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官网

老法師講開光,開光真的靈驗嗎

【同樣(yang)是佛教,為什么出(chu)星云(yun)大師,大陸(lu)卻出(chu)個釋永信(xin)】

文/道源法師(楊岐普通寺監院)
與永信大和尚相識的緣起,還緣于禪宗楊岐祖庭的籌備修復,2010年3月,家師慧通老和尚應四眾弟子之請,至楊岐山禮祖,見祖庭荒廢,不禁潸然淚下,逐發愿重興楊岐祖庭。
禪宗尊宿慧通老和尚親口稱贊的永信大和尚
由于家師已經83歲高齡,經他的考慮,決定由我出任楊岐普通寺監院一職。起初,我并不愿意出任此職,我對老和尚說:“師父,我出家的初衷并不是修建寺院,當時我從北京到云居山的后山茅棚禮您為師出家,是想參禪悟道,并不是想做當家、住持的,而我在五臺山求受三壇大戒時,所發的愿也是生生世世護持宗門一法,我只想跟著您在禪堂用功,并不想入世去修建寺院。”家師回答我說:“你說你發愿護持宗門一法,你現在不站出來修復祖庭,不護持常住,只想在禪堂用功,到最終來也只是成就了自己,你看人家少林寺的永信大和尚,護持宗門,照顧大家用功,不遺余力,少林寺禪堂的鐘板是我掛的,寺院平時游客人山人海,但禪堂是一塊真正的靜地,大和尚經常講:‘禪堂是師父們克期取證的地方,中興少林禪宗祖庭,必須要帶領僧眾們在禪修上下功夫,所以少林常住一定要盡全力護持禪堂。’而永信大和尚也是這樣做的,禪堂需要什么,常住就一定會想辦法解決,大和尚平常法務、事務非常繁忙,但是只要他一有空肯定會去禪堂坐香,這叫修持、護持兩不誤。要知道,真正的護持佛法,護持禪宗,是能給大眾師父們提供一個可以安心辦道的道場,一個可以修持用功的禪堂。”家師的此番話,令我如醍醐灌頂,番然醒悟。由此,我挑起了這復興楊岐祖庭的擔子。
初見永信大和尚,是在我開始負責楊岐祖庭修復之后的一個月,家師一輩子,弘揚禪法六十余載,中興恢復禪堂二十余座,但是沒有建過寺院。而修復一個祖庭,實非易事,諸般事情,千頭萬緒。這時,老和尚對我說:“你去少林寺找永信大和尚,他會幫助你的。”于是,我便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北上少林。到了登封以后,給永信大和尚發了一條短信,作了一個簡要的自我介紹。很快大和尚就回電話過來了,說:“來吧,我在寺院等著你。”就這一句話,忐忑之心已經無影無蹤了。到了寺院,大和尚已經安排好侍者在門口等候了。在侍者的引導下,到了丈室,大和尚第一句話便問:“慧老身體怎么樣?慧老怎么發心去中興楊岐了?來,快過來坐,遠道而來,先喝杯茶。”永信大和尚的這幾句話,讓我顧慮全消,大和尚的人格魅力,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這刻起,已經折服了我。
接下來,我把家師修復楊岐祖庭的緣起,現在的現狀,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所遇到的困難,都詳細的給大和尚作了說明。他非常耐心的聽完,并且對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都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并且說:“慧老發愿修復祖庭,只要我能做到的,我肯定全力幫助,慧老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責無旁貸。”
到了告別的時候,大和尚說:“照顧好慧老,老和尚是宗門下的至寶,照顧好自己,自己照顧好了,才能照顧好慧老,才能照顧好常住,才能恢復楊岐。”此時的我,已經熱淚盈眶。
自從此次與大和尚初識,在這至現在五年的時間內,因為楊岐的修復事宜,與大和尚多次交往,也隨大和尚多次出行。“于細微處見真情”在這些過程中,我已經完全被永信大和尚的大度胸襟、人格魅力以及護持佛教、提攜后人的寬廣情懷所折服。在永信大和尚身上,在他的言談舉止中,在他的日常行持中,我學到了很多,學到了為人處世的慈悲與包容,學到了修行用功的精進與不懈。
慧老的事,楊岐的事,我一定來,但不要留我
2010年10月,千年祖庭楊岐普通寺奠基儀式,是千年來的一件盛事。因為永信大和尚是禪宗祖庭的方丈,且又為楊岐重建奔走呼告,所以當時希望大和尚能法駕楊岐。事不湊巧,永信大和尚當時在北京參加一個重要活動,當我與他聯系時,他說:“慧老的事,楊岐的事,我一定來,但不要留我。”大和尚如約而來,從機場到了寺院,出席完儀式,從寺院再去機場。他當天的午飯,是我給他準備的一杯豆漿、兩個饅頭、幾包豆腐干。
