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官网

太歲顯微鏡的放大,太歲什么樣子

【顯微鏡的(de)放(fang)大(da)倍數=?】

例如:生物顯微鏡:目鏡10X,物鏡4X,10X,40X,100X,
放大倍數40X,100X。400X,1000X
目鏡16X,物鏡4X,10X,40X,100X,
放大倍數64X,160X,640X,1600X
總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
西安測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什么是太歲?】

【天文歷法中的“太歲”】
古人有所謂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順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順序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并不方便。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設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做太歲,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并用它來紀年。根據《漢書·天文志》所載戰國時代的天象記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在析木(寅),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xiao),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卯”,其余由此類推。
此外古人還取了攝提格、單閼等十二個太歲年名作為“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十二個年份的名稱。屈原《離騷》:“攝提貞與孟陬(zou)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認為這里的攝提就是作為太歲年名的攝提格,是說屈原出生于“太歲在寅”之年;孟陬(zou)指夏歷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這樣說來,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粘菌復合體之說不可靠
王朝江統計發現,從1992年至今,全國各地共發現“太歲”18次。“現在拆遷工程增多,但15年才發現了18次,可見在古代,‘太歲’是多么的稀罕!”王朝江感嘆說。
物以稀為貴,“太歲”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又稱其為肉靈芝,稱其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而唐代文人筆記中則記載了一人因冒犯“太歲”,而遭到報復家破人亡的故事。
王朝江表示,近年來發現的“太歲”都被解釋為粘菌復合體,是一種介于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的種類。但從全國各地發現的“太歲”來看,他們形態、顏色、發現地點各異,粘菌復合體之說可靠嗎?
第一次見到“太歲”后,王朝江將撕下的一小塊表皮悄悄帶了回來,在顯微鏡下觀察卻沒有發現細胞結構。“難道這個根本就不是生命體?”
第二次發現“太歲”后,他又將其中的一塊帶了回來。記者在王朝江的實驗室內見到了養在特殊水中的“太歲”,兩年多的時間,它已經從小棗大小長到了核桃大小。這塊“太歲”呈深褐色,王朝江表示這可能與生長環境中的色素有關。
一般菌種在顯微鏡下放大400倍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菌絲了,但“太歲”切片在放大1000倍后還是看不到任何組織。如果將其組織放在營養液中培養會有什么結果呢?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王朝江邁出了“太歲”研究難能可貴的一步。
■突破
“太歲”接種塊長出菌絲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朝江再次獲得一塊“太歲”樣本。他經過認真消毒,將其切割成兩三毫米的接種塊,分別放到30個試管的培養液中。
24小時后,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個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的“怪物”,竟然長出了5毫米長的菌絲。這一結果與“粘菌復合體”之說相去甚遠。
王朝江將這些接種塊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后發現,菜豆形的孢子和一條條菌絲清晰可見。
王朝江表示,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太歲”是真菌構成的組織體,而非粘菌復合體。“雖然各地發現的類似的東西都叫‘太歲’,只是質感一樣,但形態上差距很大。我的研究至少表明這些不明生物體被統稱為‘太歲’或是‘粘菌復合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太歲’至少包括粘菌復合體和真菌兩種。”
王朝江說,他雖然成功培養出了“太歲”菌絲,但距重獲“太歲”實體還有很長一段路。

