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开拔(2 / 2)

别的泥泞不堪。

一路上。

官道两侧聚集了众多百姓,挥舞着龙旗,观看大军出征的阵势。

主要还是希望一睹皇帝天颜。

宇文衍骑着汗血宝马,被龙武卫护在中间,小跑着前行,不时对两边的百姓挥手致意。

引得一众百姓跪地磕头,高呼万胜!

有些老人看到威武不凡,龙气蓬勃的少年天子,更是激动得痛哭流涕。

朝廷实行减免赋税,休养生息之策,使得小皇帝在民间的声望日益隆盛,深受百姓拥护。

韦孝宽和王鹰也是骑着战马,跟随其左右。

感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爱戴,宇文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随之拔高了一筹。

大军日行六十里,过六亭三驿,夜间便在驿馆下榻。

小皇帝亲政后。

对全国的官驿进行了改造、扩建,实行官民两用,分开管理。

经过几年的经营发展,形成了一套集住宿、吃食、传信于一体的成熟邮驿系统。

随着商贸活动的日益繁荣,宇文衍还准备推出物流服务,接受大宗商品的运输。

但这可能导致镖局破产,大量走镖人失业,有与民争利之嫌。

对于走镖人倒是好说,推行物流运输一样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完全可以吸收进来。

倒是此举会触动镖局背后一众地主豪强的利益,处理起来颇为麻烦。

有利有弊,宇文衍还在考量当中。

作为最繁华的官道。

从长安到洛阳的四十个民用驿馆,商旅云集,每天几乎都是满客。

所有民用驿馆创造的收益,用于支撑整个邮驿系统的运转,差不多能达到收支平衡。

也就是说,朝廷只需为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花费少量的银钱即可。

管理朝廷“钱袋子”的户部尚书于翼,因此对小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

“陛下,前面离同州城不远,您要不要去祖地行宫看看……”

五天后。

大军行至关中平原东面,与黄河接壤的冯翊郡。

朝廷改革行政区划前,这里属于同州。

后来撤州设道,合并郡县,把同州划属冯翊郡,同州城为治所,归属京畿道。

京畿道辖管关中地区,四关之内,包括整个关中平原区域。

同州。

源起城南九龙村的九龙泉,泉有九窍,九穴同流,故而得其名也!

这里是太祖宇文泰执掌西魏时的“霸府”所在地,当时的政治权力中心。

武帝宇文邕就是出生于此。

因而,同州既是大周的龙兴之地,也算是宇文氏的祖地。

这里不但建有行宫,还有太庙,宇文邕和宇文赟曾多次回来小住,并祭祀先祖。

“都到家门口了,那便去瞧瞧!”

如今的宇文衍已经不是七岁前的灵魂了,对宇文氏的宗族情感近乎于无。

可毕竟继承了这具身体,以及他的皇家身份,去一趟也在情在理。

韦孝宽,王鹰陪同,龙武卫护卫,宇文衍一行前往同州城。

冯翊郡太守田式得报。

携一众衙属官员火速前来接驾。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