少林常住一定會好好辦好禪堂,護持禪堂,慧老,您放心
2011年10月,少林禪七,我給家師作侍者去少林寺打禪七。大和尚來禪堂看望家師,老和尚拉著永信大和尚的手說:“常住今年這個禪七打的好,這么多的老參師父,地上都坐滿了,他們來找我問話,我看這里面至少有十幾個人功夫用上了,您要好好護持禪堂。”
大和尚說:“慧老您放心,禪堂自從您掛了鐘板,立了規矩,我們一直是按照您立的規矩行持的,少林常住一定會好好辦好禪堂,護持禪堂的。”
老和尚話鋒一轉,說:“楊岐復興您也要發心。”
大和尚非常憨厚的一笑道:“慧老您放心。”
你不要擔心,有我呢
2012年4月,家師圓寂,讓我頓時六神無主,由于老和尚在佛教教內的聲望地位,處置稍有不慎,就會出大錯,在我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大和尚叫延斌法師打電話過來,問老和尚后事處理情況。此時的我不禁的哭了起來,永信大和尚接過電話,在電話里說:“你不要擔心,有我呢!”
大和尚的這句話,讓我丟掉的“神”又回來了。接著,大和尚安排少林僧眾二十余人來楊岐山協助我辦理老和尚的后事,在慧通老和尚治喪七天期間,萍鄉這個贛西小城的楊岐山上,來了將近五十萬人,來吊唁送別家師。也正是有了大和尚的加持與護持,老和尚此生的最后一程,才走的如此圓滿。
仁者善修道,清濁皆無妨,常自見己過,于道既相當
老和尚走了,但他未完成之楊岐的振興事宜還未完成,楊岐祖庭還未修復,禪堂的鐘板,還未在楊岐山響起,我作為楊岐普通寺的實際負責人,我需要全面考慮楊岐的復興發展之路,由于我的年紀輕,資歷淺,我自認為我不適合擔任楊岐祖庭的住持一職,于是我向常住大眾征詢意見,向部門建言,請永信大和尚來擔任寺院住持。這時候,大家給我的態度,都是一個疑問,“行的通嗎?永信大和尚會同意嗎?”我信心十足的回答他們的:“一定能!”
當我面對面向大和尚提出此種請求時,大和尚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還是他那句老話:“你放心,有我呢。”家師未了之心愿,在永信大和尚的支持下,繼續得以傳承發展。
是年十月初四,在少林達摩祖師付法與二祖的立雪亭,將曹洞正宗法脈付囑于我,傳法偈曰:“仁者善修道,清濁皆無妨,常自見己過,于道既相當。”
紹老不容易,就算再辛苦,我也會去
2013年9月,安徽司空山二祖寺開光法會。二祖寺是慧可大師道場,由紹云長老主持修復。二祖開光期間,適逢中俄少林文化節在俄羅斯舉辦,時間行程是早已訂好。在紹云長老向永信大和尚發出法會活動邀請后,大和尚說:“紹老不容易,就算再辛苦,我也會去。”
最終,在二祖寺開光法會的前一天,大和尚萬里迢迢從俄羅斯飛北京轉機,中途未作停留,至司空山時已是半夜時分。開光法會結束,大和尚經武漢回鄭州,我也由武漢回江西。到武漢時,已是晚餐時分,車站快餐店,四個人,一份豆腐、一份土豆絲、一份青菜、一份紫菜湯,就是奔波了幾天的大和尚以及我們的晚餐。
“于細微處見真情”這幾件事情,只是永信大和尚弘法道路上的小事,也許他并不記得,但是通過這些事,言傳身教,給后學晚輩的啟迪是使我們受益無窮的。大和尚為僧幾十載,他把少林寺從一座只有幾座破房子,二十眾出家眾的小寺廟恢復成在國際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寺院,他功不可沒;他把千年禪宗祖庭中斷數年的禪堂恢復起來,依照古規,如律如法,用功辦道,并且天下禪僧云集參修,他功不可沒;他創立少林武僧團,讓中國武術通過少林寺,走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他功不可沒;他為抵制寺院“股份化,被上市”奔走呼告,最終促成國宗局、證監會等十部委《關于處理涉及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的出臺,意見明確指出,不得將宗教活動場所所為企業資產上市,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寺觀搞“股份制”“租賃承包”,他功不可沒;他為宗教類景區對信眾免除門票,多次向全國人大各相關部門寫提案,給諫言,他功不可沒;他在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在為中國佛教界的振興,在為宗教的權益保護,在為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的道路上,他一直在努力,一直貢獻他的力量。他一直在路上,他應該是我們佛教界的脊染,更應該是我們的榜樣。