【顯微鏡(jing)的放大原理(li)是什么】

這是簡易顯微鏡:通過物鏡的放大在目鏡的前方成像,由目鏡在放大物鏡所成像!在顯微鏡上物鏡的放大倍數與他的長度成正比,目鏡的放大倍數與他的長度成反比!
這是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
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制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國的開普勒在研究望遠鏡的同時,改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得出合理的顯微鏡光路結構,當時的光學工匠遂紛紛從事顯微鏡的制造、推廣和改進。
17世紀中葉,英國的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胡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665年前后,胡克在顯微鏡中加入粗動和微動調焦機構、照明系統和承載標本片的工作臺。這些部件經過不斷改進,成為現代顯微鏡的基本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間,列文胡克制成單組元放大鏡式的高倍顯微鏡,其中九臺保存至今。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顯微鏡,在動、植物機體微觀結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9世紀,高質量消色差浸液物鏡的出現,使顯微鏡觀察微細結構的能力大為提高。1827年阿米奇第一個采用了浸液物鏡。19世紀70年代,德國人阿貝奠定了顯微鏡成像的古典理論基礎。這些都促進了顯微鏡制造和顯微觀察技術的迅速發展,并為19世紀后半葉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內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發現細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顯微鏡本身結構發展的同時,顯微觀察技術也在不斷創新:1850年出現了偏光顯微術;1893年出現了干涉顯微術;1935年荷蘭物理學家澤爾尼克創造了相襯顯微術,他為此在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古典的光學顯微鏡只是光學元件和精密機械元件的組合,它以人眼作為接收器來觀察放大的像。后來在顯微鏡中加入了攝影裝置,以感光膠片作為可以記錄和存儲的接收器。現代又普遍采用光電元件、電視攝象管和電荷耦合器等作為顯微鏡的接收器,配以微型電子計算機后構成完整的圖象信息采集和處理系統。
表面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學透鏡可以使物體放大成像,光學顯微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把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足以觀察的尺寸。近代的光學顯微鏡通常采用兩級放大,分別由物鏡和目鏡完成。被觀察物體位于物鏡的前方,被物鏡作第一級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實象,然后此實像再被目鏡作第二級放大,成一虛象,人眼看到的就是虛像。而顯微鏡的總放大倍率就是物鏡放大倍率和目鏡放大倍率的乘積。放大倍率是指直線尺寸的放大比,而不是面積比。
光學顯微鏡的組成結構
光學顯微鏡一般由載物臺、聚光照明系統、物鏡,目鏡和調焦機構組成。載物臺用于承放被觀察的物體。利用調焦旋鈕可以驅動調焦機構,使載物臺作粗調和微調的升降運動,使被觀察物體調焦清晰成象。它的上層可以在水平面內沿作精密移動和轉動,一般都把被觀察的部位調放到視場中心。
聚光照明系統由燈源和聚光鏡構成,聚光鏡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觀察的部位。照明燈的光譜特性必須與顯微鏡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適應。
物鏡位于被觀察物體附近,是實現第一級放大的鏡頭。在物鏡轉換器上同時裝著幾個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鏡,轉動轉換器就可讓不同倍率的物鏡進入工作光路,物鏡的放大倍率通常為5~100倍。
物鏡是顯微鏡中對成象質量優劣起決定性作用的光學元件。常用的有能對兩種顏色的光線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鏡;質量更高的還有能對三種色光校正色差的復消色差物鏡;能保證物鏡的整個像面為平面,以提高視場邊緣成像質量的平像場物鏡。高倍物鏡中多采用浸液物鏡,即在物鏡的下表面和標本片的上表面之間填充折射率為1.5左右的液體,它能顯著的提高顯微觀察的分辨率。
目鏡是位于人眼附近實現第二級放大的鏡頭,鏡放大倍率通常為5~20倍。按照所能看到的視場大小,目鏡可分為視場較小的普通目鏡,和視場較大的大視場目鏡(或稱廣角目鏡)兩類。
載物臺和物鏡兩者必須能沿物鏡光軸方向作相對運動以實現調焦,獲得清晰的圖像。用高倍物鏡工作時,容許的調焦范圍往往小于微米,所以顯微鏡必須具備極為精密的微動調焦機構。
顯微鏡放大倍率的極限即有效放大倍率,顯微鏡的分辨率是指能被顯微鏡清晰區分的兩個物點的最小間距。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兩個不同的但又互有聯系的概念。
當選用的物鏡數值孔徑不夠大,即分辨率不夠高時,顯微鏡不能分清物體的微細結構,此時即使過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個輪廓雖大但細節不清的圖像,稱為無效放大倍率。反之如果分辨率已滿足要求而放大倍率不足,則顯微鏡雖已具備分辨的能力,但因圖像太小而仍然不能被人眼清晰視見。所以為了充分發揮顯微鏡的分辨能力,應使數值孔徑與顯微鏡總放大倍率合理匹配。
聚光照明系統是對顯微鏡成像性能有較大影響,但又是易于被使用者忽視的環節。它的功能是提供亮度足夠且均勻的物面照明。聚光鏡發來的光束應能保證充滿物鏡孔徑角,否則就不能充分利用物鏡所能達到的最高分辨率。為此目的,在聚光鏡中設有類似照相物鏡中的 ,可以調節開孔大小的可變孔徑光闌,用來調節照明光束孔徑,以與物鏡孔徑角匹配。
改變照明方式,可以獲得亮背景上的暗物點(稱亮視場照明)或暗背景上的亮物點(稱暗視場照明)等不同的觀察方式,以便在不同情況下更好地發現和觀察微細結構。

