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殖民地。他更加气愤,祖国被内外分割,他的愤懑之情满溢胸内。
清军势大无可奈何,小小的荷兰竟也如此嚣张。思及此,郑成功便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争。他带着山河破碎的国仇家恨,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凭此永垂青史。
彼时,只有台湾这一座孤岛属于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后的"火种"。被视为"海贼"的郑氏集团,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郑成功的抵抗清军、收复台湾的历程。他一生征战,相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豪情一词更适合放在长于海浪中的郑成功的身上,便会合适许多。大风大浪没有浇灭他胸中的豪情万丈,不然他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抵抗清军、去驱逐荷兰。这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郑成功少年无忧,成年后肩负大业,打着大明的旗号讨伐清军,期待能够复兴大明,不正是沪剧唱词中所说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吗?
唱到沪剧合唱部分:"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时,细究起来,这每一句歌词都像为郑成功"量身定做"。
以一个大明子民的视角来看,满清骑兵入关,一路南下击破南京城,可不正是铁蹄铮铮,踏遍了大明的万里河山吗?这显然与出身异族,以侵略者身份入关的康熙无关。
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城,虽说经济上属于沿海地区,但是地理上并不属于沿海地区,康熙又从何"站在郑成功长于海上,倒是常常可以得见何为"风口浪尖"。
而后便是"日月旋转"这四字,"日、月",恰好组成了个"明"字。如果这还不足以证明这是大明的"明"的话,郑成功以光复大明的口号抵抗清军时的旗帜。旗帜乃是一面"日月旗",其上月亮围绕在太阳周身,挥舞旗帜时,可不正是"日月旋转"吗?
此外,郑成功在厦门的据点叫做思明,如果说一件事可以说是巧合,那么件件事都与"明"字有关时,就必然不是巧合了。
《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需要结合郑成功的结局来看。他收复台湾后,没能看见"梦中的明天",不足5个月便急病去世,年仅39岁,可谓是英才早逝。因此在沪剧唱词中多次呐喊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十分符合一位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在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势力早已不如从前,很快便被康熙亲手拿下,让清朝的领土逐渐走向完整。清朝也在康熙的治理之下,愈加繁荣昌盛。
数百年之后,更多的人会记得那个"康熙大帝",而少有人会主动想起郑成功。只有史实,记载着郑成功曾经为大明做出的最后努力,记载着他英年早逝之后,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悲凉心境。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
郑成功是17世纪着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
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东平地区、赤嵌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