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意在东胡(3 / 6)

的,这次合作将为匈奴带来巨大的利益。

不过想要打东胡,怎么打是一个问题。

如果用人数硬碰硬,他匈奴目前人困马乏的打不起。

但是若只控制东胡的王室,威逼他们王室服从这还是可以的。

于是在跟程骄商议,好打算给东胡王室来一个鸿门宴之后。

冒顿以他父亲的名义向东胡王室发出了邀请。

草原上向来没有永远的敌人。

东胡王室虽然好奇为什么匈奴可汗邀请他过他二国的边境一叙。

但这种事儿以前也发生过,所以东胡的王也没有带太多的人去。

眼看着东胡王就带了十几个护卫来赴宴的冒顿此刻心中那个名叫征战的种子觉醒了。

身为匈奴人,他们向来不怕征战四方。

对于匈奴男儿来说,若能保全他们的父母妻儿,为他们奔走沙场,死在战场上也是一种荣耀。

往年,匈奴人因不种地,在冬季寒冷的时候,他们去燕国抢劫燕国边城的时候,抱着的都是这个心思。

在他们看来,只要妇女和孩子活了下去,他们匈奴人什么时候都有希望。

但是在程骄来了匈奴之后,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智取,什么叫圈地。

冒顿才明白,原来他们去抢劫的事,只是一锤子买卖。

今年可以干,明年可以干,但若年年干,他们匈奴人迟早会在这件事上丧命。

培养一个人需要十数年,可是杀掉一个人只需要十几秒。

纵使燕国的士兵不是特别强悍,但燕国有大片可以耕种的土地。

在打仗这件事上,燕国可调动的士兵远比他们匈奴要多得多。

纵使他们匈奴男儿可以以一当十,可拼损耗他们拼不起。

自打程骄来了之后,他们匈奴人逐渐用牛羊换来了可以果腹的粮食。

还发现了能充当主食的青稞,用大片大片的空闲之地种上了麦子。

可以说,他们匈奴今年冬季不会去因抢夺物资而冒险了。

既然没有了当下生存之忧,他们的老邻居东胡就要防备一下。

毕竟匈奴、东胡以及遥远的月氏,都是游牧民族,没有几个是靠种地养活自己的国民的。

他们匈奴人有了足够的粮食过冬,那东胡会不会也趁此机会过来抢了?

此次东胡王过来会谈,带了十几号人,而他和程骄准备了足足四十多号人。

哪怕打起来了,他们可以迅速制服东胡王。

这是程骄之前就跟冒顿商量好的。

所以在东胡王进入他们约谈的帐篷中时。

冒顿的手一直放在腰间的铁剑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程骄想得很好,只要他能和东胡王和谈,东胡之地就可任他支配。

但程骄忘了一点,东胡之地不是匈奴。

匈奴因为经常去燕国打劫,使得匈奴人好歹能听懂关内人说的话。

加上程氏商会带去的利益,使得不会关内话的匈奴人很快就学会了关内的话。

而东胡一直是打劫匈奴,东胡人可不会关内的那些话,这就使得东胡王说的词儿,程骄一句都听不懂。

冒顿是匈奴土生土长的人,他经常跟东胡人打交道,能听得懂东胡的话。

但冒顿在程骄身边也学了快有一个多月。

冒顿明白有些事只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就可以干。

程骄有用匈奴人之心,用东胡的心思就会小。

他匈奴若想要维持现在的富贵,就需要把东胡打压下去。

在这片草原上如何能打压东胡人呢?

那就只有让东胡王室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