【“太歲”是生長在什么(me)地方的?】

【“太歲”的幾種含意】
太歲
在道家修煉中可以感覺到,有一塊綿綢綢的象肉,又可以是桶狀的個體,在道家披卦中有太歲一說,我學氣功身體出偏,體能釋放的很多也不擇有方法補還,身體氣機達到了一個極點,感覺后面一個胞體的存在每次劃落都細細品查,有點象剛生小孩帶下來的紫河車。綿綢綢的,道家修煉講究四面我將之導引與前陰面和性面,似斷非斷,象是有三塊。上面和下面,還有一塊在胸中保護五臟。聯想起老人講起過的太歲,這是我個人的體驗希望對研究者有幫助,2008年5月林森
(1) ∶木星的別稱,古代用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紀年,一周是十二年
(2) ∶傳說中神名。古代迷信,認為太歲之神在地,與天上歲星(木星)相應而行,因此興建工程等要躲開太歲的方位,否則就要不吉利
(3) ∶一種特殊的生物
【歷史記載】
其實在中國幾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經》中就有關于太歲的記載。在《山海經》中太歲也被稱為 “視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帶個肉字,說明可以食用。據《山海經》記載,“視肉”最早是作為古代帝王生前喜歡食用的物品出現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盡,尋復更生如故”,“食一片復一片” 的特點,也就是說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長。至于吃了以后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說法,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確有記載。據《本草綱目》記載“肉芝狀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類,與我們現在見到的靈芝,并稱為“本經上品”。《本草綱目》里還列舉了幾部以“芝”為主的藥方,說明對一些疑難病癥有著特殊療效,其共同的特點是:“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長的特點,顯得更加珍貴.所以歷代帝王都千方百計去尋找它,其中據說古代帝王將相尋找肉靈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找藥最為著名。
據《史記·秦始皇本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藥,食用以后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親自率將東行尋找仙藥,他來到了山東省的瑯琊鎮,尋訪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醫徐福,命為其尋找到長生不老的仙藥,并賜給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隨即率五百童男童女東行,來到了山東蓬萊尋找仙藥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到達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列島一帶繼續尋找仙藥。據說秦始皇讓徐福尋找的仙藥當中就有肉靈芝。
晉代著名學者郭璞在注釋《山海經》時,對“視肉”做的解釋是:“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學者虞世南的《北堂書抄》中也有一條關于“土肉”的記載,他的史料轉錄于《臨海異物志》,文中說:“土肉,正黑,大如小兒,臂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釵股,浚克食。”
《廣異記》中記載:晁某性情剛烈,有關于鬼神的傳說或是禁忌,他從來不相信,也不覺得害怕。他經常故意在沖犯太歲的方位大掘其土,某天,竟在太歲方位上掘出了一塊蠕蠕而動的白色肉團。他將這塊蠕動的肉,鞭打了數百下后,丟到馬路邊,之后派人偷偷的在旁邊觀察周圍的動靜。
就在半夜三更時分,街上不知從何處出現了大隊車馬,圍繞聚集在那塊肉團的四周。車上有個人問太歲:「你為什么甘愿受到這種屈辱,卻不報仇呢?」太歲回答說:「他的氣勢正旺,血氣正剛,我也拿他沒辦法呀!」
【研究與發現】
從古到今有關發現“太歲”的消息就不斷傳出。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陜西、內蒙古、吉林、山東等地就先后有報道。雖然如今發現“太歲”已算不上什么重大新聞,但無論是民間還是科學界,都一直對“太歲”大感興趣,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吉林、陜西等地的科學家已紛紛展開對“太歲”的研究。
太歲的形狀,顏色,大小均沒有固定值,似乎會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長大。
【生物性與物種猜測】
根據西北大學對外發布的信息顯示,它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同時有呼吸作用,就是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二氧化碳直接測定,就證明了它有一個代謝過程,有二氧化碳的產生,那就證明它是活的。
●說法一:黏菌群復合體
專家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發現,組成“太歲”的是非常多的菌體,而且品種各異。結合 “太歲”的個體帶有一定彈性,還不時分泌出有絲性的黏物等現象,當時專家的結論是,所謂的“太歲”應該就是一種“特大型罕見黏菌復合體”。既有原生質生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是活的生物體。專家估計該黏菌是以細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它微生物為食,以纖維素、兒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含有蛋白質約 50%,以及核酸、酵母菌和霉菌等。但當時受科研儀器的限制,沒有對這些菌體作更深入的分子分析。