【成一長老簡介】

成一法師,江蘇省泰縣曲塘鎮人氏,一九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俗姓王,學名汝康,字仲義。十五歲時依同縣營溪鄉觀音禪寺遠春上人披剃出家,法名覺因,字乘一,號成一,別號壽民。
 在觀音禪寺學習佛教經典儀軌后,十九歲時入泰州光孝寺佛學院就讀。畢業后適逢抗日戰爭爆發,學院停課,他留院服務,親近曾師祖智光、師祖南亭二位長老研究華嚴、法華、唯識、起信等各類佛學。
一九四○年赴南京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翌年時間稍靖,光孝佛學院復課,法師返寺任監學兼講師。一九四二年入「上海中醫學院」攻讀中國醫學,同時兼任上海玉佛寺附設的上海佛學院講師。
一九四七年法師從中醫學院畢業之后,并于玉佛寺內創辦「佛教利生義診所」,次年冬,與其業師張少齊居士東渡。
一九九○年八月,法師首度返回泰州祖庭光孝寺主持重建工作,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泰州光孝寺重建落成開光大典,法師親臨主持,圓滿多年宿愿。
成一法師佛學道德譽重兩岸,無論在慈善、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貢獻,是兩岸佛教之光。
著作:慧日集123集、慧日集新編、成一文集、成一語匯集、華嚴文選、出家三十要則講論、彌勒凈土法門集、環島日記、為什么要念佛、華嚴佛七開示錄、藥師佛七開示錄、華經品會大意。

【給佛像開(kai)臉怎么開(kai)】

佛(fo)教沒(mei)有“給(gei)佛(fo)像開臉”一(yi)說。

“給佛(fo)像(xiang)開(kai)臉(lian)”是一個世俗(su)的(de)說(shuo)法。

佛門(men)大德,在佛菩(pu)薩像公開接受眾生的(de)供養(yang)之(zhi)時(shi),進行的(de)一(yi)項法(fa)事活動,叫“開光”。

佛(fo)(fo)教(jiao)本來沒有開光(guang),佛(fo)(fo)教(jiao)有佛(fo)(fo)像加(jia)持(chi)的儀(yi)式,跟(gen)開光(guang)類似。“開光(guang)”一(yi)(yi)說來自道教(jiao),開光(guang)為道教(jiao)科儀(yi)之(zhi)一(yi)(yi)。流傳(chuan)到(dao)現,就都統一(yi)(yi)叫開光(guang)了。

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xiang)外(wai),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

佛教(jiao)開(kai)光加持儀(yi)式的所(suo)在地(di),一般是(shi)著名的佛教(jiao)道(dao)場,參加儀(yi)式的法師(shi)應受具足戒(jie),持有正規戒(jie)牒。主法者(zhe)應為(wei)有較高修行(xing)成就的法師(shi),為(wei)寺院住(zhu)持。

