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官网

黃大仙廟供奉的是誰,去廣州黃大仙祠要注意

【黃大仙祠的歷史沿(yan)革】

建于1945年,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最著名的廟宇之一。享負盛名,無人不曉,香火鼎盛,每年農歷大年初一,市民都要爭頭柱香。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十分靈驗。該祠也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黃大仙祠原名嗇色園,始建于1921年,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建筑雄偉。整個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建于1945,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
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
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黃大仙祠據明朝萬歷年間的《金華府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是浙江金華蘭溪人,東晉年間(公元328年)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家庭。他8歲牧羊于浙江金華赤松山上;15歲上山牧羊時遇道士善卜。善卜見初平有異相,就帶他到金華赤松山修煉了40年,最后得道成仙。因此,黃大仙以“赤松子”為別號。后來,其兄黃初起去尋找他。兄弟相見,初起問:“羊在哪?”初平大聲地叱之:“羊起!”滿山坡的白石立刻變成了羊。廣州黃大仙祠大門對聯“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記載了黃大仙成仙的傳奇故事。而復建的這座廟祠中,黃大仙殿門前所掛的也同樣是這么一副對聯。 道教是多神教,在眾多的神當中,黃大仙是相當出名的。當年黃大仙云游四海,治病救人,濟世扶危,留下了許許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家喻戶曉,受到廣大民眾的擁戴,紛紛立祠來尊奉他。
廣州黃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里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極大的影響。該祠雖于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筑藝術。
1915年,原黃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黃大仙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并于1921年建成黃大仙祠。同樣地,黃大仙也深受海內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黃大仙祠。后經有關部門批準,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游旅游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黃大仙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于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游覽。
在1921年前,黃大仙廟原設于廣州的。廣州的黃大仙廟已有百年歷史,只因當時廣州的政局非常復雜。當時廣州由陳炯明所控制,他突然以“革命者”自居,說要破除迷信,便拆去廟宇筑馬路,或拆廟賣地建屋,最主要的是乘機霸占房產。當時很多廟宇遭殃。 黃大仙廟在軍閥借破除迷信之名,而刮地為實的時代里,自然也受到影響,但幸得紳商李亦梅、譚杰生、梁仁庵、郭述亭、張殿臣、陳桂石和唐麗泉等,把黃大仙寶像接來,安奉在嗇色園內,才使黃大仙寶像才得以保存。
1915年,道侶梁仁庵、梁鈞轉父子,從廣東西樵山普廣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原先在灣仔供奉,1921年,大仙乩示,到竹園吉地,建“嗇色園”至今。
嗇色園本來是上述幾位紳商的私人修道別墅,1921年初接黃大仙來港時,并不是任人參神,但因后來善信要求入廟參神者日眾,各紳商平日樂善好施,于是就定下開放時間,并將香火收入,撥充善舉,贈醫施藥,年年無間。到1956年9月25日正午12時,由該廟正總理黃允畋,將廟宇的收入,正式交由東華三院接管。
黃大仙祠經歷過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飛機多次用地毯式的轟炸,但大仙祠一草一木均安然無恙。
昔日的黃大仙祠1915年,廣東西樵普慶壇梁仁庵道長及梁鈞轉道長把黃大仙師畫像帶來,先后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后來再于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后該處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后于1921年黃大仙師降乩啟示,命當時的道侶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鐘,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于現址建祠,并于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2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黃大仙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只供道侶及家屬入內參拜。后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于當時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后經當時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準,才特許于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黃大仙祠才正式獲批準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2008年4月3日,園方宣布斥資1億4000萬元,進行35年來最大規劃的擴建工程,包括擴建現時供奉黃大仙師的大殿部分,并會破天荒,在大殿底部,打造一座供奉太歲的地下宮殿“元辰殿”。工程期間黃大仙師畫像將移鑾至鳳鳴樓,擴建工程預計歷時約一年半。
2008年(nian)12月17日(ri)黃大仙祠下周起(qi)破天荒推出“網上祈福”,朝七(qi)晚六地實時直插香(xiang)火盛況場(chang)面,善信即使外游或出差,或是游客,均可透(tou)過(guo)互聯網,為家(jia)宅(zhai)、為自身、為祈福,再(zai)由(you)道長擇日(ri)稟告,但粗鄙、詛(zu)咒及(ji)議題免(mian)問。

【黃大仙是誰】

黃大仙祠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黃大仙祠的建筑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圣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黃大仙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筑特色和意義。
黃大仙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除了大雄寶殿外,祠內其它建筑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并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家于一身。黃大仙祠贈醫施藥,也參與不少社會活動。近年,更獲批準在祠內舉行婚禮,為新人辦理注冊事宜。

【黃大仙是何人物?】

對黃鼠狼的尊稱

【什么是黃(huang)大(da)(da)仙,黃(huang)大(da)(da)仙是什么人?】

不是什么人``` 北方把黃鼠狼叫做黃大仙兒,黃皮子

【家里供奉的 黃大(da)仙 白大(da)仙 胡(hu)大(da)仙 都是指什么 ??? 有什么傳說(shuo)???】

黃大仙是黃鼠狼,胡大仙是狐貍

【黃大仙代表什么】

黃大仙,本名為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為現中國浙江省金華縣,是當地的一名牧羊小孩。十五歲時得仙指點得道而隱居赤松山。18歲開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號赤松子,故號稱「赤松仙子」。民間流傳其法力高強,能夠點石成羊。傳說因為煉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藥方」度人成仙,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黃大仙信仰在1915年由普慶壇的創建人—梁仁庵道長傳入,其后蓬勃地發展。著名的黃大仙祠就是供奉他的,終日香火不斷。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者薔色園黃大仙祠,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黃大仙。廟宇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只黃初平。
廟宇紅柱金頂藍楣黃格的外觀,可視為中國傳統寺廟建筑的典型。

標簽: 黃大仙廟供奉的是誰 黃大仙保佑什么黃大仙的真身是什么

展開全(qua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