●說法二:粘細菌
吉林大學微生物專家解釋,“太歲”是介于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極強。
●說法三:高等真菌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白玉華教授將“太歲”切片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其體內具有菌絲,初步確定為高等真菌。
●說法四:并非黏菌群復合體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態學專家茆曉嵐多年前曾研究發現,該物體含大量的水;做蛋白質實驗,沒有蛋白質反應,也沒有核酸反應。而放于火上燒,能聞到嗆鼻的味道,他估計有醛基、醇基或羥基成分。因為黏菌必須具備蛋白質和核酸成分,因此他判斷“怪肉”不是黏菌群復合體。
●其他說法
有專家還認為,“太歲”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是“人類和一切動物的祖先”。但李泰輝研究員和施蘇華教授都表示,雖然“太歲”為黏菌群復合體的說法基本可以認定,但關于“黏菌群復合體”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還不能清楚解釋“太歲”為何種物種,惟有通過分子系統分析等研究,才能將“太歲”身上的秘密一一揭開。
【熱捧多年只因至今仍是謎】
其實科學界對“太歲”的研究早已陸續開展,但為什么這么多年來,無論是民間,還是科學界對“太歲”的熱捧依然有增無減呢?專家認為當中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因為民間對“太歲”的傳說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而且一些相關的記載很懸乎,比如說,秦始皇曾認定“太歲”為長生不老的靈藥,命令徐福率部下千方百計找尋。而據古代文獻記載,在中國北方民間,“太歲”是一種傳說中的兇神。俗語中就有“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犯太歲”等說法。因此,每當各地發現有疑似“太歲”的生物后,人們就會異常關注,媒體爭相報道炒作。
其次,科學界目前的研究結果還未能清楚解釋組成“太歲”的菌群復合體究竟為何物。李泰輝說,全球的科學家對于菌類的研究還非常有限,目前存在于自然界的包括黏菌在內的真菌大約在150萬-200萬種,科學界大約只對其中5%的菌類品種有研究,仍有過百萬以上的菌類尚未能驗明正身。因此,專家毫不諱言說,即使這次中山大學對該物質的分子系統有新的研究進展,科學界依然還難以給這個復雜的生物正式冠名。
粘菌復合體之說不可靠
王朝江統計發現,從1992年至今,全國各地共發現“太歲”18次。“現在拆遷工程增多,但15年才發現了18次,可見在古代,‘太歲’是多么的稀罕!”王朝江感嘆說。
物以稀為貴,“太歲”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又稱其為肉靈芝,稱其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而唐代文人筆記中則記載了一人因冒犯“太歲”,而遭到報復家破人亡的故事。
王朝江表示,近年來發現的“太歲”都被解釋為粘菌復合體,是一種介于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的種類。但從全國各地發現的“太歲”來看,他們形態、顏色、發現地點各異,粘菌復合體之說可靠嗎?
第一次見到“太歲”后,王朝江將撕下的一小塊表皮悄悄帶了回來,在顯微鏡下觀察卻沒有發現細胞結構。“難道這個根本就不是生命體?”
第二次發現“太歲”后,他又將其中的一塊帶了回來。記者在王朝江的實驗室內見到了養在特殊水中的“太歲”,兩年多的時間,它已經從小棗大小長到了核桃大小。這塊“太歲”呈深褐色,王朝江表示這可能與生長環境中的色素有關。
一般菌種在顯微鏡下放大400倍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菌絲了,但“太歲”切片在放大1000倍后還是看不到任何組織。如果將其組織放在營養液中培養會有什么結果呢?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王朝江邁出了“太歲”研究難能可貴的一步。
■突破
“太歲”接種塊長出菌絲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朝江再次獲得一塊“太歲”樣本。他經過認真消毒,將其切割成兩三毫米的接種塊,分別放到30個試管的培養液中。
24小時后,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個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的“怪物”,竟然長出了5毫米長的菌絲。這一結果與“粘菌復合體”之說相去甚遠。
王朝江將這些接種塊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后發現,菜豆形的孢子和一條條菌絲清晰可見。
王朝江表示,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太歲”是真菌構成的組織體,而非粘菌復合體。“雖然各地發現的類似的東西都叫‘太歲’,只是質感一樣,但形態上差距很大。我的研究至少表明這些不明生物體被統稱為‘太歲’或是‘粘菌復合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太歲’至少包括粘菌復合體和真菌兩種。”

