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复辟闹剧,史称“丁巳复辟”。
复辟失败后,张勋失势,辫子军不复存在。于是张勋改投商界,短短数年,积累家产数千万。看来比起从政,张勋更适合经商。
1923年9月,张勋去世,享年69岁。而他到死也没有剪掉身上的辫子,溥仪感念其忠心,特赐谥号“忠武”。
四川总督:
四川总督是清朝关内八大总督最为年轻的一个,其在清朝前期,长期是处于陕甘或者湖广总督管辖,甚至于一度出现了川陕总督或者川湖总督这样的职务。
虽然在康熙年间,四川一度也有过自理,但清政府只是设立了巡抚一职,并没有特设总督。
因为当时四川需要为西北战事服务,其军务长期被陕甘总督或者抚远大将军把持。
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因为需要对四川当地的大小金川用兵,便将四川总督定为专缺,军政一把抓。
而在四川战事结束后,四川总督又开始和陕西这些搅合在一起,长期改缺。直到同治皇帝继位,四川总督一职才再度成为专缺。
所以,四川总督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百年。
而担任四川总督的人数,也就二十来个。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年羹尧、骆秉章、赵尔巽等等。其末代总督名为赵尔丰,于1911年上任。
赵尔丰也算是清末名臣,其担任过驻藏大臣,挫败了西藏叛乱,力保西藏不失,对于维护我国领土是做出了贡献的。
不过,赵尔丰在担任四川总督时,刚好碰上了四川保路运动,赵尔丰奉旨镇压。
结果赵尔丰镇压不利,导致事态扩大,清政府不得不调派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而湖北新军入川,导致了湖北兵力空虚,为后续的武昌起义提供了可能。
武昌起义之后,四川也随之成立军政府,宣布脱离清朝。而忠于清朝的赵尔丰则被军政府处决,时年66岁。
值得一提的是,赵尔丰的哥哥就是东三省末代总督赵尔巽,他的死对赵尔巽的打击很大,是故一度不愿出山为民国做事。
直到后来袁世凯答应赵尔巽,为赵尔丰洗刷冤屈,赵尔巽这才答应出任国史馆长一职,并有了《清史稿》流传后世。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在清朝初年是属于虚衔,因为当时清朝对于西南地区掌控力度并不大。
比如顺治时期那边是张献忠和南明的地盘,而在康熙年间,又有吴三桂坐镇云贵。
所以虽然早在顺治年间,就已经设立了这个官职,但其实际意义并不大。
也正是这个原因,是的云贵总督在前期,多是由汉人担任。这在清朝九大总督里面,是比较罕见的。
当然了,随着吴三桂的平定,以及西南边陲的守土需要,云贵总督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
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因为与缅甸的战争,所以担任云贵总督的大都是清朝八旗贵族,或者满洲重臣。比如阿桂、福康安等。
云贵总督的最后一任是李经羲,于1909年升任云贵总督。虽然李经羲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却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叔叔。
李经羲出生于合肥李家,其父名为李鹤章,而李鹤章的二哥叫做李鸿章。所以,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亲侄,这个背景不可谓不深。
或许是因为李鸿章的缘故,再加上李经羲又是汉臣,所以清朝灭亡后,他的结局也不算太差。
云南宣布脱离清朝后,蔡锷并没有为难李经羲,将其礼送出云南。
之后李经羲进入了北洋政府,当过袁世凯的幕僚,甚至还在黎元洪罢免段祺瑞之后,当过几天国务总理,也算是仕途圆满了。
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