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慕钱沪剧团在淞沪会战四行仓库演出沪剧《八.一三》(8 / 21)

23时,韩宪元接到1营担负死守四行仓库的新命令,于是立即打电话要杨营长马上赶到团部,当面下达了新任务。

当杨瑞符营长领受任务再回到营部时,已经是27日零时20分了。此时1营各连都已根据26日22时的撤退命令开始后撤,杨营长急忙派传令兵分头去追,自己则在营部等待部队回来。

结果传令兵只追到第2连以及第1连的第1排与第2排,于是杨瑞符营长只好先率这一个半连到四行仓库向谢晋元报到。

没想到27日上午9时许,之前没联络到的1营3连、1连3排和机枪连居然也来到四行仓库。

原来这两个连在撤退途中遇到团部人员,知道1营的任务已经改变,虽然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任务,但他们还是毅然赶到四行仓库报到。

就这样,至27日9时,524团1营共452人全部进入四行仓库,这也是当时中国军队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处据点了。

524团1营进入四行仓库后,立即开始备战。由2个班在旱桥警戒。

1连在右翼西藏路占领阵地,

2连居中在四行仓库周边占领阵地,

3连在四行仓库左翼交通银行周围占领阵地,

机枪连在四行仓库屋顶配置2挺重机枪,

另外2挺重机枪则分别配属给1连和3连。

日军第3师团的前卫部队从北站出发自东向西搜索前进,刚接近四行仓库就遭到了1营的猛烈射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重新展开队形发起进攻,战至12时许,被守军击退。

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

27日四行仓库的战斗虽然规模很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表示中国军队依然在闸北坚持战斗。

这个消息迅速在租界流传开来,成千上万的市民赶到苏州河南岸,隔河向四行仓库守军挥动帽子、毛巾、手帕致意,甚至还将日军的集结地点、行动等写在大黑板上通报给守军。

更多的人将守军急需的物资送往上海市商会,不到一天的时间,捐赠的物资就装满了10辆大卡车。谢晋元对外界问及有多少守军时回答:

“八百人”,“八百壮士”由此天下闻名。

28日,四行仓库守军除了得到大量捐赠物资,还得到了杨惠敏送来的国旗,并于29日凌晨举行了简单但不失肃穆的升旗仪式。

四行仓库楼顶飘扬的国旗,是抗战期间最为经典的一个场景,彰显了中国军民不屈的抗战精神,引起了苏州河南岸成千上万观战市民的欢呼。

29日下午,日军再度展开进攻,仍被守军击退。

经过两天的战斗,谢晋元看出了日军的顾忌——

本来四行仓库从军事上讲是一个绝地,根本没有回旋余地,所以谢晋元最初布署防御时还尽量扩充防御纵深:

1连在右

3连在左,

2连居中,

围绕四行仓库周边,四行仓库大楼基本没部署部队。

但是日军顾忌流弹落入租界,所以不敢以重炮直接轰击,只能采取纯步兵的强攻。

于是谢晋元也审时度势地改变了部署,

将部队全部收缩回仓库大楼死守,

机枪连全部部署在楼顶,

对日军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日军正在架梯攀爬四行仓库:

30日,日军出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被守军用手榴弹击毁2辆。

日军还在仓库墙边架起梯子攀爬进攻,守军推倒梯子,并向墙角猛投手榴弹,再次将日军击退。

束手无策的日军只能集中火力猛轰四行仓库,几乎每秒钟就落弹一发,墙面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