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十二年级的孩子通常是给予信任的态度。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也对在十一年级时我逐步放开了对儿子手机的监管更放松了很多。我还是会往我认为合适的方向去做:80%的信任,加上20%的有情感的提醒。
剩下的就是我这边在做的一些孩子要高考的各种资料的准备,以及如果孩子可能选择不在这个学校的话,那这个学期需要预缴学费,怎么缴?如何缴?怎样的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些我还要单独找财务老师去了解学校的相关的规则。
总体谈了三个小时,其实前两个小时是讲的儿子的状况,后一个小时聊的便是整个高中团队的事情,以及学校层面上的事情,谁叫我曾经也是新教育的一员,而且还关心着这个大的团体呢!最后,老师给我了一个反馈,就是他看到了我在谈教育的热情,甚至比谈孩子还要高涨,他认为如果将来我可以继续在教育系统工作,一定会受益于更多的孩子。谢谢老师的反馈!从一个他人的角度更加看到了自己!
最后,我觉得这次的面谈还是很彻底的,我看到了学校确实在为着这些孩子们不同的需求在为他们服务的,我感谢孩子的个体导师,也感谢这个学校的所有老师们,我真的看到了学校对孩子的支持,真的不是在于有没有完善的高考备考方案(这一点在逐步实践和完善中,尽管要很多很多很多年),而是在于老师们可以站在这些年轻人的角度上来思考他们真正的需要,不是年轻人说要啥就给啥,而是站的高度更高一些地在必要时给予指导,给予推动,给于不同的支持和帮助!儿子,有这样的老师,你何其有幸!妈妈也很幸福,因为你可以这么幸运!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