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江总收养。
没错。
就是善于溜须拍马,写艳诗的陈叔宝近臣,宰相、大文豪——江总。
因为出身的缘故,若是陈朝不灭,欧阳询穷其一生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哪怕江总权倾朝野,也不敢让一个叛将之后出人头地。
他比虞世南大一岁,至今都是白身,一介庶民。
直到此时站在大周天子面前,他都怀疑这是不是在梦境之中。
“潘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乃当世大儒,士林魁首!”
“伯施和信本亦是青年翘楚,才华横溢之辈!”
君臣见礼后。
小皇帝客套了几句。
当即让二人展示一下他们的书法作品。
两人都是幼年丧父,官宦家庭出身。
但一个是良臣之子,一个是“叛将”之后。
成长境遇大为不同。
观二人之书法。
虞世南运笔稳健,骨力深藏,意气平和,遒逸内敛,颇具“二王”晋韵之风。
欧阳询汲取魏碑浑朴雄厚之气,笔力苍劲,惊奇跳骏,险劲外露,变化自如。
虽境界远未达到历史上二者传世之作的水准。
但已经有了各自的风格,放在当下算是上乘了。
潘微,韦孝宽,王轨,元氏兄弟,王鹰,李药师,萧摩诃等人全都近前观看。
“陛下,这两幅作品确属佳作,和您写的不相上下!”
王轨对小皇帝的书法水平最清楚不过了。
他自己本身也有些功底,对于书法品评还是有一定眼光的。
一旁的韦孝宽也点头称是。
“好,很好,名不虚传!”
作为书法爱好者,宇文衍后世对两人的传世碑帖研究颇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场只有他才清楚自己所说的“名不虚传”指的是什么?
听到两位国公和当朝天子都夸自己的作品好。
虞世南和欧阳询也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不过。
听说小小年纪的皇帝,书法水平竟然和他们不相上下,着实令两人惊讶!
对于自己的书法水平,两人还是相当自信的。
此时。
他们也在仔细欣赏对方的作品。
两个同龄人相视一眼,露出了惺惺相惜的目光。
“朕有心设立弘文馆,聚天下有才之士,弘扬华夏文化,传承神州底蕴!”
“想请潘卿任馆主一职,总领馆务,如何?”
为了安抚南方士子,原本宇文衍是想任命潘微为国子监祭酒的。
但其中阻力不小。
国子监作为贵族专属高等学府,北方士族豪门肯定不愿将其交给南方大儒。
而南方的士人自“衣冠南渡”后。
以华夏正统文化传承自居,对北方儒者颇为不屑。
历史上。
隋灭陈后,对陈朝旧地实行了高压管辖之策。
不但苛罚频出,还让南方人“不论长幼悉使诵五教”,教南方百姓如何做人。
所谓“五教”即:
父义。
慈母。
兄友。
弟恭,
子孝。
这让自认为文化正统的南方士族、民众感受到赤裸裸的歧视。
让人心生反感。
宇文衍设立弘文馆,让潘微来做负责人,
就是表明他重视南朝传承的文化,安抚士人阶层。
“弘扬华夏文化,乃儒者使命,义不容辞!”
“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