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首战告捷(2 / 3)

。”

“今大周天子行天道,举兵伐陈,念尔等均是华夏子民,不忍同胞相残。”

“现给诸位自由,不要再为昏君卖命了,都回家去吧……”

宇文元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一众俘虏耳边回荡。

沉寂数息后,现场哗然。

要知道,两国交战,战俘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就算不被杀,也会沦为最低贱的奴役。

送往工地、矿山从事苦力劳作,直到生命耗尽的最后一刻。

杨素看着眼神中泛着光彩的荆王,不由地暗暗点头。

现场一片嘈杂喧哗后,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显然。

大家都不太敢相信站在高处的这个少年所说之言。

“本将乃大周天子麾下,行军元帅杨素!”

“吾皇怜惜同胞,所言句句属实,选择回家的,每人发一贯钱,愿意加入大周军队者亦可,本将一视同仁……”

“当然,若是有人心存异志,那就休怪不念同胞之情,一律格杀勿论!”

杨素接过宇文元手中的喇叭筒,如是说道。

“敢问将军,你们发的钱我等拿回去也使不了,要来何用?”

“就是,陈朝根本就不认北朝的天元通宝!”

人群中有胆大不怕死的,对于周军所说发钱一事不屑一顾。

“我说你们这几个小子是不是傻?”

“陈朝很快就要完蛋了,等南北统一,全天下都得用天元通宝……”

杨素话音刚落,之前说话的几人顿时一愣,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见周军主帅信誓旦旦,再看大周军队士气高昂,威风凛凛,勇猛不凡,陈朝怕是真的玩完了。

“既然如此,要一贯钱有何用,我祖上就是关中人士,愿加入大周军队!”

“在下也愿为南北统一略尽绵力!”

“吾亦如此……”

“我已离乡五年,还是回家吧,余生为父母尽孝!”

……

公元316年。

西晋灭亡。

北方大量贵族,百姓举族迁往长江以南躲避战乱。

在随后的几十上百年间。

足有近千万人南下,史称“衣冠南渡”。

也正是因为这次人口大迁徙,使得长江以南地区继三国东吴之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东晋、宋、齐、梁、陈五朝统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飞速发展。

因而。

当下陈朝的许多百姓,祖籍都是北方,其中以关陇,山西,河南,河北居多。

有人带头后,所有俘虏很快做出选择,有一半多加入了大周军队。

另外三千余人也很感激周军的仁义,领了一贯钱以及一些干粮,各自散去。

回去指不定在家乡父老面前说些大周的好话。

对于收服南朝民心,比之刀兵威慑效果更佳!

四千降军被打散安排到各队,由队正专门负责进行考察,训教。

大军收拾战场,重新登船,继续向东而去。

船行西陵峡口。

这里是陈朝紧守西面敌对势力东出的咽喉门户。

“下令停船!”

杨素立于五牙战舰船首,手持单筒望远镜观察江面的情况。

遂看到先锋战船传回的旗语:

有敌阻江!

原来。

陈军吕仲肃率军屯于岐亭,在西陵峡口北岸凿石,于江面拉了三道铁索。

铁索横江。

阻断大周船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