【真正的(de)太(tai)歲到底長(chang)什么樣子(zi)?】

多數是不規則的柱體或錐體,還有像盆一樣的,同時它們還有一個特點,在肉體兩側有兩個凹處,像耳朵一樣,在肉體的上部和下部都有一圈圈的裙沿,在肉體底部還有幾圈像年輪一樣的痕跡,當然這與樹的年輪不同,并不是一年長一圈,可能是幾年或是更久才長一圈,這就是有形太歲。

【太歲(sui)是什么樣子的】

我曾經在《舊聞》上看過一篇相關文章。其實“太歲”是一種很奇怪,罕見的生物團。沒頭,沒身子,它是一個近似橢圓形的,中間比較厚,邊緣比較薄的,這么一個橢圓形的一個東西,表面帶有褐色,然后腹側帶了一些純白色,在<山海經>中太歲也被稱為 “視肉”、“聚肉”、“肉芝”,可以快速生長。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類,與我們現在見到的靈芝,并稱為“本經上品”,吃了以后神輕氣爽,身輕如燕。至于古代“太歲頭上動土”,是這樣的: 據中國一些辭書的解釋,太歲是古代民間對木星的一個別稱,木星它每12年要圍繞太陽轉一圈,它每一年有一個位置,地下相對應的就有一個太歲出現。民間傳說蓋房子興土木的時候門不能正對著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歲就會動怒。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說法。如果按照民間的說法,人們對太歲是十分避諱的

標簽: 太歲顯微鏡的放大 太歲怎么保存太歲什么樣子

展開全文