佛(fo)(fo)(fo)教(jiao)開光儀(yi)式所具(ju)有(you)的(de)內(nei)涵(han),是佛(fo)(fo)(fo)教(jiao)特有(you)的(de)提(ti)升加(jia)持。佛(fo)(fo)(fo)教(jiao)開光儀(yi)式,不僅是開佛(fo)(fo)(fo)眼,更是開眾生(sheng)的(de)心眼,開內(nei)在般若(ruo)智慧。

【最(zui)著名的佛教寺廟(miao) 或最(zui)大的佛教寺廟(miao)】

的四大叢林
的宗教信仰是十分普遍的,也是多元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以及基督教、天主教等,都有廣泛的信徒。
據說,信眾最多的是道教,也就是信奉保佑出海平安的天后媽祖,這對于身居海島、世代與海相接的人來說,當然是很好理解的。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等西方宗教的信徒,近年來似乎有增多的趨勢,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在金碧輝煌的佛寺和媽祖廟之間,不時也能看到高懸十字的尖頂教堂。而的佛教,不僅信眾少于道教,歷史也不及道教悠久。當然,實際上很多人既信仰道教,同時也信仰佛教。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眾多高僧的弘法,幾十年來的佛教有了長足的發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大叢林”,即:證嚴上人的慈濟功德會;星云大師的佛光山;圣嚴法師的法鼓山;惟覺老和尚的中臺禪寺。
這四大叢林,幾乎都有龐大的僧侶組織和百萬信徒、廣袤的廟宇和巨額的資產,還興辦了學校、醫院,并擁有自己的報紙、網站、電視臺等,在島內和兩岸三地乃至國際上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四大叢林,就其在的地域分布而言,恰好南、北、中、東各一。法鼓山在臺北縣,位于北部;中臺禪寺在臺中的南投縣,即中部;佛光山在高雄縣,號稱“臺南佛都”;慈濟在花蓮縣,居東部。當然,每大叢林在各地乃至海外還有各自的分支機構。就其承繼祖庭與弘法方式而言,四大叢林既各有所宗、各具特色,又有一個明顯的共性,就是弘揚“人間佛教”,也就是推動佛教面向人間,服務社會。

證嚴上人是一位瘦弱而堅強的女性,也是四大叢林中唯一一位比丘尼佛教領袖。她出生于臺中一個富裕家庭,因父母多病,自幼出入寺廟,為父母消災祈福。25歲自行剃度出家,后皈依印順長老為師,秉持師命“為佛教、為眾生”,于1966年在花蓮縣創辦“慈濟功德會”。從最初竹筒里省下的五毛錢到今天募集的上百億善款,從最初只有30多個信徒到現在的400萬會員,從最初花蓮起步到如今在全球60多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證嚴上人和慈濟人創造了不可思議的人間奇跡。他們奉行“慈悲為懷、濟世救人”的宗旨,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慈濟人的身影。慈濟的慈善志業,涉及到賑災、環保、骨髓捐贈、干細胞移植等多個方面,他們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如非洲、阿富汗、科索沃,當然也包括中國大陸,特別是在2003年SARS(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在,我們隨時隨處都可以看到慈濟義工在為各種善事忙碌,他們中有老板、富商、官員、明星、婦女、學生,不同國籍、種族、宗教信仰的人,紛紛投身于慈濟事業中。據說,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或多或少參加過慈濟教育、文化、醫療、慈善的事業和活動。因此,慈濟以其非凡的慈善業績,于2003年以“佛教慈善基金會”的名義正式成為聯合國非組織,證嚴上人也被譽為“東方特蕾莎”,多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有人則干脆稱之為“人間觀世音菩薩”。

