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1 / 2)

三国骑砍 中更 1361 字 5个月前

尚书台除了尚书令外,还会有负责某一方面事务的尚书仆射,以及六名专管某项事务的尚书,和配属的尚书郎。

汉室朝廷里的尚书台,并没有尚书仆射……这个职务适合安置老臣。

公卿位置尚且填不满,尚书仆射这种养老的加官,目前还用不上,所以始终空缺。

两名尚书仆射空置,六曹尚书其实只有三曹尚书,分别是蒋琬、李朝、邓芝,蒋琬是选曹尚书,陈祗是选曹尚书郎。再其他的尚书郎属于添头,在帝国初期,这类尚书郎不算什么人物。

而陈公国革新、更易官制,尚书台这种位卑权重的中枢要职正式得到认可,隶属布政司。

有吏、礼、兵、户、工、刑六厅,转换到汉室朝廷,这六厅就是尚书台的六曹尚书。

陈公国是王国级别,三司是正二品机构,主官即正二品,副官从二品;六厅主官是正三品左侍郎,副职从三品右侍郎,以及正四品侍郎。六厅设有二十四局,主官为正五品中郎,副官正六品员外郎。

官制冲突就此出现,陈公国奉行先秦礼法,日常以左为尊,即虚左以待典故的原由;左是阳,是吉事,平日以左为尊;而兵戈之事是凶事,是阴事,以右为尊。

而汉制,以右为尊。

从军制上来说,彼此是一样的,右将军地位是稍稍高于左将军的;右臂握剑,左臂持盾。

现在关羽主政,必须对尚书台进行调整,改制也要一步步改,尚书台依旧是那个位卑权重的尚书台,不可能给尚书两千石的官秩。

关羽参考陈公国的官制革新,做了一个尚书台改革表,以及人事变动计划来找黄权。

南宫,尚书台。

黄权细细审视这份尚书台相关的人事任命,和部分名称改变。

尚书台会新增加尚书仆射一人,以关羽旧部议郎郭睦升任,作为黄权的副手,一同管理尚书台。

同时六曹尚书全部满员,更改名称,吏部尚书蒋琬、礼部尚书许慈、兵部尚书邓芝,户部尚书李朝、工部尚书蒲元、刑部尚书庞宏。六部尚书的副职,称之为右侍郎,以右为尊。

这一轮改制中,原来的选曹尚书郎陈祗……被关羽一脚踢出尚书台,具体该如何任用,关羽也没做处理。

典型的管杀不管埋,陈祗的仕途如何,关羽一点都不在意,将十分的不在意。

黄权细细研究,陈国的布政司有六厅二十四局,布政司的主官称之为布政使,正二品;其下有从二品左布政使、右布政使。

目前陈国布政使空缺,这是给陆议留着的;左布政使苏则,右布政使严钟。

参照陈国新官制,尚书台也应该在尚书令之外增加相应副职。

可是问题很明显,陈国有颁布诏令的宣政司……这个宣政司才相当于大汉的尚书台,或者说大汉的尚书台加上丞相府、大将军府,等于陈国的宣政司、布政司。

大汉的尚书台,既有宣政颁布诏令的职权,这个宣政颁布的职权从来都不完整,由丞相、大将军承担部分领导职务;也有不完整的布政、施政职能,这部分职能也被开府的三公、大将军之类分担、摄取。

所以两相对比,尚书台职能复杂,混合在一起,显得非常权重。

后汉政变,第一时间都是控制尚书台,从尚书台发布诏令;其次才是夺取兵权,再然后相对体面结束政变。

而陈国细分职能,尚书台职能被拆分为三部分,收纳奏折、誊抄、传奏的权力被转移到通政寺;宣政颁布诏令的权力单独组建为宣政司;剩下六曹职能发展为完整的布政司。

陈国三司,侍从司、宣政司、布政司;二台,御史台、兰芳台;六寺,奉常寺、大理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通政寺。陈国军制简单来说就三卫二率,左卫、中卫、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