给中原王朝造成巨大的威胁,甚至是屈辱。

契丹和库莫奚同源,合并后发展成后来辽国,成了北宋朝廷的噩梦。

五代时期。

石敬塘为了做皇帝,认贼作父,割让燕云十六州,甘做辽国儿皇帝。

后来。

赵匡胤抢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江山,建立宋朝。

与其弟弟赵光义先后出兵与辽国干了几仗,全部败北,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为了巩固赵氏江山,保证一众精英贵族的既得利益。

宋朝统治阶级折了民族脊梁,选择卑躬屈膝。

在大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位时,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

乍一看。

还以为是和平友好盟约。

实际上。

却是彻头彻尾的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

其中规定,大宋每年都需给辽国岁币白银十万两,绢帛二十万匹。

岁币,一直都是指藩属小国给中原王朝进贡的钱财。

澶渊之盟,无疑是承认自己低人一头。

何其屈辱??

赵氏皇族就没一个硬骨头,到宋仁宗时,岁币还翻了一番。

最后。

北宋被金国所灭,微、钦二帝被俘,金人对其施以“牵羊礼”!

这就是丢尽中原王朝脸面的“靖康之耻”!

到了南宋赵构这里,还是一样的不堪。

为了保住半壁江山,讨好金国,连姓都改了,成了完颜构!

如果这些都不是耻辱,那什么才叫耻辱?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软骨头的皇族,才会出现岳王爷的悲剧!

历史上。

契丹是借助辽西科尔沁草原发展壮大起来。

如今,科尔沁成了中原王朝的牧场,契丹和库莫奚也做了大周的小弟。

宇文衍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他们。

室韦当下文明最为落后。

但在五百多年后,他们部落的后世子孙中出了个牛叉人物。

那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而靺鞨部落也不是省油的灯。

让赵构改姓完颜的女真,还有后来的满清鞑子,都是靺鞨部落的子子孙孙。

唐朝灭亡高句丽后,靺鞨部落在东北沿海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渤海国。

后世棒子小西八们抢历史,认高句丽作祖宗还不够。

连靺鞨人建立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