法鼓山的圣嚴法師,已于2009年2月圓寂。馬英九等政要親往吊唁,馬英九作為法師的弟子,還親手安放了師父的舍利函下葬。大陸國臺辦主任、宗教局葉小文和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均發去唁電,足見圣嚴法師在佛教界的地位。圣嚴法師是江蘇南通人,14歲在家鄉狼山廣教寺出家,后從軍到了,曾任國民黨軍情人員。1960年退役后再入佛門,并到日本求學獲得博士學位。圣嚴法師學成后,回到師承農禪寺東初老人,1977年老人圓寂后接掌佛門事務,1989年在臺北縣金山鄉購地創建法鼓山。圣嚴法師是少有的“博士”僧、學問僧,對佛學有極為精深的研究,是一位大學者、作家、教育家。他一生用中、日、英三種文字寫下了百余種著作,如《正信的佛教》、《戒律學綱要》、《禪修指引》、《放下的幸福》、《智慧人生書》、《美好的晚年》等都是長盛不衰的暢銷書。圣嚴法師提出“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又擔任多所大學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他發起“心靈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影響相當廣泛。因而,他被譽為“全體人的精神支柱”。

以上兩大叢林,可惜在臺期間我無緣拜訪其大本營,而佛光山與中臺禪寺則有幸結緣,更有切身的感受。
先說說中臺禪寺。中臺禪寺位于臺中南投縣埔里鎮,與日月潭鄰近,僅20分鐘的車程。也許因為這一關系,中臺禪寺成了來臺必去的旅游景點。也許與日月潭沒有多大關系,完全是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吸引了廣大游客。
我們從臺中市出發,大約一小時的車程,便來到了中臺禪寺。遠遠地望去,禪寺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建筑極為雄偉壯麗,為著名設計師李祖原居士,也就是臺北101大廈的設計者設計。他設計之前遍訪世界各大寺廟和教堂,以吸取所長和激發靈感。惟覺老和尚親自主持,歷時10年,耗資40億臺幣,于2001年9月1日禪寺正式落成開光啟用。中臺禪寺建成后卻褒貶不一,贊揚者認為其突破了一般寺廟的格局,是一種大膽的創新;反對者則以為不中不西,不倫不類。但不管怎樣,其建筑規模之宏大,氣勢之弘闊,用料之考究,設備之先進,都令人嘆為觀止,無怪乎人們要冠以“五星級”寺廟的雅號。
這里沒有一般寺廟的山門,我們在寺前下車,順一坡道拾級而上,頗似西藏布達拉宮。進門后受到寺方接待,副住持見尊法師在會客室與我們交談、品茗,安排一比丘尼陪同參觀。在一層大殿,我們看到高大無比的四大天王,感覺比古埃及神廟的神像還要壯觀。二層是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據說是由印度的紅花崗巖雕琢而成。從二層我們直接乘電梯到達16層,由上而下參觀。無論是佛殿還是禪堂,都清雅敞亮,美輪美奐,沒有普通寺廟那種香煙繚繞、嘈雜擁塞的感覺。整個寺廟不設香案,不點香火,佛像前敬獻的是鮮花睡蓮,完全符合當下提倡的低碳環保理念,我以為這樣的禮佛方式實在值得推廣。
參觀禪寺一個多小時,接著再去參觀禪寺的博物館。當時正逢浙江省博物館有關阿育王塔(即雷峰塔)的專題文物展在此借展,這是難得一見的。我們先參觀了這個專題展,再看禪寺常設展。中臺禪寺自身收藏的文物,大都與佛事相關,按照材質的不同(如銅、鐵、木、石、紙、帛等)分類展示,頗多珍品。博物館的館長是一位比丘尼,有博士學位,親自為我們講解。就其設施和展示手段而言,即使與普通公共博物館相比也毫不遜色,堪稱一流。
參觀結束后,回想見尊法師在接待我們時提到惟覺老和尚提出的佛教“五化”,即科學化、藝術化、生活化、教育化、學術化,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佛教如何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到了中臺禪寺一定能得到某些真諦。這的確是一座與時俱進的叢林(自注:“與時俱進”是陪同的比丘尼一路講得最多的一句話),佛教現代化在這里可以說達到了極致,留下了時代的印跡,即此一端其功亦偉矣。
惟覺老和尚是四川營山人,多年來一直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推動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早年提出“三通”論:“兩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中臺先通。”前些年島內“臺獨”分子搞所謂“公投”,惟覺老和尚堅決反對這種分裂國家的行徑,呼吁“絕對不領公投票”。近年來,選送了多位中臺禪寺的年輕法師到四川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今年他不顧80多歲的高齡,還專程來大陸參觀了上海世博會。

