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启蒙(3 / 4)

万岁千山 见贤思戚 5515 字 2020-11-19

等。然而这个同学还是去了。最后吃完晚饭,天都黑了。两个人看游说无望,就先回去,可惜学校住宿条件太差,也没路灯,两人没看见宿舍前面挖的沟。双双摔了下去,受了点轻伤。再然后来的单位也越来越多,学校里的学生看苏文啥都没干,就坐拥50家offer。羡慕嫉妒恨,却只能干瞪眼。那个被鄙视的同学存心报复,于是添油加醋一番,就把一件严肃的事情形容成一场闹剧。至于是真是假,谁会在乎呢。反正听的高兴就好啊。小道消息就这样传开了。再加上苏文懒得解释。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默认。闲话传的就更凶,甚至千里之外的苏星何这边都听到了细节。

“这么说,你的”天眼”不见了?”苏星何听完,心里也有点慌乱。他自问自己这么多年做了很多事,但是比起对儿子培养的成果,那些事简直微不足道。为了给儿子启蒙,苏星何没少下功夫,启蒙毕竟就是学习,但是学习不在学而在“悟”,佛教禅宗也有渐修顿悟之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悟,只不过前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后者只需要一个恰当时机。苏星何自然不敢奢望儿子有六祖慧能那样的天赋,但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渐修学习实在是太过辛苦,只怕到时候未等到开窍,早已泯然众人。所以,苏星何动了一下脑筋。让苏文从三岁开始就背三字经,但是不看只听,苏星何教一句,苏文读一句,等苏文完全能够背诵以后,再让他看三字经的文字,让苏文边念边照着写。苏文在抄了十遍以后,问苏星何“昔孟母,择临处,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意思,苏星何忍住没讲,就跟苏文说以后就知道了。至于以后是什么时候,苏星何也不知道,因为按照他的打算,这个答案需要苏文自己去发现。如果他能发现,那就悟到了。如果没发现。当个快乐的普通人不也挺好吗。苏星何这么安慰自己。

但出乎所料的是这天来的有点快,戚小淑带儿子去商场逛了一圈,苏文直接扑到苏星何怀里,大喊“爸爸,爸爸,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苏星何以为儿子要找自己买玩具去,就问是要买挖掘机还是蝙蝠侠,儿子摇头说不是,他说他找到了昔孟母择邻处是什么意思了。然后磕磕巴巴的跟苏星何讲起来他今天在广场的大屏幕上看到的孟母三迁的动画片。故事讲完以后,苏文问苏星何,是不是自己背的三字经每句话都是一个故事。苏星何点点头,苏文的眼睛一下子变得炯炯有神,长长的哦了一声,就一句话一句话的问苏星何三字经里面的故事,以至于到后来,儿子问完故事还不够,还问不是故事的内容啥意思,苏星何毕竟不是什么大儒生,再往后,连人之初性本善解释的都开始吃力了。还好教学相长顶住了压力,就这样第一阶段的启蒙就完成了,此时苏文刚好四岁。

当然在戚小淑眼里,儿子已经到了话多,狗都要嫌弃的年纪了。所以,儿子启蒙没有她也不大关心,毕竟她小时候没有人启蒙她。她觉得儿子有老公帮忙照顾,很省事。

大凡早慧的人必然缺乏定力,以至于往往因为好奇心,学习的过于庞杂,导致杂而不精,浪费了天赋。因此,苏星何想了一个方法训练儿子的定力。为了让儿子上钩,他谎称是悟空测试。苏文以为爸爸要讲西游记,于是就盯着苏星何表演。苏星何拿出一本书,每一页都画了一幅画,先让儿子看一遍。儿子傻了,问苏星何,唐僧师徒在哪里,苏星何不解释,把书快速的翻过,书里的画连成了一副动态图,一束花从泥土中发芽,生长,开花,枯萎,然后死去。如此这样翻了三遍。他跟儿子讲,这里面蕴含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你需要慢慢领会。他的本意,是让儿子明白,花开花谢无非都是一时的。不要沉迷于一时的色彩鲜艳。但是,儿子想了三天,告诉苏星何,这本书的意思是不是,没有花,也没有叶子,只有生和死。所以,一切都是空是吗?

苏星何吓了一跳。要是让戚小淑知道自己把孩子教成了小沙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