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朝廷给予一定的支助……”
官办学堂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吃饭和笔墨纸砚得自行解决。
仅此一样,就有可能导致很多家境贫困孩子辍学。
何况。
对于十来岁左右的半大小子,已算是半个劳力,能帮家里干不少农活了。
要是因为读书给家里增添负担的话,还不如在家务农。
毕竟眼下的老百姓,还看不到读书能给家庭带来实在的好处。
只有少数城镇的居民,似乎发现了出路。
学习了新算术和珠算的孩子。
竟然倍受店铺掌柜的钟爱,雇佣工钱都是一般伙计的两三倍。
以后还有可能晋升为账房先生。
月钱足以养家糊口,比起务农来要轻松许多。
但若是读书只为从商,会被许多人所鄙视,不屑为之。
毕竟。
商贾的社会地位不高,几千年来俱如此。
如今朝廷重视商贸,这一观念在以后或许会慢慢得以改变。
“臣遵命,回头制定章程,下达各县执行!”
现在国库充盈,资助贫困学童也花不了几个钱,不失为一项惠民之策。
……
怀朔镇。
十二岁的石彤从自家客栈的冰窖抱了个冰镇西瓜来到军镇。
“刀子叔……”
还在石屋之外,他便大声喊了起来。
正是炎热的时候,不当值的士卒都躲在石屋内鲜少出门。
“老子耳朵又不背,嚎什么嚎,吵死了!”
老刀子言语上喝斥,大嘴却是快咧到耳根了。
“小石头,这人不知好歹,西瓜不给他吃。”
继续阅读
“就是,就是……”
屋内大通铺上。
一群大头兵正光着膀子玩扑克,看石彤进屋后嘻笑道。
“滚蛋,给你吃屁,快点出牌!”
老刀子照其后脑勺就是一掌。
石彤嘿嘿一笑。
这种打闹情景,他从小看到大,早就见怪不怪了。
熟门熟路地取来菜刀,砧板,把西瓜切成小块。
先给老刀子递了一块,又一一分给其他人。
“冰凉爽口,真好吃。”
“谢谢你啊,小石头……”
这些戍守边镇的士卒看着石彤长大,把他当自己家人一样。
“这还是托陛下鸿福,才能吃到这冰镇西瓜啊。”
“那倒是,据说西瓜是陛下差人特地从西域寻来的种子。”
“还有冰窖呢,要不是陛下允许民间挖窖藏冰,这样的好东西怕是只有皇宫才能享用。”
……
众人七嘴八舌,吃块西瓜都把小皇帝捧上了天。
“前些日子听石老爹说你在考什么试?”
老刀子吃了两块西瓜,嘴巴一抹,慈爱地看着石彤问道。
“是的,我县试合格,已经是童生了。”
“县试?”
“童生?”
“刀子叔,就是朝廷在各县举行的会考,合格的称童生,以后就可以到县学读书。”
石彤这么一说,他就懂了。
“多读些书终归是好的。”
“你阿母说的那个什么玩意,果真那么神奇,几个珠子一通扒拉就能算清账目?”
“那叫珠算,是前几年朝廷才开始推行的,确实好用得很。”
石彤小脑袋瓜聪明,学过蒙学算经的内容后,对于珠算一点就通。
短短两年时间,便能熟练地打一手好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