最后說說佛光山。佛光山位于高雄縣與屏東縣的界河高屏溪北岸,原本是一座荒山,星云大師于1967年購得此地,率領眾徒披荊斬棘,苦心經營幾十年,現已成為綠樹成蔭、殿宇相接、氣象萬千的佛教圣地。
星云大師是佛光山的開山宗主,在宗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不僅如此,他把佛教事業發展到全世界,是一位極有國際聲望的高僧大德。但通過幾次接觸和交談,感到大師其實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者、談吐幽默的智者。
與星云大師結緣,要感謝我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田青先生。他早年通過趙樸老拜會了星云大師,后來又在大師創辦的佛光大學任教,因而與大師十分熟悉。我們第一次與星云大師見面是在臺中別院(佛光山在各大城市都設有這樣的分支機構),大師一連講了幾個機智幽默、寓意深刻的笑話,令人捧腹。隨后不久,我和田青應邀參加在臺北別院舉辦的星云大師“一筆字書法展”開幕式,與大師交談,得知大師與家父同年(1927年生人),更有了親近之感。大約半年后,我與田青竭力推動,星云大師“一筆字書法展”于今年5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大師親臨現場講話,并到我們中國藝術研究院作了演講,受到熱烈歡迎。在京期間,我陪同大師,對大師有了更多的了解。
星云大師是江蘇江都人,12歲在南京棲霞山出家,后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早年主要在宜蘭弘道,歷盡艱辛。創建佛光山后,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先后在世界各地創建200余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創辦9所美術館、26所圖書館、12所書局、50余所中華學校、16所佛教叢林學院,暨智光、普門、均頭等完全中、小學,美國西來、佛光、南華及澳洲南天等大學,實現了自己“佛光普照五大洲”的宏愿,開創了前無古人的佛教大業。
大師著作等身,著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并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余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據大師告訴我,他青年時代從事過文學創作,寫過小說、劇本,主編過雜志,因此大師的著作,無論是宣揚佛法還是勸導善行的書籍,都明白曉暢,引人入勝。這是我拜讀了大師相贈的幾部著作之后的一點感受。
星云大師早在58歲的時候,就極為明智地退出了佛光山住持事務。但是,在大師制定的一套科學而嚴密的制度下,佛光山的事業依然蓬勃發展。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陪同我們參觀了禪堂、寮房、書店、大佛城、大雄寶殿、大悲殿、大智殿、美術館、宗史館……無處不感受到大師的精神和魅力。最后,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佛陀紀念館,這是一片規模宏大的建筑群,繁忙的建筑工地,預示著佛光山更加美好的前景。
(作者王能憲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什么叫開光臉】

一種美容手法
開光臉是運用物理,光學,秘方三種療法相結合,把皮膚最底層的有害物質提取到皮膚表皮使其自然脫落,從而呈現白皙,透亮,水嫩的膚色,開光臉還可以改善敏感肌膚,祛除細小皺紋,收縮毛孔,淡化黑眼圈等。

【大話西游2裝備開光有什么作用】

開光1次練器時最多只能出現一個練器屬性,開光五次就有幾率出現五次練器屬性,也就是說開光次數越多練器屬性出現的幾率越多,那么出現極品的概率就越大。可開光武器:11-15級(已煉化過)、神兵、仙器武器開光條件:已加入煉器坊,且擁有九玄仙玉(不可交易)開光操作:人物屬性欄點作坊,打開煉器坊界面進行開光,開光公式=可開光武器+九玄仙玉+100000兩,開光有幾率失敗,最多成功開光5次/件,開光后的武器可進行煉器。

標簽: 老法師講開光 怎樣知道開光成不成功大師告訴你什么叫開光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